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魔都小故事 > 房子

房子(2/2)

目录

卫心净身高163,长相中等偏上算美女一列。这些年不是没人追,只是她对另一半有自己的要求。

卫心要求对方身高比她高最少10厘米以上,长相中等偏上,学历211本科起步,家庭关系简单,最好有套房,没房也要付得起首付,这里的有房是指上海有房,或者上海的首付,她要么在上海定居要么回自己老家,别的地方不考虑。这些条件单看不高,和一起就没那么容易找到。

这些还只是硬件要求,再加上脾气性格相投,人品过关等,卫心的择偶标准不可谓不高。

很多人追了没两天就想着床上那点事,卫心性格保守自然不愿意,她的思维里两个人至少恋爱一年以上才能考虑结婚,考虑结婚了才能考虑性,在一起没几天就上床实在不在接受范围内。于是又刷下一批追求者。

卫心这么高冷着,加上生活圈子狭小就这么到了30岁。

室友张萍来自江苏小城,农村人,大专学历私企财务,每月税后5千多。

张萍男友李伟是大学同学,李伟在浦东上班张萍在浦西,两人间单程距离一个半小时,在这个同居普遍化的城市,因为距离太远两人并没有住一起。

李伟在浦东郊区房租便宜,单独租套50平一室一厅,每月租金才1200。

两人工作日因为距离基本不见面,只有周末的时候或者男友来市区和张萍约会然后带张萍去他那里过周末,或者张萍直接过去两人过二人世界。

两人定在明年五一结婚,既然要结婚自然要买房,两人年前终于把房子搞定。

房子是期房,交房要到明年年底。虽然交房还要2年,但是婚礼不等房子,两人都27了早点把婚事办了比较好。

按说两人是大学同学不至于等到现在才结婚,毕竟大学开始恋爱,毕业后两三年也就差不多可以结婚了。只是毕业后张萍来了上海李伟却去了成都,两人异地2年半,期间争吵无数分手分了数次,最后到底舍不得分手,李伟来了上海,两人结束异地恋一起在上海打拼。

李伟家兄弟两个,弟弟初中毕业没读什么书,没到法定年纪女朋友肚子就大了只能结婚。李伟家一直是平房,现在孩子大了准备结婚,李伟父母想着再起一栋三层楼房,兄弟俩各一层。

主意是好主意,只是李伟弟弟没学历没什么好工作没什么钱,加上老婆肚子有娃,压根拿不出钱来修房子。

农村修一栋三层小楼至少10万,李伟父母刚办完幼子婚事手里只剩下5万,李伟拿了5万。当时李伟还在成都,等张萍知道时钱已经打回去,张萍气得和李伟大吵一架,张萍质问李伟为什么弟弟不拿钱他要拿钱?问李伟有没想过他们的以后?钱给了他爸妈修房子他们以后拿什么买房?

当时老家市区房子不到三千,张萍想着两人再攒点就可以凑个首付买房结婚。当时两人刚毕业2年工资都不高,李伟的这5万是他的全部资产。

李伟只是听张萍骂他一句话都不敢吭声,两人因为这事一度分手。后来李伟来了上海一趟主动求和,张萍心软两人和好。事已至此只能重新攒钱。

张萍家里要求很简单,市区一套房才肯嫁女儿,不是要求全款首付买房小夫妻一起还贷。按当时的房价,首付10万足以。可惜李家凑不出首付两人婚事因此耽误。

那次后张萍收了李伟的工资卡,两人一起攒钱好不容易攒了十几万。

有了钱两人开始看房,当时老家房价涨到四千左右,买套一百平的房子要四十多万。

两人看房时李伟姑姑准备卖房,让李伟买她的房子好了,她的房子地段很好只是小了点才80平。市场价35万左右,姑姑意思32万给他们。李伟很心动但是张萍不愿意。

张萍去李伟姑姑家看了下对房型不满意,姑姑家是老式结构张萍觉得不方便,看了些新楼盘更中意新房。

两人这么拉锯着,姑姑看张萍不乐意也不高兴,低于市场价给他们结果他们还不满意,姑姑直接按市场价卖给别人。

张萍知道后松口气。老家的房价涨势平缓,当时已近年关两人准备年后再看,结果过个年就涨了一半,直接由四千涨到六千。两人傻眼,当时不仅房价上涨更是一房难求。

他两听信网上传言说房价虚高是有人炒房,政府会出手调控把房价压下去,政府确实出了限购令房价依然翻了一番,两人不敢再等果断入坑,本来四千的房价涨到八千多,就这样房子还是托关系才买到手。

这段期间张萍李伟经常吵架,两人都焦躁不安,张萍甚至怪李伟姑姑多事,如果不是他姑姑横插一脚,他们房子早买好了不会搞成这样。

李伟很生气,姑姑也是好意结果张萍居然这样想。张萍理亏她也只是迁怒而已,张萍向李伟道歉。李伟见好就收,毕竟谁都不想这样也知道张萍只是焦躁才口不择言。

事已至此悔之晚矣。迟了一年他们多花一倍的钱才买到房,把张萍父母给她准备的5万嫁妆钱自家准备的5万彩礼钱都搭进去了才付了最低比例首付,还贷压力大大增加。

买房前两人领证。因为贷款买房需要两人的征信报告,张萍的征信报告没问题,李伟的信用卡有一笔逾期,虽然后来还上了逾期记录已经生成,5年内没办法消除。

他两买房时信贷收紧贷款不容易,李伟又有逾期,试了好几家银行都被打回。

李伟急得嘴里长火泡,张萍也是每天担惊受怕,如果贷不到款房子就买不成,难道一辈子只能窝在农村?以后孩子也只能在农村读书?

中介帮忙想尽办法,最后有家银行把贷款利息上调百分之十总算给他们放贷。因为这百分之十他们要多出几万的房贷。

好在房子总算买了,张萍因此注销了信用卡,李伟的因为逾期不到5年不敢注销,不然逾期记录永远存在,他们准备逾期记录满5年立马注销再也不用信用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