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2)
越空见上前,犹豫着唤她:“太平……”
太平听了,转过头来看着他,笑容苍白,无力道:“越道长,这就是我姐姐,她叫檀歌。你说,她长得是不是很美?”
几十年前,江都有一善人,名为薛楚。薛楚乃进士出身,家世殷实,为人温良敦厚,乐善好施。他平日里常常布膳施粥,扶危济困。再加上一向善气迎人,江都的穷人都分外尊敬他。
薛楚与夫人伉俪情深,相敬如宾,无奈成亲多年膝下仍无所出,终是一桩心头憾事。
许是上天垂怜,薛楚五十大寿宴上,薛夫人吃了一口莲藕,忽觉胃中一阵翻涌,匆忙离席。
此后,薛楚见夫人终日食不下咽,心头郁结,便请来郎中问诊。
郎中隔帘探脉,探得脉象浮滑有力,如盘走珠,急忙起身道喜。
原来,并非食欲不振,而是薛夫人怀孕了。
此讯一出,薛府上下无不欢喜。薛楚从此更是小心谨慎,对薛夫人倍加呵护,无微不至。
十月后,薛夫人诞下一漂亮女婴。
薛楚老来得女,不胜喜悦。因女儿甚为乖巧,啼哭嘤然有声,加上他常年吃斋念佛,便取名为檀歌。
薛楚夫妇将檀歌视为掌上明珠,爱护至极。
檀歌明眸善睐,皎若秋月,自小便是一标致人儿。不过豆蔻年华,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
薛夫人在檀歌出生后几年生了一场大病,溘然长逝。
于是乎,薛楚父承母责,殷殷教诲,也将檀歌教导得婉婉有仪,蕙质兰心。
檀歌心地善良,待人宽厚。薛楚晚年因为身子不大爽利,鲜少外出。她便秉承父志,常常在家门施粥布茶,济弱扶倾。
一些小孩子见檀歌生得好看,和蔼可亲,私下里亲切地唤她为“活观音”。
一日,檀歌在外施粥,有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唯唯诺诺上前。檀歌见她面生话少,不争不闹,又瘦小可怜,便多给了她一碗粥和一个馒头。
施完粥后,檀歌等人正欲离去,看见那小女孩还蹲在角落里,一脸无措。
檀歌上前,问道:“小妹妹,别的小孩都回家了,你怎么还在这里呀?”
那小女孩目光无辜,摇摇头,怯怯道:“我,我没有家。”
“这样啊,你父母呢?”
小女孩眨眨眼,小心翼翼道:“他们,都死了。”
真可怜。
檀歌叹息,她们两人年龄相仿,命运却如此不同,顿时心生怜悯。
“你跟我回家吧。”
说完,檀歌笑着朝她伸出手。
小女孩暗暗将手藏在身后,在衣服上使劲擦了擦自己那甲缝中嵌满泥垢的手掌,犹豫片刻,最后紧紧抓住了那只白净如玉的纤纤细手。
檀歌回到府上时,下人们纷纷朝她牵着的那个又脏又瘦的小女孩看去,很快又收回视线。
对于这些,他们都习以为常了。只有常年照顾檀歌的嬷嬷心里嘀咕:“这孩子心善,在路上碰见什么受伤的小动物都带回家来。上次从观音庵里带回一只受伤的小鸟,今天倒好,又捡回来一个小女孩。却不知这养人不比养动物,稍有不慎,便惹祸上身。”
檀歌让下人带着小女孩去洗澡,自己也回房沐浴更衣。
过了一会儿,她梳洗完毕,换上一身淡雅衣服,走到庭院。
这时,一阵清灵的鸟叫声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院中耸立着一株参天的梧桐,是檀歌出生那年薛楚亲自栽种的。树下挂着一只制作精良的竹制画眉笼,笼中栖木上站着一只神采奕奕的太平鸟。它长着一身葡萄灰褐色的羽毛,头顶羽冠细长鲜明,一双眼珠子炯炯有神。
“太平,姐姐回来了。”
檀歌伸手从食罐中抓了一点碎的栗子仁,笼中的太平鸟立即轻快地跳到她的掌心,乖巧地啄了起来。
檀歌摸摸它柔顺的羽毛,心里欢喜得不得了。
今年开春,她去山上的观音庵参拜,恰巧赶上了庵里第一株桃花盛放的美景。到了晌午准备离开时,她意外发现在桃花树下躺着一只翅膀受伤的太平鸟。她总觉得这是一种奇妙的机缘,便将这只太平鸟带回家中。
在檀歌的悉心照料下,太平鸟很快就痊愈了。檀歌见它灵气十足,不忍看它整日被困在笼中,便将它放走了。不想,到了黄昏时分,这只太平鸟竟又飞了回来,喙上还衔着一枝粉白的桃蕊。
见此,檀歌又惊又喜,道:“小太平,你是特地回来陪姐姐吗?”
这只太平鸟仿佛能听懂她讲话一般,将桃蕊放到她掌心中,发出一声轻快的欢鸣。
自此,檀歌对这只太平鸟更是爱不释手。在别人看来,太平只是一只玩宠。对于她而言,太平更像是一位难得的至交。
檀歌今年不过十二岁,由于母亲早逝,加上身边没有其他姊妹,即使与父亲关系再好,有些少女心事终归是不便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