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傲如他(1/2)
青春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过往的一切都无法复原,即使是最狂热,最执着的感情,归根到底也不过是瞬息即逝的现实。
**
林然的老家在G城,住在福泉街的巷子头上,算是当地最古老的四合院。院里有三户人家,他们共用一个卫生间,厨房,以及,仓储间。
院里的三个孩子年龄恰巧相当,大家无非也都是为了近旁最好的高中,才会用昂贵的租金,住在这种老到近乎腐朽的院落。
林然住在北户,常年不见阳光,家里总是阴冷潮湿。
南户是个男孩儿,叫江景峰,是家里的骄傲,每逢江妈妈开口,都是他的儿子,如何以全额奖学金进入D中,自己老公常年在外,是如何辛苦工作奋力挣钱,而她自己,又是如何做了十多年的家庭主妇,辛苦地操持。
东头那户的小姑娘,叫苏梦晨,性格有些内敛,被爸妈逼着上各种辅导班,每天回四合院的时候,天已是深黑色。
三家大人处的倒是不错,因为只有一个灶台,妈妈们商量好每天轮换着给孩子们做早餐。
至于三个孩子,还只是点头之交。
毕竟08年的这个秋天,他们刚刚搬进来。
这一年,他们16岁。
高中的岁月,往往都是以月记日,每天都在十几张卷子和数本习题册中度过。
林然和苏梦晨每天早上一起上学,很快打成一片。每当她们踏出院子的时候,江景峰早已在学校的操场上晨跑了。
高一不分文理,江景峰和林然分别在三班四班,是兄弟班。苏梦晨在15班,离他们很远。
苏梦晨是很羡慕林然的,她似乎不用刻意努力,每晚也不用去上冗长而无聊的补习班,逢考试,都在年级前30里,稳稳当当。
至于江景峰,这个被江妈妈传神化的男孩儿,你大概只能在南户窗前的书桌旁才看得到他,每每都是奋笔疾书。与这两个姑娘毫无交集。
有天大课间,林然望着操场出神,同位冯云顺着她的目光探出去,看见一群男孩儿在篮球场上厮杀。
冯云打趣她,“这是看上哪个男生了?这么入神?”
林然回过神,咧嘴笑了,“咱学校里,还没有谁能入我的眼。”
其实冯云不知道,她看的是围着操场一圈圈晨跑的江景峰。
我们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为了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我们通常快而准确地解释他人的行为。当这个人的行为与众不同时,我们会把其行为归因于他的人格。例如,你发现这个男生不爱说话,总是独来独往,每天喜欢自虐式地围着操场跑步,你可能会立刻感觉他的性格有缺陷,为人古怪不易接近,你会因此推断此人秉性不良,于是就会设法尽量避免与他接触。
尤其是当时只有15岁心智的林然,更是快狠准地认定江景峰为孤僻人格。还给父母人说过“学习好没用,性格不行是硬伤。”这种话。
时间久了,她发现不管自己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对江景峰的关注越来越多,也对他越来越鄙视。
因为她总是会从妈妈嘴里听见这样一句话,“看看人家江景峰。”
因为她无数个想要挥霍的时光,都被埋葬在这句“看看人家江景峰”里。
#
天气越来越冷,也越发干燥,每天早晨都要喝一大杯水,才能缓解要冒火嗓子。
四合院老旧的墙壁和承重的柱子上吸附着各种腐化的气息。
小小的窗户,容不下大把的光线,林然把窗帘拉向一旁,照进更多的光,才让家里显得稍微亮堂一些。
揉揉眼睛,她看见江景峰已经从对面的门里走出来。
身后江妈妈紧赶着将一袋牛奶匆匆塞进江景峰的书包侧兜,又叮嘱了几句,才放他离开。
又听见她因为一瓶醋跟自己妈争执,还让林然晚上小声一点,太打扰江景峰学习。
林然穿好衣服从门里撞出来,拿过小桌上的包子,没搭理江妈妈,这个女人随着日子的延长,已经越发地隐藏不住计较的嘴脸。
她突然挺同情江景峰,在江妈妈的压榨下,他的生活空间恐怕除了学习,别无他处。
学校里的时光冗长的像是永远也无法抵达12点的钟摆,不紧不慢地滴答转动。林然总是时不时想起早晨江景峰和江妈妈擦肩而过后的脸,那脸上神情淡然,不像是16岁少年该有的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