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 章(1/2)
陈王世子萧衡带着美妾,同秦贵妃之弟秦寿在避暑山庄享乐玩闹的事件迅速在朝中传开了。
这日早朝,萧颐下旨封萧桓为贤王,萧衡为瑞王。但对立太子之事一字不提。
左相胡云铨道:“启禀圣上,贤王在朝中任职,兢兢业业,多有贤名,但瑞王却只知和京城那些纨绔子弟在一起玩乐,两下相比,高下立分。圣上春秋虽盛,但皇储一日不立,众臣一日不安,还请圣上早日定夺。”
萧颐坐在高高的皇座上,俯瞰众臣:“依爱卿看,立谁呢?”
胡云铨道:“自古立贤立长。为了大芮的昌盛,理当选贤。”
沈复面无表情地扫了一眼,吏部尚书许振铎道:“启禀圣上,贤王今年已过而立之年,而瑞王刚刚弱冠。贤王在瑞王一样的年纪时,游乐赏玩,有过之而无不及。怎能就因一件小事而说瑞王不贤呢?”
“那依许尚书的意思,等着瑞王过了而立之年,再来一较高低?”胡云铨道,“国之根本,岂可儿戏!再说那瑞王,自小体弱多病,皇储之位,事关重大,岂能立一个体弱之人?”
“瑞王体弱是因有人相害。现在原因已查明,瑞王身体也越来越康健。”许振铎朗声道,“皇储之事,事关重大,岂能随便就立?”
一时,两派之人纷纷扰扰,在朝堂上吵成一团。
萧颐端坐上方,看着众臣愤激的样子,好像看到不久的未来。
刑部尚书季嘉禾是个和事佬,见上面萧颐不动声色,便道:“启禀圣上,臣最近遇到件棘手的案子。既然左相和许尚书争执不下,不如请两位王爷对这案子分别侦查,事后再作决定。”
众臣一听,停止吵嚷,纷纷看向皇位上的萧颐。
萧颐看看往日萧桓所站的位置,今日却不在,点头道:“就依季相之意。”
季嘉禾所说的案子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因牵涉到不知何方势力,不敢深挖。他向来圆滑,又猜到萧颐自负年壮,纳了江家女儿,要采阴补阳,一心要有个亲生皇子出来,所以迟迟不立太子。因此便找了个借口,让皇帝面对众臣的逼问,有了台阶下。
采薇看到案子的内容时,觉得有些奇怪,这么简单的案子都审不下来,刑部是干什么吃的?
辛酉却笑笑道:“那上面写的只是入得了人眼的,真正的东西咋能写出来?”
采薇吃了一惊:“上面不是写着有人私自买卖幼女,经过教养,再卖给富人们吗?难道另有内幕?”
“傻妹妹,要真是这样的,季嘉禾那老油条干嘛把这事甩出来?”辛酉五体投地的躺在榻上,享受着采薇的轻捶,舒服得直哼哼,“只怕后面有哪个不该惹的人,季油条不敢动,借这次朝中争执,把这种不大不小的事甩了出来。”
“大哥,那我们该怎么办?”
“这种事情,要是我会武功,”辛酉思虑半日,最后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罢了,大哥什么没见过,再去走一遭。”
“大哥,还是我去吧。”
“你在家等着我。”
“可我担心你。”采薇道。
“那好吧,我们一起。不过……”辛酉有些不舍,最后想妹妹老这么单纯,二人将来面对的不知什么血风腥雨,让她早见识到人性之恶,也未尝不是好事。
二人买了普通村民的衣服穿上,像刚成婚的小夫妻。采薇骑着驴,辛酉牵着,像无意中经过似的,来到了离京城三四十里外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
到了村口,辛酉走进第一户人家借水喝。
出来的是个慈目善目的老妇人,见了二人,端出来两碗水,笑道:“小哥儿和娘子是要到哪里去?”
辛酉道:“大娘,我们回家去。”
听辛酉说家在西南山里,老妇人啧啧道:“还早着呢。小哥儿和娘子好好歇会儿吧。”
“大娘,前面还有村子吗?”辛酉皱眉,“因为要赶路,我娘子身体有些不适,我怕路上会生病。”
“有。”老妇人道,“你们顺着这条路往前走,再有十多里,就会看到一个小镇,晚上你们可在那里歇息。”
辛酉谢过,喝完了水来扶采薇上驴。
采薇体力似有不支,辛酉半抱着才把她放到驴身上。
“哎哟,娘子不会中暑了吧?”老妇人上来瞧了一眼,“我刚好煮了霍草水,娘子喝些吧。”
辛酉谢过,端来一碗让采薇喝了。
“小哥儿,你娘子怎么一声不吭?不会病重吧?”老妇人又关切地问。
“大娘,不瞒你说,我这娘子三四岁时得病未治好,后来就说不出话来了。”辛酉爱怜地把妻子散落的头发往上抿了抿,“现在虽然不会说话,但性情是好的。”
“哎呀,真是可惜,这么漂亮的娘子竟然不能说话。”老妇人同情道。见辛酉又勤快体贴地给采薇擦脸擦手,在一旁打扇,自己却热得一头汗顾不得擦,叹气道,“不过也是个有福的。遇到小哥这么好的相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