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相逢不识(1)(1/2)
东市,兰轩书斋。
我将钱袋往前推了推:“喏,一百五十两,东西拿来罢。”
店家倒吸一口凉气,瞅着我一脸为难,道:“您怎么不早些来,东西方才已经出手了。”
我皱眉,对他这不守信的行为十分鄙夷。
因我早先攒的银子都压在十里居小胡子那里,一时半会儿动不得,只好东拼西凑。直到今晨周正那铁公鸡良心发现送来五十两银子,我才勉强弄足了数火急火燎赶过来。
而今店家却这番说辞,在我看来却是有意耍赖亦或想要加价了。
“你不是答应给我几天宽限,怎的我这银子刚筹到你就将画转手,这不是耍我的么!”我道。
店家叹口气悻悻开口:“我这也是不好做呀。最近教那枚假冰鉴闹腾的连累画市都不消停。这几日生意愈发冷清,看者多买者少。我再这么僵着等下去只能喝西北风了。公子明鉴为了等您,小老儿我已经在约定好的期限后另拖了两天,算是仁至义尽。小老儿一人挨饿受冻不要紧,可家中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待哺孩童,总不能教他们跟着小老儿一起受罪。东西出手小老儿也是不得已,还望公子体谅。”他摸摸索索从柜里捞出两贯钱来往我面前一送,道,“这是公子原先付过的一贯钱,小老儿再赔给公子一贯,您就高抬贵手,莫要再为难小老儿了。”
我嘴角抽了抽。这店家还真是厉害,说瞎话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若非知道他底细,说不定我真会信了他的邪!
此事要说回半月前。
因着阿爹的生辰马上就要到了,我准备拿这些年攒下的钱送个称心的贺礼给他以表孝心。毕竟多亏了阿爹养猪般的法子教导我,我才得以自在潇洒这几年。
于是乎便向负责掌管府中大小事务的大哥打听阿爹有甚特别想要的物件。
大哥说,阿爹对前朝画师苏百药的那幅‘仙人抚琴图’一直钟爱有加,只是苦寻不着。我听了当下立言就拿‘抚琴图’给阿爹作为生辰贺礼
。
又寻思着周正那厮整日混迹帝都各坊,找东西这事对他来说不难,便寻了机会请那厮吃一回茶。
吃人嘴软,加上我和他打小一起长大,手里攥着他不少“把柄”。他不好博我的面子,只得点头答应。
周正动作很麻利,不到三日的功夫,便寻到了‘抚琴图’的下落。
原来那画辗转流离落到了兰轩书斋的店家李大宝手里。
这抚琴图乃是前朝画师苏百药所作,但苏百药因为人乖僻为世祖不喜,是以早早辞官隐居田园,这幅画是他隐居之后的作品,因此一直以来都鲜有人知。又因世祖的缘故他的名声一直受到压制,高祖时虽有复燃之势,但很快被立朝后首次科考的狂风扑灭。直到近些年,他的名声才渐渐恢复。
李大宝知道这画是个放得愈久愈值钱的宝贝,是以私下珍藏起来并不教它见于世人,待时机成熟再行出售。
得亏周正这些年在商行混得不错。我们好说歹说,周正又许了给他介绍几个西域的画商,他这才答应将画转手给我。
李大宝在帝都多年,是个精明的,认准了我急于将画拿到手的心思,开口便问我要二百两银子。
周正在中间搅和两下,他这才稍稍往下压了压价码答应一百五十两给我。
可即使是五十两我一时也拿不出。遂教周正做个见证,付了一贯钱将这事儿定下,约定好半月之后来取画。李大宝当时也是满口答应了的。
回去时周正跟我闲聊,“若非李大宝那急着要钱成亲的儿子,我也不会这么快知道这画在他手上。这李大宝在东市经营画坊多年,出了名的吝啬。可能是他太抠门了,所以他膝下只有一个刚及冠的儿子名唤李天赐。因是独苗,李大宝对李天赐这个儿子很是疼爱,基本上是百依百顺。不久前独苗苗李天赐看上了许家的闺女,李大宝赶紧请了媒婆为儿子上门提亲。许家给李天赐要了高价聘礼。李大宝见状想打退堂鼓,可他儿子坚决不依。后来李天赐听说我在寻抚琴图,便主动找上门来,告诉我画在他老爹手上,教我赶紧花银子买了来。可怜的李大宝哟~教自己儿子给坑了还啥都不知道那。”
亏我当时听周正说此事时还小小同情了他一下。如今他却背信弃约得天经地义,将这套上有老下有小的惯用说词搬出来压我时更是面皮红也不红一下的。真真教人“佩服”!
本来么,我对那些字儿画儿的没啥兴趣。若不是阿爹待见这画,我是万不会花这许多银子在这些个不抵吃喝的东西上面的。可如今李大宝这副的作态委实惹恼了我。
我转眼看着他“万分诚恳”的模样,冷笑道:“‘言而无信,不知其可’,那东西搁在书斋一直无人问津,今日却如此抢手,当真稀奇的很。”甩甩袖子,“罢了,我这就去问问周正教他另给我寻一家。”说罢拿上银子便作势出门。
他忙追上前来将我拦住:“公子留步,公子留步。”一面瞅着我赔笑道,“周公子若知道此事那不就是昭告天下了么,小老儿以后可怎么在帝都混下去。不是小老儿不给,真的是有人抢先一步将画买下了。”
我瞥了眼他“苦苦哀求”的模样,心下好笑。
李大宝这一口一个小老儿的,还真是顺口。
好容易咬牙忍住冲将而出的笑意,又听他道:“小老儿不过马槽边的苍蝇,混口饭罢了,公子何必跟小老儿计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