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1/2)
没有哪个假期比这个暑假让静蓝更盼望早点结束的了。以前只是盼望能逃离母亲,现在她想逃离自己,逃离这个莫大的耻辱。
从小受了委屈就只能自我消化的静蓝,早就习惯了痛了不哭不喊。这次也不例外,更何况这次的委屈还只是除了她自己别人根本不知道,她连委屈的样子都不可表现,不然她母亲会把压箱子的毒话都骂出来。
其中一定有一句“是不是觉得自己了不起了,摆个臭脸给谁看呀!”
很小的时候静蓝受了委屈也会哭,也会不高兴,但换来的是母亲的巴掌或毒骂,那时候听到最多的骂是“寡妇脸”。很小很小的静蓝不懂什么叫寡妇,但她知道这次一定不是什么好词。后来她知道了寡妇的含义,她觉得妈妈好残忍,怎么舍得骂自己女儿如此毒辣的话。成年后的静蓝从不提这个词,及时真遇到了类似的女人,她也会换种方式表达,如“丧偶”,“这孩子没有父亲”,“单身女人”。
也是母亲的特殊教育,静蓝从小脸上就一个表情了,不管见谁,她都一脸笑,一脸微笑,特殊的扑克脸。当人人都夸静蓝有礼貌,很客气的时候,她知道自己有多委屈。
笑是好,但若能大哭时还要笑,那比哭还痛苦。
静蓝刚到学校就收到了肖剑的信,她不懂肖剑怎么还会写信给她。信里肖剑真诚万分地跟她道歉,这些静蓝都不感兴趣,对一个无所谓的人,恨都是多余。
但肖剑最后在信里说了他很讨厌父母的处世方式,从小到大他的生活都被父亲安排着。包括跟静蓝的交往,都是父亲的授意。他坦言他开始对静蓝并无感觉,他只是机械地接受父亲的命令。但自从他跟静蓝接触这么长时间后他发现他真的喜欢上了静蓝。他决定从新用自己的方式追静蓝,不管他人。
最后这段打动了静蓝,原来肖剑也是个可怜的有钱人。但静蓝并没有回信,他爱咋咋吧,大三了,大学要毕业了,虽然没有就业的压力,但怎么也得为将来的工作做些谋划。
宿舍里通市郊区的女孩,时不时就会被家人接出去。后来这女孩坦言,她出去相亲了。父母托人在通市市区为她介绍了对象,这样就有可能通过对方的关系分配到市区学校。另一个市区的女孩冯亦杰父母都是市区大医院的医生,家境好,自己长的也好,她也开始忙了,除了原本周末回家,有时上课期间也会被父母接出去。快人快语的冯亦杰好不隐瞒她出去是相亲的,父母希望她能留在市区学校,冯亦杰相亲的对象当然都是父母朋友圈里有一定层次的。
班上其他女生也有类似的情况,这已不是秘密。
静蓝有点悲哀。为爱情悲哀,为自己悲哀。
从小就为生活奔波的静蓝,始终没有磨灭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憧憬,她心目中的爱情是圣洁的,纯洁的,不容任何世俗玷污。她一直瞧不起农村那种以彩礼为先,以家势为先的婚姻观,她一直以为那是因为这些人文化层次低,世俗,市侩,,势利,她怎么都没想到身边这群受了高等教育的女生原来也如此。
看看别人的妈妈,无论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都在替女儿考虑,但她母亲压根就没有这个女儿似的。
有时候静蓝感觉自己的名字应该叫“静多余”。
开学后,华艺名特别热情,特别自信,他对静蓝更是亦步亦趋,能插上针的地方绝不放过。但慢热的静蓝就是跟不上趟。
女性最脆弱的时候,只要有个肩膀送过来都会靠过去的。但这只是大多数正常的女性,静蓝一不是正常女性,而不是正常里大多数之一。她从心里也莫名排斥华艺名,他的优秀让静蓝有点窒息,他的善解人意让静蓝有点不知所措,他暑假莫名其妙的造访让静蓝窝了无名之火。
是否家势好的人都能任性到对别人的感觉不管不顾?
肖剑的信又来了,他不管静蓝是否接受,他好像在践行自己的诺言,他用了自己的方式。肖剑在信里再三重复,他理解静蓝的生气,他一定有耐心等待静蓝气消。
肖剑连续三封信,静蓝都没回。但每封信静蓝都看了,她的心软了,她在心里把肖剑归到了自己这类里,她是父母不管的,而他是完全被父母接管了的,这两种都是不幸的。而相对于完全被管,她还是更自由一些的。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静蓝的同情心就泛滥了。
她给肖剑回信了。
两人的信又正常了,而且还有了温情蜜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