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2/2)
“依臣所查,熊观与公主身边的侍女、纪迟身边的长随,皆是直接接触并未通过他人传递消息。”师重卿的语气依旧不急不躁,不未因为卫成帝的质问而变得怯弱。“且臣在审问他时,他一口咬定自己这番行为,乃是他的上司——原左威卫中郎将秦林所指示,而那日在场指认纪迟的人,皆是潞王安排他去联系。”
纪迟被押解至翠云城戍边之后,这最大的受益人的确便是秦林。
可这事未免干得太显眼了,纪迟一出事,秦林的嫌疑就是最大的。
姬幼澄握着手中的茶盏,不由思索到。
她虽然对朝堂上的势力了解不深,但是此事关系到原主的生死,并且在原主的梦里,关于此案的最后结果也是相当模糊。
她是真的很想知道,是谁做的。
“可有其他证据指向潞王”卫成帝也是不觉得,这事情就这么简单。
那个熊观的存在就像是人特意为之,特意留下来攀咬潞王。毕竟稍微聪明些的人,都知道杀人灭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这个熊冠,早就应该是具尸体才对。
“不多。”师重卿摇了摇头,“现在只有熊观的口供,与他交出的有着潞王府标识的玉佩。”
证据和证人都这么简单粗暴,愈发让人觉得,这事就是故意陷害给潞王的。
“但臣查到,熊观乃是陈王府管事的小舅子。而二月在路上遇袭时,那些刺客手中的兵器也是陈王封地所出。”
陈王?
牵扯到一个潞王还不算,竟然把陈王也扯了进来。
卫成帝的目光变得深邃了几分,语气也更加冰冷,“这么说,你是觉得陈王便是腊八一事的主谋?”
“臣并未这么想,臣只是将自己所查如实上奏。”师重卿垂手忙道不敢。
“既然案情尚未明朗,你来紫宸殿是有何事?”卫成帝微微皱眉。
此话颇有师重卿挑拨戚皇后与二王的关系的嫌疑。
很是诛心呐……
“臣是来向陛下秉明案情进展。陛下将此事交于臣月余,臣也该上陛下上书言明进展。”师重卿没有想到,卫成帝还叫来了戚皇后与长宁工作,他只是来要帮手的。
“且事关两位王爷,臣想要陛下再给臣一些人手。”
“朕会从千牛卫中,替你挑些人手。不用顾及什么,只管办案便是。”
“是。”
“你且退下吧。”卫成帝挥手让师重卿一下。
“如今已经有了些眉目。阿音你举荐了这个少年郎倒是有些本事。”等到师重卿退下之后,卫成帝才与戚皇后称赞他。
戚皇后这是被变相地夸了,但她面上也不露喜色,“是陛下给他机会,让他官入大理寺。”
姬幼澄能感觉到卫成帝对师重卿的赏识。舞象之年便官拜大理寺丞,又得帝王赏识,这位师司丞想来前途无量啊。
戚皇后此时与卫成帝还保持一个半冷半热的态度。饮完茶盏中的茶,她便提出要走。
“陛下还有奏疏要批,臣妾与观音婢便不打扰了。”
卫成帝看了她一眼,有些不舍,“那阿音,你先退下吧,一个时辰之后,梨园再见。”
戚皇后点了点头,便带着姬幼澄离开了紫宸殿。
卫成帝双手撑在案几上,久久未动。他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一双眸子却炽热无比。
赵谌知道他是在想方才师重卿所说之事。赵谌心想,恐怕是陈王设局陷害潞王,只是手法也太粗糙了一些。
许久,卫成帝才开口道,“赵谌,你可记得那日麟德殿上,姬瀛为姬玮进言一事。”
“老奴记得。潞王殿下仁厚,顾念手足之情。可腊八之案若是……唉,陈王殿下便辜负了潞王的一片爱护之心。”
毕竟当时玄鹤之事,璐王能在那种关头替陈王说话,也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若是长宁公主之事,是陈王故意陷害潞王,恐怕要叫潞王心寒了。
“不。”卫成帝忽然一笑,却让人放松不起来,反而让赵谌觉得骨子发寒。
姬瀛为姬玮说话,是因为太子还在,姬玮是助力多于是对手。
所以姬瀛对于姬玮也是一样,太子不倒,姬玮没有必要对姬瀛置之死地。况且这样的手法也太过粗糙。
卫成帝忽然就觉得,太子姬长风也不一定是那么干净了。
“鹬蚌相争……”他不由感慨,他的这些儿子们,可比他们当时聪明多了。
……
太子的岳父阳楷就是大理寺卿。师重卿查到了什么,他也能窥知一二。
一切都在向吴先生说的方向发展。
他从梳妆台上拿过一支金鸾流苏钗,亲手给太子妃阳婧戴上。
“娘子,别院的芍药都开了,众乐乐不如独乐乐,倒不如请大家一同观赏。”
“夫君说得是。”阳婧看了看镜子,露出笑颜,伸手挽上了姬长风的手臂。“夫君走吧,晚上梨园的宴会莫要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