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殿下打脸日常(重生) > 东风齐看力

东风齐看力(1/2)

目录

从天上衰落深渊怕就是这种感觉吧, 沈绾动了动手, 却发现自己身子僵硬到不听使唤。

韩行舟一见她这般难过, 急忙道:“也不是穷途末路,你再反过来想想, 现在的情况不是比前些天无药可解的时候强多了?只要命还在,没什么办不了的,就算使进浑身解数,我也还你一个健健康康的殿下, 不行吗?”

沈绾抬头看他,眼睛里布满血丝,看着竟然有些可怖:“你说的,是真的?”

“他不仅是你爱的人,也是我朋友, ”韩行舟顿了一下, 嘴角的笑容有些自嘲,却又一闪而逝,“只要有我在,他一定没事。”

韩行舟跟她保证。

她医术不如,也没道理能苛责韩行舟什么, 如今能做的只是相信, 沈绾忍不住看了看灯火通明的屋子,似乎能看到里面床上安详躺着的人。

转过头, 沈绾看着韩行舟:“这件事, 就不要让他知道了。”

“不用你说, 我也知道,但是殿下向来敏感,他自己能不能意识到,就不是我能保证的了,到时你们互相隐瞒,未必不是一种折磨。”

沈绾有些错愕,她倒是没想到韩行舟能想的这么透。

“再等等吧……”等到一切尘埃落定。

风带走了最后一声叹息。

翌日,平静无波,那日虽然众臣算是承认了沈绾的地位,但是登基大典的事沈绾一直没提,如今她便是坐着龙椅披着奏折上着早朝,干着皇帝能干的事,就是差个“名分”,可巧的是礼部也并未说什么。

过了两天,一直沉寂的年博敖终于有了动作,也不知他从哪里听到了什么,称病不上早朝的他不仅亲自去了朝堂,还穿上了先皇御赐的盔甲。

“年将军,这是什么意思?”沈绾坐在上面,一手支着侧脸,眼睛瞥着底下脸色各异的人。

有跟她一样不知情的,有摩拳擦掌等好戏的,还有默默祈祷不要再发生流血事件的。

年博敖倒是没有咄咄逼人,只是应声跪下了。

“臣的奏折已经上报了四次,前三次都是留中不发,不知这次,殿下是不是还要视而不见。”

“哦,你是说这个……”沈绾在桌子上面一堆奏折中拿出一封,扬了扬,“我以为我说得很明白了,临阵换将是大忌,不论怎么样,我都相信凌期能打个漂漂亮亮的胜仗。”

“渭城的军报每日八百里加急送到燕京来,相比殿下永远是第一个过目的人,可是如今渭城到底如何,除了殿下,臣等不说一无所知,却也是不甚清楚。抵御戎人那么大的事,殿下却不曾在朝堂上说起,难道是怕自己的当初的决议,被凌期的战况打脸,为了维持脸面才不说的吗?”年博敖振振有词,扬着眉看顶上的沈绾,一双眼睛像钉在她身上一般,让人无所遁形。

而这句话,正好了引爆了某些人心中的疑问。

“是啊殿下,前线的事,老臣也很想知道。”

“凌将军到底打成什么样了?”

沈绾看着底下窃窃私语的人,面色冷了下去:“如果前线告急,我自然会另派大军,若是到时年将军有心上场杀敌,我绝不拦着。”

“可现在前线尚好,我为什么要批了你奏折?”

“前线尚好……呵呵,殿下真的以为臣等都是瞎子聋子,不知道前线真正的状况吗?”年博敖站起身,神色倨傲,脸上满是冷笑。

“难不能你们在燕京,还能比我清楚?”沈绾一脸不知所谓,却看到年博敖从胸口的盔甲下掏出了几封信,顿时变了脸色。

他扬起手里的东西,转过身看着群臣:“这是前线军报,臣本无意窥伺只能呈报于皇上的军报,只是那个传递军报的信使曾是臣手下教出来的兵,每次带来的都是渭城不好的消息,他本以为朝廷会采取什么措施,却不想只有他往京城呈递军情,未有燕京作出应对的措施,心中不免失望,才将军报报于老臣,希望老臣能让殿下清楚前线的状况,现在万不是为了面子期满众人之时!”

说完,一些大臣已经自己走过去拿着所谓的军报看了起来,沈绾双眼圆睁,一掌拍到了桌子上,站起身指着他吼道:“放肆!年博敖,你以为自己是谁,竟然敢偷看密报?我如今尚未登基 ,你便将我不放在眼里,难不成是想取而代之?”

“殿下不必扣这等帽子,老臣一心为国,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边境将士和百姓,若是要殿下误会了臣,以臣一命,能让殿下重新调派,挽救渭城危机,臣也不悔。”

他说得恳切,那些看了军报的大臣也都变了脸色,里面白纸黑字,皆是写着渭城的凶险,最近的一封,更是写着凌期现今已经被围城,此后就再也没有了军报,那不是说明此时渭城很有可能已经被灭了吗?

这可不是小事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而后全都一齐跪了下去:“殿下,此时不是说年将军行事不妥的时候!现在渭城告急,能派上战场上阵杀敌的只有年将军,殿下三思而后行啊!”

前前后后附议的不少,大殿之上几乎跪满了大臣,也说不上是哪边的人,有封氏之后,也有年博敖那边的,只有少数人纹丝不动,还是秉持着低头不语的态度,远远看着这群人。

年博敖叩首,脸贴着地面,几乎要笑出声了,如此骑虎难下的局面,就算是萧承衍那种人,也很难驳了这么多大臣的情,更何况是个小姑娘。

金口玉言,不想这么快就打脸,所以一直闷着不出声,等到事情绝无回旋的余地时,他再将真相爆出来,沈绾只能硬着头皮答应放他离开。

他这么想着,也在等着。

“你们说军报上写的如何?”沈绾像是没听清一般,“说渭城告急了?”

“是啊,上面是这么写的。”那大臣有些没反应过来,还想把手里的东西呈递上去,却听到沈绾摇了摇头:“不对吧,渭城的战事早就结束了,现在凌期已经到了北境。”

“什么?”

“怎么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