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老鼠的女儿 > 第二十九章

第二十九章(1/2)

目录

“你难道就真的这么心狠,一点机会也不留给我?”

华艺名的这句近乎绝望的话让静蓝憋了好大劲才忍住泪奔。

静蓝不是不留机会给华艺名而是不留机会给自己,好让自己将来无论怎样都不会心存幻想,一心一意安于她眼前的生活。

静蓝不是不想去城市,但她知道自己的家底,她家没有任何根基和关系能让她进入市区学校,华艺名家能帮她,她不想欠他的。还有她最想的是逃离,逃离所有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人,尤其是她母亲。

3月份的时候,静蓝去系里咨询过,问问有没有可以去新疆或西藏支教的项目。当时正好冯亦兰老师也在。

“你疯啦?”冯老师惊悚万分。

冯老师一直就很喜欢静蓝,她知道静蓝不是那种激情冲动的人,从跟静蓝接触过程中,她知道静蓝肯定有什么难言之隐,但只要静蓝不主动说,她都不会强人所难的问。这个涵养高的女人,如同离婚后也从不微词她的前夫蒯志鹏一样。她请静蓝晚上到她家吃晚饭。

一顿简约而不简单的晚餐,温馨暖人。

冯老师告诉静蓝,不管有什么事,都不可意气用事,青春没有什么伤是不可治愈的,但有些事一旦真决定了,如同开弓的箭。冯老师推心置腹地告诫静蓝,不管现在还是以后都不可采用逃避的方式面对生活,更不可轻易把自己放逐。

好在那些年学校也没有这样的支边项目,不然静蓝也会像特殊年代的那些热血青年一样奔赴祖国的边疆。只是有一点不同,她不是为了某个崇高的信仰。这么多年来静蓝并不关心那些高大上的理想和主义,她只是一个具体的个体。

如小草般的静蓝从小就是凭微弱的运气和母亲的心情生活,半径几米外的世界都与她无关,那些高大高尚的名称和口号跟她就更不搭界了。

她一生都对冯老师心存感激,如果她后来做教师她也会像冯老师一样做个细心的人,尊重别人的隐私,绝不冠冕堂皇地打着解决问题的旗号让别人尴尬。

静蓝为什么那么要逃离她的母亲?

对静蓝的成长和生活不是十分了解的人都会对静蓝偶尔露出的对母亲的“忤逆”之言表示愤慨的。他们哪里知道静蓝心里对母亲的恐惧。

从小就操持家务的静蓝从不敢对母亲有任何要求和索求,但静蓝骨子里很小资,喜欢在简陋的房间用个玻璃瓶插点野花野草,喜欢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她再苦再累也不肯将就苟安于家里的脏和乱。

那天她在芝麻地里拔草直到太阳落山,牛蚊子,野蚊子,尖嘴的小飞虫全都出来了,她也饥肠辘辘了,起身收起小板凳,把拔出的草收到大大的背篓里回家给羊吃,一大背篓的青草摁的结结实实,她用镰刀把子绕住背篓绳子掮在肩膀上一路背回家。

干农活,静蓝早已是一把老手。

把草背到羊圈,喂好羊后往正屋走。

一进家门,堂屋里好几滩鸡屎,四处凌乱地散落着麦草。(那时候麦草秸秆是烧灶的燃料,农村人从堆放草的屋子搬草入灶间时总会一路散落。)静蓝拿起铲子把鸡屎铲掉,再把堂屋扫的干干净净,准备去灶间烧晚饭。

两只鸡跳在锅盖上啄食着灶台上的碗。锅盖上还被拉了一滩鸡屎。中午她吃过饭就下地了,当时因为她母亲和弟弟还没有吃好,她就没有洗碗,把碗泡在脸盆里准备晚上一起端到河里去洗。谁知母亲和弟弟吃的碗就放在了灶台上。该喂了晚食赶进鸡窝的鸡没人管,就出现了这惨不忍睹的一幕。

受不得脏的静蓝拎起勺子就打锅盖上的鸡,受了惊吓的两只鸡飞了起来。静蓝把一腔怒火都撒向了鸡,狭小的灶间,静蓝挥着勺追着鸡打,两只鸡乱飞乱跑,一只鸡慌乱飞舞的时候爪子划破了静蓝的挥来的手背。

一场人鸡大战总算以鸡的逃脱而结束。

静蓝拎着锅盖,拿着刷子和洗衣粉到河里去刷锅盖。

母亲就站在自家前面邻居家门口跟一群人们闲聊着呢,男男女女,说着满嘴的荤话。静蓝特不喜欢那些不入流的荤话,很不舒服,又因为刚才的一阵闹心的事,肚子还饿着,她破天荒的莫名胆大,冲着母亲吼了起来:

“在这里说闲话,也不把家里扫一下!”

就这句话,桶下了马蜂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