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2/2)
“就是,就是,王世子是王京的罪人!”很快就有人附和。
“大明对我们太好了,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有人提议,这些天他们的家园被付之一炬,完全靠朱常洛的救护才活下来的,心存感激的不在少数。
这时候因为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的朝鲜官员终于知道重新进入官僚体系的办法了,作为投机份子他们十分善于利用民意。立刻就有人对民众说,“日本人打来时是大明帮助我们赶走敌人的,王京大火后又是上国太子救灾安民,现在还让逝者得以安宁。我们不是忘恩负义的人,应该做些什么回报大明皇室对我们的付出。”
投机者讨好的目标十分明确——朱常洛。
明眼人早看出朱常洛的政治地位了,既然讨好大明当然要目标明确不然日后谁给他们发果子吃?
“怎么报答?”民众纷纷问。
“当然是立长生祠。”政治眼光比较短浅的人说。
崔锦善终于露出了狐狸的尾巴,“大明为我们做了这么多,长生祠怎么能够?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子孙万世都牢记的大明的再造之恩。我们建一座大报坛祭祀历代大明皇室!”
说着他十分激动地吟了一首诗:
苑北有坛,妥我三皇。
何以报之,再造吾东。
夙夜寅敬,于陟降庭。
瞻言拜稽,敢云伸情。
肃肃黄幄,独我皇明。
“好,好,说的好!”崔锦善的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崔锦善得意地开始募集资金,贵族富户纷纷慷慨解囊,在场的就没有傻的,虽然有人心知肚明崔锦善不过是将王世子的方案拿出来讨了个巧宗。可是谁让自己没有想到呢,这种时候就要捐钱,多多的捐,不然肯定会被有心人说成忘恩负义。
所以尽管王京大火让大家损失惨重,还是很快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
带着充足的资金和图纸,崔锦善觐见朱常洛了。
“很好,大明和朝鲜一家人,打着骨头连着筋,你们能够这样想很好。”朱常洛表扬道,然后提了个建议,“大报坛光供奉皇室有些不妥,壬辰倭乱和丁酉再乱中不少大明将士也在朝鲜抛头颅洒热血,将生命扔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也应该受到祭祀才是。我们不能让将士们在地下不安,特别是那些被日军割去耳鼻的将士。”
朱常洛语重心长地说。
“殿下心系浴血奋战的将士是朝廷的福气。”崔锦善说,“但大报坛中放置主将倒是无妨,牺牲的将士太多如何放置?”
朱常洛微微一笑提议,“每一个将士死亡对大明来说都是一种损失,背后都有一个家庭的眼泪。这样,你统计下牺牲的大明的将士,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年龄统计出来。我们用水晶代替牌位吊在屋顶上。”
崔锦善一下子愣住了,须臾后为朱常洛的想法惊叹。
尽管只是一根根细小的水晶棒,可是这种对普通士兵的尊重却是绝无仅有的。有这样深邃的政治眼光,上国太子绝对不能小觑。
崔锦善决定跟紧朱常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