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程往事 ——鄱阳湖之后再无汉……
3.第二(1/2)
十天后定远来报鄱阳湖战场已收拾完,余下15万黑衣军在等汉王调令。
这一天陈友谅登上龙虎山,在万壑台上汉王依然雄姿英发,虽然行走间腿有些破但还是那么威仪,明明一副儒雅像却能在军中不怒自威,说他有王者之仪态毫不过分。有些人站在千万人当中也是掩饰不了那种万丈荣光的,能领60万大军的人果然与众不同。当年韩信说自己领兵多多益善那也不过是信口一说,秦末人口不多,义军实际数量不一定是号称的数字。今日汉王脸上的神情完全看不出来溃败神慌,众位黑衣军一直以为汉王势必鼓舞士气为来日的反击做准备。汉王神色镇定,先一杯酒祭了天地,祈求天地庇佑早日赶走元人,光复华夏。第二杯祭了鄱阳湖阵亡将士,为万万民众的清平盛世牺牲生命。第三杯汉王敬今日这里所有黑衣军将士,承蒙众人看得起他这个末路英雄仍然前来勤王。
“诸位本想投明主而侍之,奈何今日我陈友谅不过是个草头将军并非天命之主,鄱阳湖战死几十万兄弟自己罪责深重,对不起汉水的妻母父兄,没有把你们的家人带回来。”当时龙虎山上哭声一片,哀悼声穿林过雨。
“鄱阳湖战后再无汉王,你们日后可以去投红巾军或回家务农,不必再跟我陈友谅做末路之寇,军库剩下的所有钱财分给大家做盘缠,好回去与妻母团聚。元人无道早已是摧枯拉朽之势,自有真命主一统天下!”
“汉王英明”“汉王英明“汉王英明”汉军此时无一不感激涕零。
定远站在陈友谅后面心情极为复杂,他自小就认识陈友谅,那个时候他还叫九四,是太湖渔户之子,渔民是一个不太被人看得起的职业。要说朱元璋是放牛的农户身份卑贱,那他在陈九四面前还是比较自信的,至少本朝农户的社会地位要远远高于打渔的。当时的张定远和哥哥确是沔阳城里的捕快,地位和生活状况明显要比陈九四高许多。但是自己和哥哥就是看得起这位渔民,一直愿意俸他为主鞍前马后效劳一生。在定远看来哪怕他以后不是拥兵数十万的汉王这一生也会与他成为挚友,那么多年无条件的忠诚是敬佩他的谋略胆识,以及他自带的王者之风,哪怕明知汉王爱美人不爱江山他张定远也认定了这个主子。如果要自己与朱元璋那样的人共享天下定远宁可去太湖陪汉王打渔。今日他说再无汉王定远心里突然空了,没有汉王他怎么办?何去何从?跟随陈友谅已经是一种习惯,甚至他自己认为是天意,所以在鄱阳湖大战中定远可以奋死去箭雨中救汉王,当时的英勇自己全然不知,只记得自己的战舰直奔朱元璋的船而去,红巾军众多将领都被自己吓回去了,唯独有常遇春敢追随而来勉强阻拦。忽闻汉王被流箭射中一时慌乱才放弃攻势匆匆赶回去救陈友谅。在定远看来,可以失去杀朱元璋的机会但是不能不顾陈友谅的安危。
龙虎山回来后众人都领了响银谋前程去了。汉王府中陈友谅带着佩瑶准备离开。佩瑶:“友谅我们去哪里呢?”
陈友谅:“你不是说要与我去五湖泛舟吗?”
佩瑶:“哦,那不过是比喻我们可以这样做,现在天下分乱哪里有泛舟的地方,要不我们回乡下种田吧!”
陈友谅:“佩瑶妹妹,你会种地吗?”
佩瑶:“我……当然不会啦,你说我们家乡那么穷,年年受灾,小时候哪里有地给我种。不过听说你家当时要富裕一些,我想你应该会吧?”
陈友谅:“富裕倒是,但是我是渔家出生,哪里会种地!不过佩瑶妹妹你放心,为了你,学种地不是问题。”说着双手温柔捧着她那娇好的小脸亲了一下,“不管去哪,我都不会让你吃苦的,什么都由我来做,给不了你天下,难道还给不了你温饱了,那我陈友谅岂不白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