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观众(2/2)
陈悠从小就经常和表妹嘀咕:李亦然智商低,可能还真不怪他,要怪就怪外边那些小姐姐、老阿姨,惯得他“颜值即正义”,要智商干嘛?
李亦然有个著名的“刷脸平事儿”的段子:广告公司的工人,大风天儿强行作业,不留神把挺大一块广告牌弄掉了,正砸到下面违停的一辆豪车,司机让“把你们单位负责人叫来”——李亦然到了现场,一打照面儿,女车主就笑了,“你是李亦然吧?没事儿,我让司机自己去处理就行了,他停的不是地儿……”李亦然则数落施工队,“这多大风呢?底下停了车都挡不住你们违规抢工,得亏没伤着人……”
学生时代的陈悠也买过偶像剧影碟,有一次趁着下午没课窝在家里刷剧,正巧李亦然从外面回来,也跟着看了一段儿,看着看着,他突然看了看陈悠,再看回电视屏幕,有口无心地说了一句“这女主角长得有点儿像你”,然后紧跟着又接了一句“就是有点儿显老”。
看剧正看得津津有味的陈悠无辜地眨巴眨巴眼睛,仿佛一下子被人从正午的赤道上拎起来扔进了南极洲的冰窟窿里,真不明白外面那些女生看上李亦然什么了:“哥您讲话之前过一下脑子,把脑子捋直了再说,行吗?”
李亦然的注意力从偶像剧情里转回来,依然没意识到自己言语有失:“我怎么了?——妹妹,你不会是《红楼梦》看多了,跟林黛玉一样开不起玩笑吧?——我那不是夸你长得好看、偶像剧女主角吗?”
陈悠真心想拜访一下李亦然的小学语文老师:“然后呢?‘有点儿显老’是几个意思?”初中毕业前连《红楼梦》电视剧都看不懂的人,亏您还知道林黛玉的典故——再者说,我从小到大靠的从来不是颜值,而是智商!
“不是,我没说你。我说的是……你比她起码小十岁呢!——妹妹,你别生气,我……”这才发现句子主语不明确的李亦然告悔不迭。
“我不是生气。跟您生气,我不值当,我犯不着。我就是觉得,凭您这个智商,能同时交往到那么多女朋友,这个社会太肤浅浮躁了!”陈悠说的是实话:只看脸的社会,细思极恐。评价一位演员,只看年龄,而不论演技、人品……脸都不要了。
后来,陈悠和闺蜜聊天提起该段子,辛冉老师当即总结:这就是太阳星座白羊座男生的特点之一,火向冲动的嘴总比脑子快,逻辑缺失,说完就后悔。
越野车驾驶席上的李亦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又怎么了?”
陈悠笑着反问:“柳德珐怎么可能演得好劳安迪?”
李亦然真心费解:“不是你说劳安迪的角色是照着柳德珐塑造的吗?柳德珐还演不了他自己?”
陈悠笑得说不上一句完整的话:“柳德珐,劳安迪……”
李亦然终于明白了“糟心”的感觉:“你别笑了。”
陈悠笑得停不下来,好一会儿,才对李亦然说:“劳安迪是柳德珐自己和他的团队,以及他合作过的电影工作者,包括新闻媒体集体创作出来的一个艺术形象,是粉丝心目中的柳德珐,而不等于自然人柳德珐。粉丝会觉得自己比柳德珐更了解柳德珐,您让柳德珐怎么演?他演得不像,粉丝说他没走心;他演得像,粉丝会讲他吃老本;他演得太像,粉丝又该挑剔他用力过猛——他真感兴趣的话,您请他演李亦然吧,梁暮伟演劳安迪还有点儿看头。”
李亦然一合计,是这个理:“我现在还真不得不承认我这个妹妹有点脑子。说真的,剧本里很多细节处理、对白设计,都出乎我意料,我喜欢,希望将来观众也喜欢。”
“哥,您还记不记得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喜剧?——我记得。大舅舅带着咱俩,”陈悠带着点儿小得意,自问自答,“南横街小礼堂,看《千变神通》,讲上海滩的故事,好看。那个年代的电影,太会讲故事了,我们现在不会了。”信息碎片化、丧失深度阅读,写故事的人都没个主心骨,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想起一出是一出,还要在书籍腰封上尬吹:神出鬼没,春秋笔法——对,就是最新上架的《周末食堂》这本书。还碰瓷“致敬”蒋问导演,说什么“故事只讲了一半,另外一半远在书外,在电影外,开放式结尾就像一份开卷试题,需要读者和观众自己从现实中寻找答案,与主创人员一起把故事讲述完整”。装得太深了!最该看懂的人最没看懂。
陈悠望着不远处的红绿灯和白玉兰造型的路灯,带着满满的怀念:“我这几年,都是靠着德英社的段子才笑出声,贺岁片很难让我笑。我一直在想,贺岁片就要名存实亡了吗?——观众很聪明,编剧写剧本的时候有没有笑,演员演戏的时候是不是真开心,他们能看出来。如果主创自己都没有从头笑到尾,凭什么要观众笑呢?自从您让我写剧本,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我都在公众号、微博、贴吧、知乎、视频网站上看笑料、找梗——‘高手在民间’嘛。我不只看作品,我更在意粉丝留言、弹幕里说什么、笑什么,什么样的场景、对白、文字会让他们脑洞大开、‘哈哈哈哈’、‘二三三三’。我每写一个场景都首先要保证自己笑出声,可我仍然没把握,观众会不会跟我一起笑。我来之前,导演跟我说了,这部戏里,我是主角、是逗哏,我负责让两大男主角和观众开心。如果哪里不好笑,话题沉重了,一定要删去。电影《戏剧之皇》以后,大家总爱说‘我是一位演员’,其实,在成为一位演员、一位导演、一位编剧、一位摄像、一位美术、一位灯光、一位化妆、一位服装、一位道具、一位场记、一位剧务、一位剪辑、一位特效之前,我们每一个人,首先是一位观众。观众爱看什么、想看什么、看过什么,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的初心——‘我是一位观众’,我对自己负责。”讲到最后,陈悠脸上只剩下认真而自信的微笑。
李亦然清了清嗓子:“你现在这话题就有点儿深了。”
陈悠调整了一下坐姿,让自己在座椅里陷得更深:“那再换个轻松好笑的。”
李亦然想到资方的质疑:“比方说,你这个本子,从头到尾,都没有吻戏和船戏。”
陈悠早就厌烦了影视剧里此类尴尬夹生的情节:“您可以在宣发上说,留到第二部再拍,给观众一个念想儿。事先说好,您拍不拍第二部,都别找我了,也不许挂我的名儿,狗尾续貂的事儿,给多少钱都不干——我说真的,绝无‘真香’现场。”
“清水电影,观众能买账吗?”这也是李亦然的疑问。
“‘诗三百,曰思无邪’。您以为那些伪限制级镜头,”车子驶入停车场,陈悠在暗中冷笑,“观众真爱看?——究竟是为了满足剧情需要,还是窥视心理,谁不跟明镜似的,何必呢?如果真的请到顶级流量,那观众就更不想看了——您没见过弹幕里刷屏的魂穿、拔刀、酸柠檬?再说了,我写的本子是全年龄的,不能教坏小孩子,要不然都跟您似的,趁着捉迷藏,偷亲邻居家小姐姐,五岁初吻就没了——小舅舅可都看着呢。”
被陈悠当面揭短儿,李亦然涨红了脸,一脚刹车踩到底,停车熄火,激动分辩:“他那是满嘴放炮,我那时已经小学一年级了。”
陈悠笑着看向李亦然:“六岁。”她的眼神分明不怀好意。
李亦然瞬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你都把我笑毛了,又笑什么啊?”
“我就是在想,刚才这段儿,我嫂子要是坐电影院里看见了,您是买榴莲,还是拆主板?”说完,陈悠干脆利落地从副驾驶席跳下,甩上车门,踮着脚往餐厅方向跳走。
李亦然摇下车窗喊她:“你给我站住!”
陈悠装听不见,留给李亦然渐行渐远的背影,一边继续蹦蹦跳跳,一边唱得荒腔走板:“七月下旬的狮子座……”一改往常那嗓音含了冰糖似的甜洌透亮。
郑薇薇的太阳星座是狮子座!李亦然跳下车喊她:“这段儿不能播!你不能什么都给我往外写!——你写了我还能删呢!”他仿佛已经听见了郑薇薇的河东狮吼。
陈悠像只撒欢儿的兔子,越跳越快,歌声远远飘荡在停车场上空:“八月上旬的狮子座……”气息稳得听不到呼吸换气。
李亦然觉得自己总得勉强找回点儿面子,提高了声音挤兑她:“你专业美声,唱这样儿,不怕给你师父、师叔伯丢人吗?”看在师承的份上,别岔着撒气漏风的声带了,玩什么通俗唱法?赶紧闭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