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1/2)
明定跟着这农人来到他院中。只见院子里鸡飞鹅叫, 在院子东墙边儿上还有一个牛棚, 牛儿正在里面哞哞叫, 整个院儿一派生机。
这个院儿有三间正屋, 外加两个耳房, 都是由泥和着稻草造就的, 夯抹得齐齐整整。是个不错的小院。
源成见了这一番热闹的景像, 院子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很新鲜,他哪里肯再走。追着鸡鸭撵去,一时间, 满院嘎嘎、咯咯之声儿。
这农汉恭敬的将明定迎进屋去,进得门来就大声儿叫自家婆娘端水来,有贵人来了。他婆娘有点缩手缩脚的端了几碗水过来, 玉然微笑着接过。
明定现在很是有父母官的架势, 一板一眼的认真问起他们的日常生活。说得一阵儿后,这农汉两口子也是渐渐没那么拘谨了。也渐渐话多了起来。
那农汉对明定说, 他们这个村儿都姓包, 所以就叫包家村。他叫包德厚, 家里现有六口人, 就他们两口子加四个未成人的孩子, 前面还有两个大姑娘都俱已出嫁了等等。
正说着, 一个小姑娘跑了进来,包娘子连忙拉过来歉意的对玉然讲,这是他家的小女儿, 没规矩, 请贵人不要见怪。
玉然打量了下这小姑娘,见这小姑娘长得很是清秀,虽衣裳也有补丁,但也是拾掇的干干净净,想来这个包娘子,也是爽利能干之人。
见她吸着手指怯怯的看着自己,玉然朝她柔柔的笑笑,从荷包里拿了两块儿糖递给她,这小姑娘想要又不敢拿,期盼的看了眼包娘子,见自家女儿看自己,包娘子忙轻声对女儿说:“妞子,快去接过来,不要让贵人等急了,你快去拿着,”
说着,轻轻推了推女儿,妞子听得母亲的鼓励,忙快步走过来,一把从玉然手中夺下糖块,转身就跑回母亲身边躲起来。
包娘子歉意的看着玉然:“这孩子......,贵人可千万别见怪啊。”玉然摇摇手道:“无妨,小孩子家家的难免害羞。不妨事的。”
见这孩子还是抱着包娘子的大腿躲着看自己,玉然笑道:“外面有个小弟弟,你出去跟他玩吧。”
包娘子听了,忙忙得将妞子推了出去。过了不多一会儿,院子里传来源成与妞子欢快的笑声,玉然与包娘子相视一笑,果然孩子才能跟孩子玩在一起。
这边明定与包德厚已经说到油菜收成与水稻种的事儿了。这时,村子里的人听说了,包德厚院儿里来的贵人是知府大人,于是,村子里的好多少跑过来看知府大人,又不敢进来,就都围在院子里。
明定见现在春光正好,在院儿里坐坐也不错。于是,就移步到院儿里,坐下来跟那些人拉家常。见这个知府老爷好像很是和蔼可亲,众人也慢慢放下戒备羞怯,慢慢的说得多了起来。
听着这些村民的说道,明定发现,他们最为难的还是每年的稻种、农具之事,就是经过一冬坐吃山空,到了春天,大多比较艰难,虽勉强能填饱肚子,但没有余钱买种子,整田地。
明定问的仔细,将他们的疑难一样样儿的记了下来。看天色将晚,才起身离去,村民难得遇到一个如此平易近人的知府老爷,也都兴奋的簇拥中明定玉然出了村子。
待明定他们上车离去,这些村民还激动的议论着,看看这知府老爷夫人的人才、打扮,还有那小少爷,一家人简直就像是天上的仙人一样,好看的紧,真不愧是大户人家出来的。
还有那知府老爷还真体恤下情,亲自来问农事儿,就希望知府老爷回去后别忘了他们的话,如真能将他们的难处解决了,那真是再生父母呀,可得日日烧高香才好。
明定回去后,也在跟玉然说起刚才问得农户着紧的难事儿,说白了,就是缺钱,没钱买稻种、买趁手的农具。农户对此事也是年年着紧,年年硬着头皮扛。很多人实在急了,就只能借高利贷,这样利滚利下来,更难还清。从而弄得卖儿卖女,家破人亡的也不在少数。
可这事儿知道是知道,但却难办。自古牵涉到钱的事儿,那都不是小事,不是容易的事儿。玉然听得明定的烦难,想了想,觉得有个人可能会帮他解决这个难事儿,建议他们现在可以用一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