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新医馆,新 ..(2/2)
赵晓晓也明白他的意思,建议到:“要不这样吧,师傅,您挑个时间,比如说每周只去工作一两天的样子,这样不光能帮我撑撑场面,还能做一个饥渴营销。”
“饥渴营销?这个词有意思。”姜万国赞赏的说:“这真是个新鲜词,我还没听说过呢。晓晓,你是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真是不错。”
“嘿嘿。”赵晓晓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说:“您看啊,为什么咱们现在很多时候想买东西都买不到,还不是供应不够嘛。这和咱们开医馆是一个道理的呀,供不应求,人们便会争相购买,如果供给方过于饱和,那么顾客就不会在意了。”
姜万国赞许的点点头,吧聘书手下,说:“这样吧,你每周给我安排出来一天的时间,我来做义诊。如果需要开药方,那就是你赚了个药钱,我这里绝对不收诊金。怎么样?”
“这个主意好。可是……您不收钱,会不会……”赵晓晓有些担心,她当然知道医者的不容易,再不挣钱的话,怕是更让人心寒了。
“晓晓,我都一把年纪了,糟老头一个,多活一天是一天,难道还在意那点诊金嘛?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里不缺钱花的。将心比心嘛,我们对患者用了真心,患者自然也会感激我们。”姜万国一想到自己能重新回到临床第一线,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就算让他自己倒贴钱,他都愿意。
赵晓晓没有办法再拒绝,只能同意了姜万国的建议。
“不如,咱们就定周日的下午和周一的上午来做义诊。这样,不管是上班的还是不上班的人,都能有机会享受这个福利。”赵晓晓建议。
“这个主意好。”姜万国摸了摸胡子,开心的点点头。
赵晓晓继续说:“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建立一个绿色通道。”
“绿色通道?这又是哪里来的新鲜词?”姜万国愿意洗耳恭听。
绿色通道这个词,是赵晓晓在现代学来的。
第一次体会到这个东西的便利时候,还是在实习期间,一位老人在北京游玩期间,突发急病,但是各种证件都没有带,陪同的是老人的保姆,也没有足够的钱来交押金。老人的情况很紧急,需要马上进手术室。
当时赵晓晓记得,主治医师马上向伤及汇报,通过绿色通道,三分钟后,上级便下达了命令,可以直接进手术室,风险责任全部有上级来承担。
这样,医生没有了顾虑,才能全心抢救病人。病人得到了保障,也能不再死守医院规则,能接受正规治疗。
赵晓晓把绿色通道的好处给姜万国说了一遍。姜万国听完连声赞叹。
“晓晓啊,这个想法我早就有过,可是一直都不能实现。有特殊就会有风险,我们又不是医院,没有上级,如果出现了意外情况,谁来承担这个责任。还有,万一碰到耍赖不交账的,那亏扣的钱从哪里得来?”姜万国赞赏的同时,也提出了难题。
“我们可以拟定合同,如果出现意外,责任会落实。还有,我希望将来能够引来一些爱心人士的捐款,专门设立一个基金会,这样就能帮助没有钱来看病的人了。”赵晓晓想的倒是挺周到的。
“还不错,不过这些东西还得好好琢磨一下。”姜万国陷入了沉思,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完善,爷俩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你们还有完没完拉,吃饭拉,我都喊了你们好几遍了,菜都快凉了。”姜万国的老伴儿假装虎着脸,在门口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