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2/2)
“公司你主事,那你看着办。”温庭筠想了想“你确定没问题就行。”
刘在时有个猜测“我看着好像是她主业还是往演员的方向走,他们公司本来也没有综艺资源,签我们反倒好一点,好歹我们现在手上就有两个节目,都是做长期的。”
“我是有意思签下来,我们没损失,她团队还是她的公司出,电影方面我们也帮不上忙。只是按照新人就没必要了,她也不是新人,我们也不占这个便宜。钱的事情再谈,我是觉得你给济栋的那个不限年约挺好的,我们也没多大责任,要不要这次也不限年约?”
温庭筠说行“以后都按照不限年约的方式签吧,不资源的事情提前跟人家讲清楚,对方要是愿意,就都按照不限年约的签。”
“那行,我知道了。”刘在时认为这主意挺好,他们也不是正紧的经纪公司,就别用那些条条款款的来了,说了两句就挂了电话。
李淑媛听了一耳朵看温庭筠挂了电话问她不限年约是什么意思,温庭筠解释了一下,李淑媛夹菜的筷子顿了顿,灵光一闪给女儿指了条路。非常有政客特色,让她可以试着用不限年约这把利剑吸纳顶尖人才,付出一点小钱就能壮大自身的利益集团。
悄悄的干,别对外,最好只和单人见面,签约也别公开,别人问也不否认,但没人问就不说话。如果做的好,说不定人家都没反应过来,温庭筠就能自己弄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只在她的小圈子混,足够她终老了。
话说的同‘自由联盟’虽然不太一样,但有点异曲同工的意思,关键是和温庭筠的‘五年计划’也很想。听的温庭筠笑着说妈妈说的对,李淑媛被她笑的以为她没听明白,还想解释,温庭筠就先岔开话题说起第一期拍摄的事情,两人就没在说什么。
饭吃完在店外告别的时候,妈妈拍了拍女儿的肩膀,用自家孩子长大了的语气对温庭筠说“好好做,选定了前进的方向,剩下的就是坚持了。”
温庭筠笑着点头,上前一步抱了抱妈妈“我会好好的,放心吧。”
两母女分开后,刘在时和宋智哮的合约也签了,本来只是个工作室的企划社现在有了三个艺人。三位艺人纷纷在下午赶到中央大学,参加第一次拍摄的排演。本来没这个东西,但金济栋和宋智哮都是新加入,金丹珍就想弄个简易彩排,好歹过一下流程,别到时候拍了再出问题。
彩排那边担当作家盯着,温庭筠和金丹珍去了租借的摄影棚,看搭好的场景,要是有问题,还得改。摄影棚是cj的,只要这挡节目不结束,那这个棚基本就是《十字路口》的专用棚,温庭筠盯这边盯的很紧,作家有金丹珍坐镇,不用她担心。
棚是凹字形,正中间是led背投也是整个棚加起来最贵的东西,光这块屏幕租用还租不到,只支持购买,真买的话比两期制作费都贵。不过这个不是买的,lg友情,跟温庭筠没关系,cj那边去谈的,算是另类植入广告。
正式开拍时c、艺人嘉宾和事件当事者的位置是背对屏幕,面对观众和摄像机,凹陷的区域是放机器和观众席位的。十位观众席是政府部门和妇女协会的预留位,更多是kbs官网招募,招募的标准是和当期主题相关,也就是说观众需要自身背景给kbs,kbs提交到金丹珍那里,金丹珍再选人,现场观众席只准备预设五十人。
包围观众席的左边是按照拍摄主题邀请的能人文、心理、社会和相关法律咨询的专业人士。右边是当事者的亲属或朋友,邀请他们是温庭筠提的,因为人还是社会动物,有这些人可以多个视角。有些事情之所以会发生,当事者所处的社会环境通常是诱因。
d和作家到的时候,主摄像正好在和搭景的负责人谈走线的问题,景很好,完全按照设计图来的,他们说的是拍全景的摇臂要先进来,所以走线要商量。
温庭筠绕着舞台估算每个镜头的视觉死角,镜头切换必须要保证a机死角会被b机覆盖,以此类推,某个镜头有死角没问题,但全场不能有镜头死角。除了在观众席的镜头,藏在背投后面的镜头也有,那边是主拍观众反应的,看着不重要但剪辑的时候需要这些调节氛围。
金丹珍则是去和摄像还是搭景的人确定,作家位和d位不要出现侵占,线也不能从那边走,不然忙起来可能会有意外。拍摄时都是人挤人,靠太近,要是一不小心谁被绊倒了,一倒就是一群,人受伤是小时,碰到机器、耽误拍摄是大事。
绕了一圈只有一个角度温庭筠觉得有点问题,找了摄像确定后,决定加调整两台机器的位置。她这边弄好了,金丹珍那边出了个幺蛾子,想说把刘在时和金济栋叫过来走个位。温庭筠让她别闹了,坐着拍摄的综艺,拍摄前本来就会来走位,现在走什么。还有事呢,别折腾人了。
金丹珍却说她来之前问过了,今天刘在时和金济栋都没行程,跑一趟不耽误事情。温庭筠这个d压作家归压,但这种小事一般不纠结,作家想确保万无一失,叫c先过来绕一趟那就绕吧。
作家折腾c的时候,温庭筠去见了音乐导演,做最后确定当期配乐和临产变幻的音效。《十字路口》除了当事者只有大纲没细节剧本,看他们发挥,其他人的剧本都非常细,刘在时之前和金丹珍有点小争执也是因为这个,过细了,音乐当然也是提前准备的。
见了n个人的温庭筠看时间晚了,准备回公司,她还有当事者提前拍摄的剪辑成片要看,虽然已经看过了,但过两天就要拍了,她想再确定一遍,有点求个心安的意思。
金丹珍却打电话给她问她要不要一起吃饭,说是刘在时他们走在,吃完一起回公司做最终定案,估计要通宵,总得先吃饱。温庭筠犹豫了一下就过去了,吃饭的店约在了姜虎栋的烤肉店,这位爱吃肉的c副业就是这个烤肉店,肉新鲜价格也适中,凭借名气起来了,店也开的挺红火的。
温庭筠到的时候,包间内酒肉都上了,肉已经在烤盘里,烤肉的是宋智哮,温庭筠看了问候的女艺人一眼,还没说话,刘在时解释说她也没行程,作家说去现场走位,她就跟着去了。金丹珍难得夸人说宋智哮的工作态度挺好的,温庭筠也就笑笑走到她边上坐下了。
十人位的大包间,位置空的很,d和作家坐在一起,两个c坐在一起,宋智哮坐了靠门的位置,方便给左右夹肉,也方便服务生开门的时候帮忙端个菜。
说起来不是工作餐,但来都来了,桌上聊的还是工作。金济栋是主讲,刘在时进团队早,该了解的都了解了,他晚一点,和作家倒是都沟通过了,同d还没沟通呢。宋智哮?她不算数。
金济栋在问了项目企划方向的出发点和第一期的主要编辑方向后,多少有点感叹的给温庭筠敬了杯酒,说以后都要靠她这样的年轻人了。还没说完被金丹珍窝成团的纸巾砸,让他好好说话。意思是,这种前辈对后辈的赞赏不是他应该说的。
包间大,座位空,工作夹杂着闲聊,桌上明明五个人,只有四个人在说话,一直安静忙着烤肉的宋智哮有点被忽略了,刘在时扫了她一眼,起了个话头让宋智哮有点参与感,问她对第一期节目有没有什么想法,要是有好的意见也说说,能增加一下台本的厚度。
宋智哮刚开始说台本很好没什么说的,金济栋笑着让她别紧张,随便聊聊的。三人你来我往客套半天,金丹珍有些不耐烦,拿酒杯敲了敲烤盘想说话,温庭筠拦了一下,对宋智哮说。
“你也算是经历过那些的当事人,说不定你真的可以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角,说说看,没事,聊天么。”
不知道是客套够了,还是温庭筠的笑脸很友善,亦或者宋智哮真的想要说点什么,所以,她开口了。
“我是觉得,台本有些冷漠,就是……”宋智哮看金丹珍皱眉,犹豫着不想说了,但看到温庭筠的表情,还是选择继续“就是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是你们自己选的,自己选的路,还有什么资格抱怨的冷漠,节目的话,应该温情一点…吧?”
刘在时和金济栋对视一眼,低头喝酒,金丹珍咳嗽一声,在温庭筠开口前先说“等着拍摄吧,拍了你就知道,为什么这次这么冷漠。”
2010年7月14日。
《十字路口》正式录制。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