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铁马金戈纵流年 > 赫图阿拉

赫图阿拉(1/2)

目录

第二日,宝音早上起来时营地里刺客的尸体已经被处理干净,昨夜的纷扰好似从未发生过一般,车队浩浩荡荡继续向赫图阿拉城进发。

由于昨夜受了惊,宝音借故一天都待在自己的马车里只留了塔娜随侍照顾,实则处处防备着皇太极,生怕这位心思缜密的大佬事后发现什么端倪再来追究。

怀揣着这样不安的心情又过了好几天,所幸皇太极始终没有要找宝音“麻烦”的意思,宝音才渐渐松了一口气,但她不知道的是,那晚她种种非凡的表现早已在皇太极心中种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

期间哲哲倒是来看过宝音几次,每次见宝音都是一副精神不济病恹恹的样子很是担忧。

“宝音,你是不是不愿意同姑姑去赫图阿拉?”原本好好一个姑娘这路上平白吃了那么多苦,哲哲心中难免有些愧疚。

宝音微愣,自己表现得有那么明显吗?心虚地摸了摸鼻尖讪笑道:“怎么会,姑姑多虑了,能跟着姑姑去见识见识大金国的都城,宝音高兴还来不及呢。”

哲哲见宝音避重就轻不愿多谈的样子,有心劝慰两句又怕戳中了宝音的心事徒增烦恼便只好作罢,“宝音,姑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你心里若是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总憋着不好,不管是你还是布木布泰,姑姑总是会护着咱们科尔沁的姑娘的。”

是啊,可这维护到底是利益驱使,能掺杂几分真情?

对哲哲的话,宝音持保留态度,但面上还是得做出认同与感激的样子,“谢谢姑姑,宝音懂自己肩负的责任,不会让姑姑为难的。”

接下去的日子里,布木布泰专注于跟多尔衮培养感情,对宝音有了明显的敌意与防备,也不再让多尔衮有接近宝音的机会。

宝音看出了布木布泰的心思,没什么特别的想法便一笑置之了。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布木布泰现在纵使用尽千方百计,多尔衮将来要娶的福晋终究不是她。

……

车队走了将近半个月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赫图阿拉城。

站在巍巍城墙下,宝音能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清/太/祖/努尔哈赤正是在此地“黄衣称汗”建立了大金国。

“赫图阿拉”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横岗”,整座城池依山势建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山岗之上,故因此得名。

高高筑起的城垣三面环水,一面为陡峭山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堪比军事堡垒。

外城驻扎着八旗精锐,建有点将台、校场,内城建汗王宫,八旗衙门,启运书院,文庙,关帝庙等。

城内还设有十里商贾闹市,大街上车水马龙,满人、汉人、蒙古人、罗刹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颇为繁华。

宝音跟着皇太极、哲哲一路从外城门走来,感受最深的便是这座关外古城的文化底蕴之深厚完全超出她想象中游牧民族建立的城池。

此地虽比不上紫禁城来的磅礴大气,但她脚下踏过的每一寸土地在百年以后都是珍贵的历史遗迹,能有幸亲临原本风貌完好的大金开国第一城,宝音内心的震撼不言而喻。

只可惜她手上没有一台照相机,否则一定要好好记录下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

布木布泰第一次看到这样不同于草原的繁华城池兴奋极了,见什么都新鲜,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拉着多尔衮问东问西,多尔衮也极有耐心地给她一一介绍。

“那是什么地方?”布木布泰激动地指着一座规模宏大的琉璃瓦建筑问,目绽金光,满心雀跃,她从未见过如此华丽的建筑,那里难道就是大金的汗王宫吗?

多尔衮顺着布木布泰手指的方向望去,嘴角微弯,眼中流露出了难得的敬仰之情,“那里是文庙,旁边便是我大金最负盛名的启运书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