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1/2)
越是大户人家,越是情况复杂,张雅还记得小时候看的红楼梦里就是这样,不说四大家族,光是一个贾府,红楼梦描述了当时社会环境下大户人家的生活景象,以一个富贵的官宦之家为题材,通过错综复杂的故事走向来写明四个家族的逐渐没落,这个与曹雪芹的经历直接有关系,正是他自己生活的一个写照,同时也映射了清朝年间复杂的政治斗争。曹雪芹家族没落后,斟酌数年构思出这个故事,其中包含了他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感悟,也隐晦地描述了当时的家族的败落过程。
《红楼梦》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即使人物多而杂,但是没有一个人是多余出来的,就是贾府里的小丫鬟都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都是与后文仅仅相联系的,例如林黛玉的贴身丫头雪雁,只开篇写到她是林黛玉从南方带过来的贴身丫鬟,后面就没怎么说了,但尽管如此,仍然是个重要的人物,这么多人,作者却能有条不紊地写下来,也是要一番功力的。
张雅现在就有些后悔以前自己没有好好多看几遍红楼梦,其实这书可以算是一本活生生的大户人家管家教程,里面各种人情处理,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怪不得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张雅管家第一步,就是先来理账册,这个账册名目繁多,之前一直是在老夫人那儿的,现在才传了过来,光是田地册子就堆得比人还高。
小月看见了就头疼:“小姐,我们还是让专门的管家来理吧”。
张雅也很怕麻烦,于是丢给了管家。她只是个顶替原主的冒牌货,干什么这么上纲上线?再说了,这活可不是个讨好人的活计,各院各方偷偷摸摸的账本说不定也不少,要是对出什么不对,还得找她,她何苦要这样吃力不讨好?
在企业里也是这样。干活最多的人往往是出错最多的人。一家公司,通常都有很多人,这么多人都是领导招来干活的。但是在职场中,领导往往喜欢将工作安排给老实人来做,这是很普遍的现象。俗话说,柿子要挑软的捏。在职场上,有的人怎么使唤都不肯出力,全身带刺,有的人可能是关系户,这两种人都使唤不动的话,那么领导就只能选择使唤老实员工了。
因为老实员工本份,不会拒绝领导安排的工作,又不计较,做好了领导不需要给予太多的奖励,只需要在口头上表扬一下就充满干劲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个员工整体费劲心思想着自己怎么才能快速获得晋升的机会,整体琢磨着怎么搞好在公司的人际关系,那么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了。
老实员工则不同,他们很少说话,不太会搞人际关系,在公司里最熟的永远都是那么几个人,而且还会做事,别人在忙着阿谀奉承时,他们在努力工作。相比其他人,老实员工的工作能力会更强一些。
管家也是一样,干的活多不一定讨好的人就多,弄不好还得罪了很多人,这种差事张雅才不去做呢!
还是吃喝玩乐比较重要啊!
没过几天,她开始研究各种凉面了。其实凉面应该是夏天吃的,但是偏偏她到了中秋前才想起来啊。凉面早在唐代就在中国被发明出来了,而且据说还是武则天发明的。传说唐代武则天未入宫之前,由于武则天与情人吃山西面时烫伤了舌头,于是两人便研究出凉面的新吃法。现在的凉面又称“过水面”,古代却称之为“冷淘”。大诗人杜甫曾写有《槐叶冷淘》一诗:“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敷……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诗人所说的“槐叶凉面”,是指用鲜嫩的槐叶汁和面后而制成的碧绿面条,绿色本身就是冷色调,再加上煮熟的面条过水而淘,自然会更给人以“凉”的感觉。
说来也好笑,张雅的凉面却是很简单的,主要是醋、香菜、花生米做佐料,对了,还要加一些芝麻油,香喷喷。
她穿越之前最喜欢吃的是鸡丝凉面,经常和家人去一家川菜馆子吃这道菜,哪怕是等位等上一个小时也愿意。
后来好了,有了专门用来餐厅排队的软件,她经常在周末的早上醒了就用微信排队,等到快到自己了,才过去。
鸡丝凉面是四川的传统小吃,在四川全省都有很大影响。这种凉面入沸水中煮熟,煮时不能煮得太软,捞出后放在案板上趁热洒熟菜油少许,抖散让它快速降温,到互不粘连且已冷却为止,才能称之为凉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