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1/2)
“她能有那么多心眼?”三大爷冷哼一声,“我告诉你!钱你别想了,你爸以后养儿子还要买房娶媳妇,怎么也轮不到你!”
赵安君唇角勾起,笑容发愣。一双丹凤眼眯起来,带着讽刺:“我知道那钱轮不到我。可这能轮到我爸以后的孩子?那些钱究竟在谁的手里你比我更清楚。我知道我爸手里没多少钱,那些钱也是故意要的。这些年你跟我大爷拿我家钱我心里清楚的很。我知道你为什么恼羞成怒的来找我,因为我爸找你吐钱了,对吧。”
“放你娘的屁!”三大爷被说中了心思,当即爆了粗口,“你不用跟我装,你有本事这辈子都别回村里!”
“我回去干什么?挨你打挨你骂?有一点你要清楚,我不回去,什么影响都没有,但你不掏钱,我就会拉着我妈跟你打官司。我爸给你的钱都是夫妻共同财产,我爸没有单独给你的权利。
所以真要是逼急了,你这些年吞下去多少,就给我吐出来多少。你别以为来着不拿就没人管得了你。听说现在法律执行,老赖要是坚持不还钱,孩子考大学都会受牵连。听说你儿子过两年就高考了。”
“你……”
赵安君没等他多说,直接挂断了电话。其实三大爷照比大爷脸皮还能薄一些,一般都是大爷出面,三大爷跟着后面捡漏。现在大爷一家的微信、电话都被赵安君拉黑了,大爷一家也气的打算老死不相往来了,三大爷只能自己出场了。
只可惜,三大爷常年跟在哥哥后面喝汤,几乎没有说话的机会。长此以往,嘴有些笨。而赵安君从小就是学校辩论赛冠军,自然是讨不到丝毫的好处。
而这一次她打来电话,倒是给了赵安君一个灵感。
眼看着车子还有十分钟左右就到村里了,赵安君给自己认识的一个法学系学姐打去电话,委托她发个律师函给两个大爷。后面,应该会有一场好戏看。
客车歪歪扭扭的进了姥姥的村子——贾家村。
这名字是解放前就有的名字,以前贾姓是这里的大姓。只是后来战乱,贾家家底丰厚,大部分的人都带着家产逃了,后来人来人往的人很多,这名字倒是一直保留下来了。
这边村皮相对有些偏僻,村子到不算小。有两千多人。这还是有许多人出了村子在外定居的人后剩下的。
车子进村了,车站就是一家小店的门口。
赵安君有些晕车,忍着恶心看看外面,刚好瞧见亲妈和姥姥往这边走,便伸手摆了摆手。
现在正是烈日,也委屈他们这时候出来接人了。
赵慧身上穿的是离婚前带着的衣服,林红英穿的是很经典的老太太的花衣服,头上一脑袋羊毛卷,打眼一看跟喜羊羊似的,瞧着喜庆又慈祥。
“姥!”赵安君直接扑了过去。
烈日炎炎,村里人基本没人习惯洗澡,身上味道并不好。刘安军倒是不在意这个,跟林红英抱了一下,随后让林红英好好打量一下自己。
因为距离远,他们祖孙俩有时候一年都见不到一次面。好在林红英有智能手机,没事可以多聊聊天视个频。
“看着比手机里头的还瘦,是不是有减肥了?”林红英虎着脸问道。
“哪儿啊,我这不是伙食不好吗。这两天都没怎么吃饭,就等着姥给我做好吃的了。”赵安君揽着林红英嘿嘿笑道。
这话显然取悦了林红英。林红英拍了下赵安君的屁股:“就你小嘴嘴甜!走了,家里做好饭了,今天你不吃两碗饭看我饶了你。”
“我在高铁上吃了,”张安君道,“不信你摸摸,肚子鼓鼓的。”
“就知道吃那些东西,不干不净的。”姥姥吐槽了一句,“那也跟着吃点。今天这给你接风呢!”
天气太热了,还晒的厉害。赵安君外面套着防晒服还是觉得晒的厉害,从包里面拿出了遮阳伞和小风扇:“这村里头比县里可热多了。”
本以为过来东北能凉爽些,却感觉更热了。
“这几年一直热的邪乎。没事,到家先吃两块雪糕。”
赵安君追着二人打着遮阳伞,好早姥姥家不是很远,走出去一百多米,就到家了。
姥姥家的院子很大,后院子种满了玉米黄豆土豆一类的不怎么用照顾的菜,前院自分左右。左面养着些牲口。鸡鸭鹅还有两头大肥猪,右面种的是一些野菜和豆角黄瓜一类,随吃随摘的。
屋子是一百多平方的大瓦房,光是地基就建起了一米多高。要走几步台阶上去,才能开门进屋。
屋子还是防盗门,赵安君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装的。印象里还是那种铁皮钉着纽扣钉的木门。
“安安来了!”刚进院子,门就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中年女人。穿着褐粉色上衣和牛仔裤。身材有些臃肿,脸上瞧着倒是面善。
“大舅妈!”赵安君喊了声人。这人是赵安君的大舅妈牛长霞。
牛长霞将人迎了进去。而进了里屋,打眼一看炕上坐着四个女人,这些人赵安君就不认识了。
“我姥爷他们呢?”张安君问旁边的姥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