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三国]今天坑到曹操了吗 > 醋意

醋意(2/2)

目录

——非常会搞事。

天赋异禀无人能及的那种。

袁绍毫不怀疑他去边境的途中有很大概率会碰上那些故人。

一想到刘备公孙瓒等人迈着小短腿吃手指的样子……光是想想就很崩坏好吗!

***

袁绍依旧将冀州刺史的官署定在了邺县,毕竟是自己的地盘,黄河以北的地区他都熟。

冀州不远,紧挨着司隶地区。却并不是袁绍记忆中熟悉的样子,比起后来的富庶安定,现在的冀州因连年天灾变得狼藉不堪,朝廷拨出的赈济起码有一大半都不知所踪,饿殍遍地,流民无数。

沮授是冀州人,触景生情,叹道:“这里和京城完全不一样啊……”

光看京城,只会觉得天下歌舞升平一派盛世安定,绝不会想到眼前才是人间真实。

“其实,如果赈灾的钱粮及时发下的话,也不会变成这样。”

沮授犹豫道,“当地官员无法私自调用赈灾物资,一旦发生天灾,须得先将情况上报给朝廷,由陛下派专人前往核实,确认灾情属实后便批复奏疏。只有得到了批复,当地官员才能依旨赈灾,否则便要问罪。”

他叹了口气:“可有些地方离京城较远,光是路上就要耗费大量时间,遇上灾情紧急的状况,等朝廷批复完,人也差不多死光了。”

前朝就有官员见灾情严重,擅自先行开仓放粮,结果被人举报,以“假传圣旨”的罪名下狱,爵位丢了,官职也一捋到底。

这件事袁绍是知道的,虽然朝廷这样的规定避免地方官员谎报灾情,以此贪墨赈灾粮,却也造成了极大的弊端,后来朝廷改制,军政大权皆归一方州牧,赈灾粮不再由朝廷管控,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只是,这样一来,灾民能否得到救济,就要看各地州牧的良心了。

在袁绍的记忆中,后来几乎所有的诸侯都在这一点上做得极好(除了蠢弟弟袁术)。

一场天灾就能死数万人,但凡有远见一点的都知道赈灾是避免人口大量减少的有效办法,税收和徭役按的是户籍和人头,没人会嫌自家地盘上人多,尤其是在这个人口匮乏的年代,若是赈灾做不好,最终损害到的都是自己。

袁绍微微颔首,两指拣起一个帖子递给他:“你看看。”

沮授睁大眼睛:“颜家的拜帖?”

袁绍点头:“他们是第一个。”

每逢地方长官上任,都会与当地的世家豪强相互试探一段时间,以求分配日后双方的话语权,这个是无法避免的事。

据袁绍所知,每逢天灾,就会有当地世家私下放粮帮助朝廷赈灾,尤其是那种名声特别好的世家,譬如他出身的汝南袁氏便是如此,地方官乐见其成。

毕竟这是双赢的好事,首先减轻了朝廷的压力,地方官做好赈灾工作就算立了大功,而出了钱粮的世家也博得了好名声。

袁绍并不打算从朝廷制度入手,他现在还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如果能联合当地世家豪族,赈灾的事情就没那么麻烦了。

曹操却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颜家递上拜帖的速度如此之快?”

“这也是我疑惑的。”袁绍挑眉,“颜家在冀州名望极盛,换了寻常,定会自矜一段时日才递贴拜访。”

“不会是另有所图吧?”沮授捂住嘴,眼睛眨了眨,猜测道。

对方的做事效率极高,早上递上拜贴,当晚就来了人。

颜家族长是个笑眯眯的老头子,袁绍总觉得他看自己的目光有点奇怪,带有一丝诡异的慈祥,还频频向他点头,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很快,几个人就明白颜家的“另有所图”到底是什么事情了。

亲眼见到屏风后走出一位美貌女子,肤白雪肌,明眸皓齿,身段也颇为完美,堪称尤物。又看她频频朝上座的袁绍暗送秋波……

沮授适时露出一个“我懂得”的笑容。

曹操的脸在一瞬间变得铁青无比。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