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清平农事 > 突降寒潮

突降寒潮(2/2)

目录

听说秦氏要在自家院子里种棉花,小杜氏惊讶过后,觉得对方脑子有毛病。

哪有搭棚子栽棉花的,真是好笑,难怪村里不少人背后说她假能。

“伯娘,不是你说得那样,我娘准备等棉苗长出来后再栽进田里。”钟月见秦氏先是满脸吃惊,而后又一副把她们当傻话看。

恐其没明白具体怎么回事就到外面四处宣扬,平白惹人看热闹当谈资,连忙出声解释。

“噢,原来这样。”小杜氏点点头,可随即又道:“那也费劲,再说二三月天娃娃的脸,别瞧现在天好,指不定过几日又冷了,棉籽能出吗?别到时使了力气瞎了棉种。”

听她说打破嘴的话,钟月都不想继续接话了。

“种的不多,去年留得棉种多,够大田里用,我也是脑子别在弯里,不试试,心里不舒坦,嫂子可别跟旁人说,免得人家笑话。”

不管真心假意,秦氏知道杜氏说得话在理,也是为她好,直接反驳不得,笑着说道。

“心放进肚子里吧,家里的事我咋会给外人说。”小杜氏笑着横了眼秦氏,站在一旁看了会如何种的,发现没啥不同,觉得无趣便离开了。

小杜氏离开后,母女俩均嘘口气,她的这里问东问西絮絮叨叨,不时又浇几盆冷水,实在不舒服。

在母女俩干劲十足合力干活时,赶回家的小杜氏笑眯眯对忙着晾晒被褥的婆婆说:

“娘,你猜秀萍在院里种啥?”

“种啥?不就是些青菜,蚕豆豌豆。”虽说离清明还有六七天,但提前种上不算太早,因此杜氏不以为意,觉得没什么好稀奇的。

因背着儿媳妇,没注意其面部露出的嘲讽表情。

“娘,若种这些东西我有啥说的。”小杜氏走近婆婆,隔着被子抓住晾衣绳,侧头注视婆婆

“她种的是棉花,不单如此,昨儿庙会上还专门买了几丈油布搭竹棚子,说是跟菜贩子学的,人家种菜,她倒好,种起棉花来了,真会折腾,那大块油布最少也得一两百文钱。”

上个月借钱时还说手头紧张,这一下子就露馅了,没钱舍得买这大的一块油布?

杜氏听说二儿媳妇脑子进水,为提前大半个月下棉种竟花那么多钱买油布,一时惊得瞪着略显混浊的眼睛:

“种棉花?她咋会想着种棉花?搁咱村都种十来年地了,还不晓得棉种啥时候出?我去看看,让她别瞎胡弄!”

“娘,晚了!棉籽早种完了,现在正搭棚子呢。方才为劝她,唾沫说干也没一点熊用,人家该咋着还咋着,理儿多着呢!叫我说,干脆别管她了也没多大的事,随她折腾去吧。”

小杜氏一把拉住婆婆,蹙着眉头赶忙说道。刚才还答应秦氏不给人家说,婆婆一去,让自己面上多难看。

牛房里清牛粪的钟大山听见婆媳两人闲叙,背着粪箕子出来,瞪一眼讪讪的小杜氏,转而皱着眉头对老伴道:

“说我操的心多,你还不是一样,种就让她种去,那点地能费多少棉种,再说油布又使不坏,麦忙秋忙揭下来照样能盖粮食。”

杜氏生气的原因虽然有秦氏二月天种棉花浪费棉种乱花钱,可最主要的是此事传入村里人耳中,又免不了碎嘴的婆娘说长道短笑话一阵子,安生过日子不好吗?

“都种进地了,还能说啥,我是去瞧瞧咋种法,棉花还非得种进棚子里?”杜氏撅着嘴冲老伴背影点点,依然决定去老二院子里看看情况。

小杜氏见劝不住,交代钟兰几句便抬脚往东边宅子里去。

钟月和秦氏都晓得小杜氏肯定会告诉旁人她们育棉苗之事,只是没想到这般快,几乎前脚离开了没一会,杜氏后脚就跟上来了。

哪里全种上了,打的棉垄才刚种几行,老大家胡说八道,杜氏站在适才小杜氏站的位置跟挽着袖子起身跟自己的秦氏道:

“听三花说你在院子里种棉花,这个时候哪会出苗,传出去不让人笑掉大牙,亏你还种十来年庄稼?”

“只要嫂子管住嘴谷雨前别往外头说,不管棉种出不出,再过十来天我都会把院里棚子给拆了。”

秦氏明白婆婆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也不再讲些无畏的道理,春忙时节,大家都在麦田里锄草松土,早出晚归,谁没事还来她家串门子。

两脚跨在垄沟里的钟月心里有些不高兴了,他们这些人管的也太宽了吧,东西全是她们自己的,又没让旁人出力出钱。

再说培育棉苗不就跟种菜苗一样吗,反季节蔬果大家只会稀罕,怎么轮到种棉花就不被理解呢。

在她奶奶张口反驳她娘时,钟月抢先一步:“奶奶,月儿过年去姥姥家走亲戚吃韭黄了,舅舅说韭黄是腊冬月烧着炭火的屋里长出来的,种棉花跟种韭黄一样呀,只要棚里暖和,就会出苗的,你看那边娘织得草毡子,盖到油布上保准里头暖和。”

杜氏被孙女伶俐的口舌说得不知道咋接话了,她来的目的主要是制止儿媳妇继续出风头,又非真的在意棉种出不出。

秦氏从园子里出来,洗洗手搬把凳子放在婆婆面前,自己坐在小杌子上,暗叹一口气,眸子里划过苦涩。

“娘,秀萍又非傻子,咋会不明白你是为我好,可即使我整日憋在屋里不露头,该说闲话的依然堵不住他们的嘴,说句掏心窝子的话,除了抚育月儿平平安安长大成人,没啥能入秀萍的心了。”

谁都知道寡妇门前是非多,只怕落个麻雀,也有闲人议论个公母,秦氏早就习惯了。

“娘也没啥恶意,唉,二海走的有三年了,你这风头一出,日子愈发不安生。”

儿子三年孝期过后,媳妇便可以改嫁,她这个二儿媳妇模样周正手脚麻利,又只有一个闺女,多得是人惦记。

作为婆婆自然希望媳妇能冠以钟姓一辈子呆在钟家,可若对方势必下决心另嫁,她也不会死拦着,不过丑话得说在前头。

“娘,原来你是担心这个,儿媳早就说过今后绝不改嫁,若还不相信,我现在当着你发誓!”

瞬间秦氏明白婆婆所指何意,苦笑一声,自己殇了身子无法再怀子嗣,改嫁后平白伺候别人一家,有后娘就有后爹,闺女必定没眼下自在。

杜氏抬头瞅眼弯腰点棉种的孙女,缓缓的说道:“有你这句话娘就放心了,娘不是阻止你改嫁,娘是怕你被歹人蒙骗选错良人,不但月儿跟着受苦,连你也煎熬。”

“我省得。”

婆媳说开后,杜氏讲了几句不看好泼冷水的话才离开。

为不尴尬埋头点种子的钟月听完了两人的谈话内容,当耳闻那句“除了抚育……秀萍的心了”时,心中即愧疚又感动。

经过反省的钟月认为假如她娘真遇上一个全心待自己的人,选择改嫁也不错,毕竟一个人太艰难了。

经过大半天奋斗,终于完成所有活计,厚厚的麦草毡子盖妥后,钟月掐着腰围着棉棚转悠心情无限美妙。

接下来的几日,前大半天日头高挂,秦氏听从闺女的建议把油布并草毡揭掉,半晚上再盖上去,每天都会拨开土壤瞅瞅种子是否破壳出芽。

“秀萍,棉种出苗了没?”揭掉油布才去下田的秦氏,碰上个邻居多半会问类似这样的话。

“哪这么快,往年十来日才出苗。”秦氏语气平静回说,在妯娌小杜氏的宣传下,半数钟家村村民已经知道她在棚里种棉花之事,有好奇的,有瞧热闹的。

守家的钟月急得不行,第三天了还没见芽发出来,棉壳太硬费力?

这种焦灼心情一直持续到第五日,当她凑近秦氏扒开的土坑时,发现坑里的棉籽竟然破壳出嫩芽了。

高兴的钟月握着脆弱可爱的棉芽,欣喜的手舞足蹈。

“娘,棉籽终于出芽了!它们啥时长出土面?”

欢喜好一会的钟月将手心里冒出米黄色嫩芽的棉籽,像呵护孩子一样小心翼翼重新埋进坑里,问经验丰富的老娘。

“估摸再过四五日吧。”注视着闺女动作的秦氏莞颜而笑,为棉苗之事都瘦了一圈,这孩子的心真重。

可惜这份喜悦没维持两日,第三日下午就开始变天,寒潮来了。

热门*小说txt下载www.dizhu.org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