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入宫(2/2)
又等了很长一段时间,妇人简直快要望穿秋水了,细碎凌乱的脚步声这才渐渐近了,方才的小太监小步匆匆走了进来。
“娘娘,来了。”
语毕,侧过,躬身而立。
紧接着,一个身材高挑,眉目如画,与妇人有八九分相似的女子缓步走了进来。神情间略带迟疑,尔后慢慢地拜了下去。
“我苦命的孩子啊!”妇人不等她跪下,上前一把抱住搂在怀里。
随心绷紧了神经,尽全力控制浑身地别扭劲,任那妇人抱住她,放声大哭。眼前的妇人就是她这身体的母亲,慧妃娘娘季如歌。
半晌,随心伸手拍了拍慧妃的背,状似抚慰。轻轻道:“别哭了,我这不是好好的吗。”
慧妃娘娘慢慢地止住了哭声。
“女儿啊,让娘好好看看。”说着慧妃便瞪大了红肿的双眸上下左右仔细打量着随心,东摸摸西捏捏,简直恨不能扒开衣服看看会不会少长了哪块肉。随心给她看得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慧妃这才总算是放过了她。
“还好,还好,冷家做得不错,没敢错待本宫的女儿。”
歇了歇,慧妃见随心像只闷葫芦般的,并不言语,神情上似乎还有些勉强,她的脸色变了,面上隐约现出惶然:“孩子,你是不是在怪为娘?怪我没能保护好你,将你送出宫去,吃了这许多年的苦?”
随心轻轻摇头:“没,我不怪您。”
“那,为何你不肯喊我一声娘?”
随心又迟疑了,半晌,终于轻声唤了句:“母妃。”
“我的乖女儿!”慧妃喜极泪落,又抱着她哭了起来,心中却隐约有丝遗憾,暗怪司礼太监急于教导礼仪,害得如今女儿不敢唤她一声娘,她却不知道,这已经是随心的底线了,对她来说,叫母妃,父皇,感觉上,像是在叫某种头衔,容易接受些。
接下来母女二人拉起了家常。慧妃不停询问这些年她在外生活的经过。随心只捡了些不紧要的说说,以前在冷家的她不知道,后来在洛水山庄的事不能说,她不在意谢心寰,但却不愿冷川因此受责。她从冷川口中得知,他之所以后来留她一人在洛水山庄,全都是山谷道人的意思。这样一来,她能说的却只有游历大梁结识了卫元朗等人的一些事情,即便如此,在上京的那一段,她也不敢细说。
唠家常也唠得如此小心谨慎,实在非常累人,好在慧妃只当她还有些不适与胆怯,在随心面露犹豫迟疑之意时,并不细究,她总算安然过关。
这一边,母女两诉说离情,慧妃时不时的抹眼泪。而御书房内,南越皇帝端坐案后,听冷川报告北行经历。在书案下侧,坐了个身穿道袍的古稀长者。
冷川可不像随心般遮遮掩掩,他将探听到的,与随心有关的事情详详细细地诉说了一遍。
渐渐地,皇帝脸上露出愈来愈重的异色,而那老道人则频频点头。
“这些事全都是公主做下的?”皇帝还有些不信。
“正是。公主化名原随心,在大梁朝中,如今谁人不知?她隐在卫元琛府上为他出谋划策,争夺储君,当时,臣奉师命在上京埋下假玉,惑乱梁帝立储之事。也见识了公主的手段。”
老道士在一旁插嘴道:“陛下,那桩神谕出现对阻止大梁皇帝立储起了关键作用,梁帝一道旨意,争储成了名正言顺之事,大梁想要平稳地传承下决无可能。贫道虽然不知道公主施得什么法子取得那道神谕,但那手段的确高明至极,全没留下一丝破绽。”
皇帝脸上显出欣慰的笑容来。
“如此说来,岚儿果真是朕的护国公主了。”
“国师,那接下来要如何做呢?”
“陛下,便如当日我所说的一样,若当初咱们不在立储问题上搅混水,靖王卫元琛必定会以兵谏手段,则成功的可能性极大,到时靖王再施雷霆手段,扫清障碍,登基为帝。不出三年,必定南征,我南越连年进贡,国力衰弱,这一仗可不好打啊。如今一来,个个王子都有了登基的可能,便免不了互相侵轧,这一乱少说也要耗上几年,大梁这基业必定大大受损,更可使人心浮动。而我们则正可趁机修养生息,到时候,可就不是大梁觊觎我南越,而是我南越重新夺回祖宗的基业。贫道我的心愿了了,陛下也可告慰先帝。所以,公主既然回来了,臣只提一条建议,那就是请陛下多听听公主的意见,让她为国出谋划策。”
坐于案后的皇帝被老道说得是心花怒放,若是在他有生之年,真能夺回祖宗基业,果真可以告慰先皇了。
“好!就依国师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