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1/2)
王继任接过剪刀:"刚进门的,爸,我来修,你在下面给我扶着梯子。"
"行行行,好好好。"我来扶着,看看我儿子的审美观怎么样。
就这样,占地大概一亩的后院子,在爷俩的配合下,在中午吃饭前,就完成了一大半的工作量。
王家餐桌上没有食不言的规矩,一家三口围着小圆桌,说说笑笑的,反倒更加的下饭。
"你的意思是,现在家休息一段时间,暂时就不出去工作了"王爸爸其实并不太赞成,他觉得,这个毕业生找工作,就跟他们割韭菜是一个道理,都是一茬一茬的,错过了以后,这茬就没人要了。
"嗯,之前导师就跟我说了,要是没有喜欢的,可是留校,我寻思还有点时间,也不着急回应,他让我慢慢考虑。"这还真不是王继任瞎说的,委托人还真的受到了这个邀请,只是当时他还拿不定主意是进私企还是国字头的单位,就没答应。
现在他这么一说,王妈妈就激动了:"留校好啊,当老师,多稳定啊,旱涝保收的。"
王爸爸也赞同这个观点,可是他和王妈妈的理由不一样:"我看留校也不错,将来找对象也能找个老师。"夫妻两个都是老师,还有时间辅导孩子。
王继任大学的专业是探测制导和控制技术,所在学校是郭内开设这个专业的十五个院校当中排名第一的南里大。
是近几年才开的一个专业,人才紧缺,一旦牵涉到人才问题,工资薪水待遇就不会太差。
他也没有说在学校和外面的工资待遇会有多么大的差距,他知道,在父母眼里,还是稳定是最好的。
"行,我会考虑的,不过这次我回来,是想和你们商量一下,咱们家建新房子的事情。"
她们家现在这个房子,在村上是比较差的了,最近几年的旅游景区成立起来以后,村子里面就陆陆续续的有人改建了新房,二层的小楼比比皆是。也就是他们家,现在还是一个小平房。
"盖什么新房子,咱们家现在这个就挺好的,有钱还是攒起来。"将来在城里给儿子买一个大房子,王妈妈反驳。
倒是王爸爸没有吱声,这些年,村里人盖新房子,他不是不眼气,只是家里虽然有条件,可是他和孩子妈都想多存一点,都说外面的房价贵,儿子刚参加工作肯定没多少钱,他们到时候也能帮一把。
不过现在儿子提出来了,王爸爸到时想听听他的意见。
王继任也吃的差不多了,放下碗筷,起身进屋从钱包里掏出一张卡,回来递给他妈。
"这些年,我也攒了不少钱,还有你们之前给我的学费生活费,我也都没花,全在这里放着,大概有五十万吧,咱们也盖个二层的小楼。"要是在别的社会,王妈妈要攒钱,可能王继任还不回劝,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有的人就喜欢自己银行卡里满满的数字,可是在这个社会不行,马上就要末世了,你有钱,可能都没地方花去,节省了一辈子,真的变成了一个数字,他怕王妈妈接受不了。
"啥,多少钱"王妈妈惊讶的手都忘了放下,儿子确实提过他能自己赚钱,让他们不用在给他打钱,可是夫妻俩谁都没当真,村上不是没有在外面上大学的孩子,能挣多少,他们心里有数,现在儿子一下拿出了五十万,基本上是他们攒了一辈子的数字了,怎么可能不惊讶。
"儿子,你没干什么吧"这么多钱啊,王爸爸觉得自己有点心颤,紧张的盯着儿子问。
"干了啊,要是什么都不干,怎么来的这么多钱啊,我每年寒暑假都跟着教授在实验室做实验,研发了几个项目,每次项目完成,教授都会给我们几个分钱。"没事的时候,他还会接几个外面的灵活,也赚了几个钱。除了这五十万,他手里还有一张卡,大概还有三十万,是他留着给家里屯粮的。
王爸爸差点被他的大喘气给吓死,还干了,都干啥了,幸好后面他接的快,要不,容易挨揍。
不过一想到加上这笔钱,家里就有一百万的存款,王爸爸王妈妈心里就别提多美了。
一拍桌子,十分有气势得宣布:"盖,我们也盖房子。"多少年了,一直都是别人家盖房子,他们帮忙,终于也轮到他们来帮忙了。
"对对对,我晚上让你二姨过来,帮着收拾收拾东西。"王妈妈动作麻利的放下饭碗,就去打电话了。
"爸,咱们家能不能建个地窖。"要说储物量还得是老式的地窖,他们村里有地窖的人不在少数,每年的水果下来以后,经常要储存很长时间,所以很多人家里都会修建一个果窖。
王爸爸想了一下要是建地窖的话,他们前院有几棵梨树就得砍了,可是问题也不大,不是旧年的老树,也不心疼。
所以他痛快的应承:"行,回头我让你张叔过来看看,选个位置。"他好兄弟张诚泽是个建果窖的好手,村里有果窖的人家,十户里面有八户是他给弄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