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许三火的快穿大全 > 第17章

第17章(1/2)

目录

在京城中,有一座“妙之馆”,此馆乃文人雅士不可不去的一处文化风雅之地,赏曲、下棋、听书、品画、赋诗、饮酒、观花,可谓琴棋书画诗酒花,样样俱全。

外间大厅里,是妙之馆最热闹的地方,高声饮乐畅谈风雅者,成日里俱是络绎不绝,但其实也多是些个囊中羞涩的。

须知,无论古今中外,金钱都是区分服务品质的重要依据。

所以,只有那些个没闲钱的雅客,才只能在外间同众人欢乐,至于那些个不差钱的,自然是直进了内间清静雅座。

画房雅间,檀香幽幽,壁上挂了几幅山水墨色,无一不是值得人流连注目的佳作,但房中座上之人,此刻似乎并无雅致品画。

“她为何希望延缓出兵?莫非她是……”杨明勖敲着手中画扇。

秦勉会意道:“鞑虏人。”

杨明勖点头,道:“似乎没有更合理的解释了,否则她身上不该有如此多的疑点。若为我大坤子民,那朝廷出兵鞑虏与她何尤?她何必过问?但她若是鞑虏人,则一切,便是顺理成章,也能解释她为何针对文昭……须知,一年前那场屠城惨祸,确实太过惨无人道。所以,有幸存者或是鞑虏本国人看不下去,想要复仇的也着实在情理之中。”

秦勉静静听他讲话。

杨明勖继续分析道:“可是事到如今,离发兵仅剩半月,要延缓出兵,我们必要有所实际上的行动,至少老太尉那边一定要惊动了。我们会有许多风险。”

朝中官员,三公为大,三公中有丞相文昭,太尉傅怀忠,御史大夫郭玉麟。

其中数太尉傅怀忠年岁最迈,已逾七旬,御史大夫郭玉麟最为年轻,年岁四十有五而已。而文昭是年五十有六。

太尉傅怀忠因是铁血将军出身,对朝政懂得不多,加之从沙场退下来时,身受了重伤,是以较少参与朝政,基本上都是由从小拜在门下的弟子文越代为听政。文越官职即为太尉长史。

因着文越与傅怀忠的师徒关系,朝上朝下多数人皆深信太尉与文昭乃一党之人。

而九年前,先皇德宗所定辅政三公中,便有傅怀忠与文昭,而当年的御史大夫,因与文昭不和,遭了文昭陷害,不得不辞官归隐,却在途中“意外”殒命。

所幸老御史大夫辞官之前力荐了年青俊才郭玉麟接替其职,才没使得朝上三公之权尽落于文昭之手。

但令老御史大夫不曾料到的是,郭玉麟此人虽有才能,却是个审时度势之人。当上了御史大夫之后,他并未继承老御史的遗志继续与文昭对着干,而是闭目塞听,全当不曾看见文昭之嚣张气焰,作为言官之首,却活生生地活成了朝堂之上最为安静之人。

纵颇有些中正官员不满于此,要天子将其免职,然文昭却是正满意于此,是以他这御史大夫的官,才算安安静静地当到了如今。

经多年地细察百官风向,杨明勖与秦勉二人也发现了在三公之中,多年来,御史大夫郭玉麟虽失职,却不渎职。而一心忠君报国的老太尉傅怀忠,长年卧榻养病,朝堂诸事,则更是从来被文越蒙在鼓里。

因此,若他日要举事,此二公或许可为大用。

是以秦勉早已暗中遣人试探二者心意。

然如今那女子要求他们设法延缓出兵,事到如今,朝中谁人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暂缓刀兵?除了名义上与丞相文昭并列的三公大臣,不作他人想。她开出的这个条件,无异于是要他们去请动这二位大臣出面议缓。

而一旦二位大臣就此出面,便意味着他们将明晃晃地站出来,站到文昭的对面去。这也意味着,从此文昭手中的刀将会直指向这二位大臣。

二位大臣乃是杨明勖手下尚在准备中的底牌,让他们此刻出面的风险,不可谓不大。

这一步棋,若如此落子,等待他们的,不是一步登天,便是万劫不复。

想到这里,杨明勖沉声道:“让仁达问问她,凭什么她值得我们如此冒险!如果此番不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不管她是什么来历什么人,她这条命,我也不会再留了。”

……

两日之后。

周仁达的问题一带到,许焱本还礼貌微笑着的面孔便慢慢沉静了下来。

凭什么吗?许焱点点头。

这是一句很重的问话啊。问得不错。

可见这位天子不是一个能轻易被人牵着鼻子走的人。

周仁达还在等着她的答复。

许焱活动了一下自己的后背,三处伤口还有着一股隐痛,到底是伤得重了,就算是有“上天”眷顾,完全恢复起来还是需要时间的。

许焱缓缓开口道:“凭据这个东西,到底是空口无凭。这样吧,周大哥,今夜丑时,你我在丞相府的书阁碰面。”

“书阁?”周仁达微讶。

两年来,丞相府的各个地方他都探遍了,而书阁无疑是最不可能的一个地方。

大坤朝文盛武兴,向来注重全民文化意识的培养,所以即便是丞相府的书阁,也从来是无人看守,自由进出,但凡是丞相府里的人,不问主人下人,任谁都可以走进书阁阅览书籍。

虽说因着身份的不同,能接触到的书籍珍贵程度有所不同,但到底还是个自由进出之地,这样的所在,实在不像是能保管重要东西的地方。

“对,就是书阁。”许焱知道他为何吃惊,毕竟当初她刚刚知道的时候,也是吃了一惊的,许焱悠悠一笑道:“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吗,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虽然事实与此话并不那么相符,但也勉强算是异曲同工了。

听她如此说话,周仁达自然也不好再多问,只待今夜以见分晓。

周仁达从座位上站起身,正要告辞,却听许焱一边拿起针线一边轻声道:“有人来了,是……两个女子。”

周仁达稍稍一顿,静听了一会儿,才终于听见了两道轻缓的脚步声,心中不由暗暗吃惊,他一直自诩耳力尚可,不想许姑娘的耳力竟还胜出他许多。

果然,不一会儿,敞开的房门口便出现了两道纤瘦的女子身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