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论丫鬟的毕生奋斗目标 > 家人

家人(2/2)

目录

张氏犹豫片刻,还是说道:“那,起个啥名儿好呢?”

白巧惊讶地看着她:“这得要娘你想啊,依我看,也不必按族里的规矩起,咱们自己想一个也就是了。”

孙小弟就将头扭过去看张氏。

族里排到这一辈的辈分是个“春”字,实在是很难用了这个字还能起个不落俗套的名字。白巧私心里觉得自家小弟本来就不是什么钟灵毓秀的人物,若是再配个俗套的名字,那也太惨了。

此时白巧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也不是什么不落俗套的好名字。

张氏却是有些为难,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

孙小弟的小眼神渐渐黯淡下来。

白巧见状,忙说:“小弟起名这样的大事,合该好生儿想想,反正也不急在这一会儿,娘你多想几天,给小弟想一个独一无二的好名字。一时半会儿能想出来的名字,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

孙小弟这才重新开心起来。

白巧见他这个样子,也颇觉欣慰。原身的记忆中,孙小弟乖巧归乖巧,可也是个活泼的孩子,生了一场大病之后,却不像之前那样活泼好动了。

上次白巧还有些担心,可这次听张氏说他还调皮了,不觉放心许多:小孩子嘛,不调皮捣蛋才是不正常呢。

而且孙小弟实在是个很乖的孩子,张氏带着他去地里捡麦粒,他也乖乖地干活不偷懒;虽然是个嘴馋的,可从不主动的向她要些什么东西。

这次白巧还是拿了二钱银子回家:这个月她花了不少,肉干什么的都不便宜。

张氏却说什么都不肯收了,又道:“上次你拿回来的银子还够使,咱们家的外债也还的七七八八了,现在粮食也快下来了,不年不节的也没个用银子的地方……”

白巧有些无奈,她上次回来的时候,就发现堂屋房顶边角那里有些破损,若是下雨想必会漏水。

想着张氏必是手头拮据才修不了房顶,哪成想这次回来那里还是坏的。

这快要到雨季了,就这情况,家里还不得发大水呀?

张氏不肯收,白巧也没硬劝,而是退了一步:“那你不全拿,总要留上一点银钱应急吧?万一有什么用着银子的事儿呢?”

听她这样说,张氏才收下了一角银子。看她那模样,若是能把这银角子分开,她必是要拿最小的一个的。

这次回府还是借的村长家的牛车。只不是村长亲自送了,村长媳妇使了大儿子去送。

白巧就把张氏不要的那个银角子给了村长媳妇,道:“以后说不得还得劳累您家,这个您拿着,割两斤肉给我叔和我哥补补。”

村长媳妇笑得眼睛都睁不开了:“哎呦,这怎么使得!”

却也不说要还回去的话。

“这怎么使不得?我们家亏了您家照料,以后我娘和我弟弟说不得还得麻烦您了。我娘是个面皮儿薄的,家里房子有些漏水也不张口,以后我们家要是有什么事,还得指望着您家搭把手。”

村长媳妇会意:“我们家地里活计干的也差不多了,反正也没事儿,明儿我就叫你叔和你哥往你们家看看去。”

这次白巧的笑就更加真心实意了:“哎,谢谢婶子。”

村长媳妇手里攥着货真价实的银子,也十分高兴,临出门的时候还给白巧抓了一把花生。

她来的时候背了一个包袱,回去的时候却变成了两个。

张氏不仅干活是一把好手,厨艺也不差,她这次又烙了一些薄饼,还给白巧带了一小坛腌菜和几个咸鸡蛋,又翻出一包咸花生来,通通都塞进了包袱里。

白巧回来的早了点,还没到开饭的时候。但她委实是饿了,就用饼卷了咸鸡蛋和腌菜吃。

所以,等秋夕回来的时候,就先闻到了一股子饭香。

她一反常态,不冷不热地和白巧打了个招呼。

白巧知道她这样的原因:昨儿她一听说自己要回去,就拿了一对银耳珰过来,说要不帮她分担分担。

说实话那对银耳珰虽然粗糙了一点,但分量却是不少的,白巧掂着,怎么也得有个二两重。

但是……早在白巧向上面报备的时候,秋夕就以一个小巧的银梳篦为代价,从她这里“换取”了这个机会。

若是秋夕出的价更高,那自然是价高者得,如今……就只能是讲究个先来后到啦。

而且秋夕的本事她是知道的,白巧也有些防备她:上次就让她当炮灰,若是讨了四少爷欢心,那岂不是能对她为所欲为了?

不行,绝对不行!

她作为文思院的一分子,还拿着奸细的工资,一定要杜绝不良人士靠近四少爷的情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