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2/2)
“我想抱抱你,用劲抱抱你,感觉一下你真的有心跳,也不枉我这三年的单恋!你让我感觉到你确实是个活人好不好?那样我也算真的失败了一次,彻底心死!”
静蓝真的想嚎啕大哭,哭什么她完全不知道,她就是想哭。
但,她终究还是没有哭,她也没有给华艺名一个拥抱,更别说用劲了。
一场青春的盛宴,如此散场,惨烈而不惨淡,悲壮又悲伤!
生命中一段平平凡凡又轰轰烈烈的时光就这么过去了,对于静蓝每一个上一段的结束都是下一段的开启。
刚毕业到家,母校校长协同大队支书就登门拜访了。希望静蓝能到自己的母校来教书。
后来静蓝才知道,静蓝的学校档案很是金光闪闪的。在那个教育刚刚走向正规不久的岁月,很多学校都缺乏正式教师,当时只要她稍微有点见识或勇气,凭她的档案可以敲开许多市区学校的大门。可惜从没有后台没有见识的父母当然也就生了没有见识的她,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错过就错过吧,错过的不见得都是最好的,拥有的也不见得就是最坏的。这是静蓝的人生哲学。
这个暑假有点长,静蓝准备好好规划一下。
她不想再办暑假辅导班了,马上将会是一辈子都离不开“老师”这个称呼了,她可不想这身份自由的最后时光就被早早贴上这标签。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经历让她对老师这个称呼也没有那么热烈的迷恋和崇敬。
她想念那些个服装批发的朋友了,并不太多的接触,静蓝喜欢他们的简单,喜欢他们的意气用事。“无商不奸”是存在,但不都是,商人重利,但这社会又有多伤人不重利呢?相对于那些又要利还要高举仁义道德的“爷”来说,这些商人更真实更率真。
她决定重操旧业,卖服装。
她第二次进货时,她的供货商笪小义请她吃了顺便午饭。
这个顺便午饭可不是一般的顺便,这个顺便午饭真的顺便改变了静蓝的人生轨道。
笪小义家世代经营服装生意,家里有好几个同辈人在国外做服装生意。这几个亲人一直劝笪小义自己办个服装厂,销路完全不用他操心。
笪小义经营的服装批发做的很好,他文化水平不高,对外贸有天生的恐惧,唯一的儿子对他的生意毫不感兴趣,多年来他几乎死了办服装厂的念头。但当他几次跟静蓝接触后,这个念头又复苏了。跟静蓝这么多年的接触,他觉得静蓝值得信任,堪当大任。
笪小义出资办厂,由静蓝替他管理,相当于现在的CEO,笪小义给静蓝开出了高于当时教师两倍的工资。
静蓝没有太多的犹豫就答应了。
“当时我只想离开那个熟悉的环境,我真的受不了在母校教一辈子书的折磨,母校的老师都在,自以为是的万全福,自我标榜无利不起早的祝运好都是我不得不面对的,尤其是爱兜底的万全福他会时不时提醒我老鼠女儿的身份,还有我永远也拜托不了母亲无休止的纠缠和聒噪无尽的心理折磨!”
静蓝的理由我理解,但除了我以外没人理解。笪小义的服装厂办在常市,离家恰到好处的距离,不用经常回家。
“你就是老天给我的克星,扫把星,你这辈子要有出息那一定是灯草沉秤砣滂(浮的意思),你要有出息那一定是铁树开花结铜铃,毛竹扁担出嫩笋……你要有出息,我肯定站在针尖上拜拜你…… ”
得知静蓝到母校谢绝了校长的好意,而且放弃做教师这个机会后,静蓝母亲疯了,后面一连串的脏话,静蓝实在听不下去。有时她佩服母亲的不得了,小学二年级都没上完的母亲骂起人来文采好的不得了,雅俗通用,文言白话并行,文明和肮脏都有。
静蓝还是走了,走的干脆利索。
她比谁都清楚,母亲只要见到钱,一切都不是问题。母亲根本不知道母女情是什么。母亲一句家训,静蓝是长大后才懂得。
“生女儿是为了生儿子!”
母亲的心里生女儿是为生儿子作准备的,女儿要为家里作贡献,保证儿子有足够的傢俬,女儿要勤勉劳作,让儿子好好闲着,女儿终究是别人家的,无需疼。女儿是特殊的租赁品,不用白不用,还要充分利用,用足用好用的没有丁点儿放空的时候。
多年后别人羡慕静蓝母亲生了个好女儿时,静蓝母亲满脸狞笑,得意洋洋地说出了她的“生女儿哲学”。
“她骨头都是我的,给我这点算什么啊,早晓得她不做教师我怎么也不会让她上大学,那我家三间大楼房早就砌好了!”
静蓝母亲不知道,如果不上大学,笪小义不可能让静蓝做CEO的。静蓝母亲是典型的吃了第七张饼饱了就后悔不该吃前六张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