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1/2)
其实桃花行虽然说是林黛玉写的,其实还不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写的?
桃花行,这名字听上去就风流美丽,带着一种特有的动感,简直不像是朝代会有的名字,没错,《桃花行》,即是桃花诗,原系唐乐曲名,据唐武平一《景龙文馆记》载,唐中宗景龙四年春,宴桃花园,群臣毕从,学士李矫等各献桃花诗,中宗令宫女歌之,辞即清宛,歌乃妙绝。其中十二篇入乐府,号曰《桃花行》。黛玉自己的《葬花吟》也很悲伤,但是《桃花行》则专为命薄如桃花的林黛玉的夭亡预作象征性的写照。
张雅看见这么些美丽的花儿,惊得站在原地,思绪万千,半天才回过神来,忽然眼前金光一闪,就看见那本侯府攻略又出现在半空中。她站在原地,衣袂飘飘,没有动弹,只是伸手向半空中,那本书就好像张了翅膀一样,自己向她的手上飞过来,最后慢慢地落在她的手掌心,稳稳地落住了。
这本书还是满有分量的,张雅觉得自己的手掌几乎吃不住重量,于是赶紧双手抱住它,打开一看:“你的水滴收集任务已经完成,现在开始收集花瓣。”。
按照攻略上的规则,必须每一种花的花瓣都搜集一百片,不能能多也不能少,否则就不可能通关成功。张雅看了一眼眼前漫山遍野的百花盛放,头上顿时渗出了一些汗,这个任务也太难了吧!这哪里是能很快完成的任务啊!但是万事都有代价,既然自己倒霉地穿越到了这个时代,又想回去,就比必须按照攻略上的说法来做,毕竟这是自己最后一个机会了不是。
张雅叹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草编小花篮,提起裙子,蹲下来开始用手捧着桃花花瓣,为什么从桃花花瓣开始?因为它体积小,最好收拾。一边收集花瓣,张雅一边就想到了红楼梦里面黛玉葬花的经典场景。
葬花是因为怜花惜花。她怕落花流进污水被糟蹋,或者被人无情践踏,其实是用花来比喻她自己的处境,怜花实际上就是怜自己,她看到鲜花的凋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的样子,体弱多病的她,她担心自己的生命哪一天就会象眼前的花一样凋落,所以惜花无疑就是爱惜自己,爱惜自己的青春,爱惜自己的生命。
黛玉在贾府中,虽有宝玉的照顾和贾母的疼爱。但当时的礼教观念,毕竟是外孙,血缘关系比较疏远,依然是寄人篱下,处处看人脸色活着。由于林黛玉的父母双亡,无人为她做主,孤苦一人。又兼其悲观性格,总觉风刀霜剑严相逼,自怜之心常在,见落花而感身世,不觉满目凄凉。
张雅还想起了那个脍炙人口的《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她每次想到那句“明年闺中知有谁”就说不出的难过。她一直生活的很幸福,所以对于林黛玉这种寄人篱下的凄凉感,并不能感同身受,可是现在就明白了。因为虽然穿越以来,小侯爷对她是不错的,但是毕竟还是不能和穿越之前,和父母,亲人在一起的那种快乐,她安慰着自己:既然无法预知未来,那就快乐的过好每一天,前行的路上喻舟和你同路。岁月永远年轻,我们慢慢老去,你会发现,童心未泯,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燃起蜡烛。没有人能给你光明,除了你自己。
然后低下头开始收拾地上的桃花瓣,有的花瓣用力过猛,捏在手上就已经碎了,有的花瓣又不用力气又拿不起来,这样劳动了一会,已经是满头大汗。
她又往前走了几步,发现前方一片桃林,大片的桃树茂盛的生长着。正是春天。满眼的粉红。煞是美丽。其中一棵桃树长的格外出众。满树桃花开得好像姑娘的粉脸,看着就让人生出喜爱之心。想想秋天一定会结出甜美的桃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