第三十三章(2/2)
赵清澜那一日被莫学士带领着熟悉了翰林院的环境,又颇受照扶,自然是对莫学士心生好感,可是入值那日,莫学士就被下放到了昭狱,赵清澜也是颇为担心。
最后过了几天,不知为何,莫学士又被灰头土脸地放了回来。
赵清澜看着莫学士身上并无酷刑的痕迹,心里忍不住暗舒一口气。可是谁知,本来还十分和蔼可亲的学士大人却变得冷冰冰起来,对赵清澜也不再青眼有加,赵清澜心里有些憋屈起来。
顾芷柔前一世和赵清澜相处了大半辈子,自然是能够察觉到赵清澜的异样,忍不住开口问道。
在得知事情原委后,她却笑了。果然,阿澜这一世过于顺风顺水,没有经受太多委屈,在人情上难免不够通透。
她抿了一口从空间里种出来的茶,缓缓开口说道。
“阿澜,我问你,学士大人对别人是怎么样的?”
赵清澜想了想。“跟对待现在的我差不多。”
“那也就是说,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正常的态度喽?”
赵清澜有些不情愿的点了点头。
“那你觉得为什么刚开始学士大人对你青眼有加?”
“他说我的文章龙章凤姿,是块不可多得的璞玉。”
“那我再问,所有看过你文章的人都会说好吗?”
赵清澜若有所思的摇了摇头。
“你可能受人喜欢,也可能受人讨厌。不管别人喜欢还是讨厌,那都是别人的事,要是仅仅着眼于别人的喜好上面,那你入了官场,难道就会变成那等谄媚小人吗?”
赵清澜想起了亡父,他势必会与那些害他的人正面交锋,要是变成谄媚小人,势必就先失了气节,又谈何为父报仇呢?
他使劲的摇了摇头。
“那不就结了,你只要无愧于自己的本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即可,人的心是在变的,不变的只有你心中的信仰。”
“我―的―信―仰?”赵清澜一字一句的念出了这个词,仔细的咀嚼着这句话。
“为官者,当为生民立心,为天地立命,俯仰天地之间,无愧本心耳。”他又想起了亡父老生常谈的一句话。
闭眼沉思了片刻,再睁眼,眼中已是一片清明。
他冲着顾芷柔微微一笑,天地仿佛都骤然失色般只剩下了这如玉公子,“多谢娘子,是为夫着像了。”
赵清澜现在眉眼长开了许多,但是却不存丝毫他原来精致的长相,剑眉入鬓,眼若星辰,任谁见了都得赞一声他这好相貌。@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顾芷柔心里微微抽了一口气,这厮简直太讨打,明明自己知道这幅脸的杀伤力,竟然还这么犯规的对她笑,幸亏她已经见惯了赵清澜的相貌,很快就回过神儿来。
看着赵清澜离得越来越近的脸,她低下头娇羞一笑。
赵清澜看了,忍不住心神一荡。莫不是,莫不是......
“哎呦,阿柔,我错了,我错了,下手轻点儿,耳朵都快被拧掉了。”
赵清澜心里可以说是十分悲伤了,他的阿柔到底从哪里寻来的一身怪力?每次他对上阿柔,都毫无胜算。幸亏阿柔这些年脾气温柔了不少,要不然他定然被阿柔打得抱头鼠窜。
“还整天想这些有的没的不?”
顾芷柔森森一笑。
赵清澜打了个寒颤,“不想了,不想了,我爱读书,我爱学习,我......”
赵清澜签下了一大堆丧权辱国的条约,顾芷柔这才满意的收了手,柔柔的对赵清澜一笑。
“我,我想起今天还有些事情没有搞懂,我先回房间了。”赵清澜一溜烟儿的走了。
顾芷柔看着赵清澜匆忙离去的身影,心里忍不住轻轻叹了一口气。
今年她也只不过刚满十四岁,而阿澜也不过十六,这个年龄说这种事情实在言之过早。更何况顾芷柔看了那么多医书,自然是知道,妇人最好的生产年龄在二三十岁,这个时候身子骨强壮,不像小孩子一样没有长开,生下来的孩子也健壮,不容易夭折。
不过前一世,她和阿澜却始终没有子嗣,这一世,凭着她的本事,顾芷柔觉得他们定然会有孩子。
――――――――――――――――――――――――――――――――――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两年就过去了。
这两年之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顾芷柔和梦娘的铺子走上了正轨,早就在京城贵人圈里打开了门路。
现在去问问京城里的闺秀们,谁人不是有个几件顾氏铺子里的东西,要是没有这东西的话,说不定都要羞于见人。
也不知道这里的老板是何门路,听说是位女子。他家的铺子出的胭脂,香粉,还有那滋补调理的吃食,无疑都极有作用。
用了她家的东西,一时之间还显示不出来什么效果,但是用久了才知道,人家的东西都是极润的。这脂粉不会卡粉掉粉,胭脂的颜色也是极为纯正,含带着特有的清香。
用久了,脸上的皮肤都会细腻很多。更别说那调理气色的吃食,不过可惜的是吃食因为是现做,都要提前一个月预约,连吃一个月,难买的很。
不过这些胭脂水粉什么的都是顾芷柔根据空间里那些外用调理肌肤的东西琢磨出来的,她前世有一段时间在闺中闲来无事,就学了一些这种小玩意儿,而今却是派上了大用场。
就这两年,顾芷柔就积累出了可观的财富,她在心里美滋滋的想,虽说京城房价颇高,但是照她这个速度,再过一两年,就可以买套小寨子了,她怀着这个目标充满希望的奋斗着。
――――――――――――――――――――――――――――――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金銮殿上,太监手执拂尘,高声喊道。
“臣,有事要禀。”当朝丞相执着玉笏出列。
“哦,不知爱卿有何事要禀?”皇帝懒洋洋的耷拉了一下眼睛。
这两年皇帝的身体越发差了,不过四十而立的年纪,两鬓就有些斑白。这两年更是痴迷上了炼丹修仙,平日里吃那些不知什么制成的丹药,更是显得气色不好。
但是皇帝本人却觉得此乃神药,用起来颇觉精神爽利,也不管不顾朝中大臣的劝诫。
“前两年的新科进士想必在翰林院也呆够了,皇上,也是时候该外放了,历练一下他们,人不琢不成器嘛。”丞相笑眯眯的说道。
皇帝想了想,是这个理儿,“爱卿既然开口,想必心中已有决断,不知爱卿心中是何想法?”
“臣观状元颇有大才,岭南地区缺一知州,不如把状元派去,好生历练?”
朝中一下子就窃窃私语起来,当然不是因为状元郎若是当了知州就能连跳三品,而是自古以来,岭南地区就民风剽悍,土壤贫瘠,穷山恶水出刁民。
当地又有宗族把持,历任知州都没有得了个善始善终的,这不,上任知州,任期未满,才死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