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人家18(2/2)
但是古人也说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以张家孩子有可持续性发展的产业赚钱、家庭和睦衣食无忧的情况而言,能够下大功夫努力学习的,都是心智坚毅之非常人,显然张家没有这种人,而钟情和秦沈在经历了刚穿越前几年的处境之后,都憋着一股气学习,每天都可以用头悬梁锥刺股来形容,和张家孩子差距越来越大也是正常的事情。
这种状态是张家的孩子难以理解的,秦沈和钟情也只有双方能够理解,在这期间,内心的崩溃都是互相依靠取暖才能度过。
所以,在钟情和秦沈离开张家小学堂的时候,所有的同窗都是欢送的状态,终于不再需要和这货一起学习了!而秦沈和钟情却是不舍的状态,要离开战友各自奋斗了!
钟情和秦沈离开了学堂之后,开始了专项的学习。
秦沈学习的老师比较好找,因为商户请不来老师,张家是把秦沈送去知名的书院读书的,同窗的人脉非常重要,为了让秦沈能够考上最好的书院,张家直接让秦沈才推迟了两年沉淀知识,直到十一岁才从张家学堂离开参加书院选拔考试,果然一考就中。
到了这个时候,张家除了提供钱财与搜罗书籍,已经帮不了秦沈什么了,接下来的路都要靠秦沈自己和书院老师同窗请教切磋,磨砺学问、参加科举。
钟情这边情况却不相同,一方面是老师更难寻找,张家最后还是花关系打听到往年女官考核的内容,分别请了好几个老师教导钟情,才算是将这一关过过去,另一方面则是张家要帮着钟情扬名。
其实这个时代的女孩子,才女固然是一个好听的名声,但是不少大户人家不愿意娶一个才女回家,如果不是早有婚约或者家中重才,未婚的女孩子们即使擅长诗词书画,也是只有闺中密友才知道。
相反,在书香人家之中,不少丈夫发现新婚妻子十分有才,为其扬名而产生的才女更为多见。
钟情的情况却不相同,作为一个目标在女官而不是嫁人的女孩,才名对于钟情和张家而言就很重要了,最起码可以保障钟情在张家没有关系没有面子的情况下,不会第一关就被筛下去连京城都去不了。
为此,一听见有什么小姑娘们参加的花会茶会,张家的女性长辈们就会马不停蹄地带着钟情过去刷脸刷名,加上从内心接受了钟情和秦沈优秀的设定,张家的女性长辈们吹起来那叫一个真心实意发自内心,一点尴尬的感觉都没有。
直到后来,所有张家的朋友都知道张家特别喜欢显摆家里的养女,各种方面吹嘘养女有才,有人不信邪想去比试过,幸好钟情水平过硬,不服气的人比完都不得不承认,这小姑娘确实是厉害,别说同龄的女孩子,甚至可以超过大部分同龄苦读的男孩子。
如果钟情知道大家的想法,一定会告诉他们,真相是自己读的比那些苦读男孩子要苦的多!
在这种学习、刷脸、学习、刷脸的过程中,小两年时间过去,张家和钟情终于等来了圣命:敕谕苏松嘉湖及浙江有司,女子年十二岁以上、十九岁以下,妇人年二十五岁以上,四十岁以下,无夫者,愿入宫备使,令各给钞为道里费,送赴京师。*
※※※※※※※※※※※※※※※※※※※※
明天上夹子,更新时间可能会因为夹子有所调整,但是不会少于双更的,大家放心~
*抄了明朝的敕谕,稍微修改了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