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上)(1/2)
而且, 现在萧循已经正式成为天顺帝的宠臣, 好多之前瞧不上他的官员, 也开始暗搓搓地向他表示谄媚了。
当然,萧循始终跟几年前一样,明明一张俊美的脸, 非要板成面瘫, 谁来恭维都不假辞色。
不结党不营私,这样的行为,跟孤臣无异, 天顺帝对萧循,就更加满意了。
又两年, 温慧再生女, 萧循起名萧珍珠。
他是真的从不曾掩饰对温慧和三个孩子的爱意,女儿的名字都是十分直白。
如珠似宝, 十足珍贵。
天顺帝也专为给了这个外甥女一个封号, 比照她的姐姐宝儿,叫做“嘉淑县主”。
温慧觉得,这一次天顺帝的恩典,大概不是因为自己,可能主要是给萧循这个天子宠臣的。
时光悠悠,在京城的百姓对于温慧和萧循的关系已经习以为常二十余年后, 万隆六年, 萧循五十岁, 突然自请致仕。
那时候天顺帝也已经驾崩, 坐在皇位上的,已经是温慧的侄子李恪,也就是万隆帝。
而温慧,万隆六年已经四十八岁,封号是文惠大长公主。
温慧和萧循的三个孩子,两个女儿都已经出嫁,儿子萧彦也早已中了进士,外放为官。
温慧没什么非要儿媳妇在家侍奉自己的想法,因此萧彦是带着妻子儿女一起上任的。
偌大的公主府,长年就只有温慧和萧循两个主人。
这个时候,萧循突然要求致仕。
当着所有朝臣的面,万隆帝疑惑地问他原因。
已经在刑部尚书位子上坐了十余年的萧循,突然含笑躬身,淡淡道:“臣贪慕权势二十多年,愧对公主良多。现而今,也是时候给她一个交代了。”
朝堂上死一般的寂静。
万隆帝:“... ...”
众朝臣:“... ...”
做到了刑部尚书的高位,一般人哪里舍得激流勇退?偏偏萧循看上去有一点也没有舍不得。
什么叫做给公主一个交代?在官场打滚了二十多年没见你皱过眉头,一把年纪了你突然来个儿女情长,不觉得矫情吗?
嘿,萧循还真就不觉得。
他想要做温慧的驸马很多年了,只是现在,儿女都各自成家,只剩下他们两个,大概这一次再问温慧,她也不会再拒绝了吧?
当晚,萧循直接跟温慧说了致仕的事。
温慧呆呆地看着他,就见萧循突然蹲在她身前,轻轻握住她的双手,仰头含笑柔声道:“慧儿,如今我已经致仕,如果我说想要做你的驸马,你还会拒绝吗?”
“皇上他... ...”温慧疑惑,“同意了?”
萧循点了点头,柔和的目光依然笼罩着温慧。
温慧突然觉得眼前的场景有点虚幻。
说起来,都这样过了三十年了,温慧真的没有想过,萧循还一直执着于此。
后面这十余年,萧循其实一直都没有再问过这个问题,温慧还以为他已经放下了。
原来并没有。
她看着萧循两鬓的白发,眼角的皱纹,突然展颜笑了,轻轻点了点头:“好。”
萧循嘴角的笑容一下子就扩大了,温慧从这个笑容上,依稀还能看到三十二年前初次见到他,那青春飞扬,意气风发的样子。
萧循将温慧的双手举到唇边,虔诚地吻了上去,片刻后他松开手,坐到温慧旁边,轻轻将她搂在怀里,抱着她摇了摇。
到底是上了年纪了,不再像年轻时候那样容易激动。
但萧循闭着眼睛,内心还是久久不能平静。
一室宁静,黄昏的微光从窗棂间照进来,映衬着萧循和温慧的面容,说不出的和谐恬静。
万隆六年八月二十六,黄道吉日,宜嫁娶。
萧循正式迎娶温慧。
这一日,京城的百姓全部都喜形于色,大街两边摩肩接踵,每个人都在等着一场迥异于常人的婚礼。
五十岁的驸马爷,有人见过吗?今日就能见到一回了!
温慧和萧循的两个女儿,萧宝珠和萧珍珠,都拖家带口回了公主府,连远在外地为官的萧彦,也特意早早向上峰请假,带着妻子儿女,风尘仆仆赶了回来。
他们长到这么大,没觉得自己的父母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因此很多时候,几乎都已经忘记了,父亲其实根本没有将母亲娶进门。
这一个重要的日子,他们绝对不想错过。
温慧没想到,年近半百,她还要再嫁一次。
其实文惠公主第一次跟萧循成亲的时候,温慧还没有过来,因此对于她自己来说,这就是她第一次成婚,够不上再嫁。
但在别人的眼里,温慧和萧循成婚,却是这数十年,京城难得的奇观。
成亲不久和离,和离却又生子,大概这些骚操作早就让人目瞪口呆了,因此谁都不懂萧循的心,他其实这三十年,一直在为成为温慧的驸马,而孜孜不倦地努力。
一大早,温慧就被知秋从被窝里唤了起来。
知秋也老了,但她一直没嫁人,就守着温慧和她的三个孩子,过了这么多年。
温慧劝过她很多次,知秋却始终非常坚定。
人各有志,最后温慧也妥协了。
这会儿温慧睡眼惺忪地起来,知秋马上使唤着几个年轻的丫鬟过来给她收拾。
温慧忍不住嘟囔:“一把年纪了,还折腾这个做什么,觉都不让人好好睡!”
知秋忍不住莞尔。
年近五十的人了,有时候还是这么任性。
今日是多么重大的日子,少睡一天懒觉,也要抱怨一番。
照温慧说,就是完全不能理解这些人的热情。好像她跟人成亲,外面不管是谁,都比她这个当事人更加激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