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病娇狐帝 > 风流往事

风流往事(1/2)

目录

在石门合拢的一瞬,宫灯里火焰扑腾了两下,也灭了。孟子煊虽然原身是只狐狸,但毕竟做了五万多年的人,有些能力便难免退化。譬如夜间视物的能力,有光时还好,没有光时,那也是两眼一抹黑,啥都看不见。好在他会化火,五指张开,正欲凝出一团火来,耳边风声簌簌,无数利箭已向他攒射而来。

孟子煊凌空翻转数周,速度之快,带出气流滚滚,宛如一道飓风刮过。那些利箭也被气流裹挟着,与他错身而过。

这样的凡兵当然伤不了他,却是一道先兆,再往前走,不知还有多少机关在等着他。整个地道里一片漆黑,孟子煊只能凭直觉向前挪动,每踏出一步,都警惕万分。

像是暗流冲破地表,喷涌而出。孟子煊本能地向上一跃,数道激流在他方才所在的位置交汇,发出阵阵刺鼻的气味。孟子煊知道这是什么水,倘若他腾跃的速度稍慢一点,此时便已成了一堆枯骨。

不对,这个味道。孟子煊慌忙掩住口鼻。然而已经来不及了,手脚虚软,连保持扒住洞顶的姿势都做不到。这软骨散的毒混在化尸水的刺鼻气味里,竟让他着了道。好在他吸入得不多,催动灵力,不需多久便能逼出来。可他并不着急逼毒,而是一个转身,轻巧落地,恭恭敬敬唤了一声“李叔叔”。

浓墨般的黑暗里,再没有一丝声响。孟子煊又试着往前走了几步,并未触发新的机关。他心里有了底,便开始念起诗来。

云幽有好女,灼灼如棠棣。

赠我七宝刀,错以金丝鲤。

云幽有好女,敛眉当窗倚。

手把碧玉珠,一片相思意。

昨日七月七,媒人来问讯。

孟家有阿郎,年貌堪与匹。

还君七宝刀,还君一片意。

今此一别后,相见无再期。

诗念完了,里面仍然毫无动静。孟子煊不禁有点慌,难道是自己猜错了?

这种自我怀疑不过一瞬便消散了,因为在洞府的深处,亮起了一盏灯。

孟子煊循灯走去,脚步轻微,但在这过于寂静的地方,依然显得有些突兀。借着微弱的灯光,他能看到周围石壁上布满了机关。除此之外,还画着许多莫名奇妙的符咒,阴惨惨的,特别像是禁锢妖邪的坟墓。

为什么会有这些符咒,是用来禁锢谁?

先前枞崖说鬼医如今神志不清,难不成这些符咒是他画着玩的?

很快,他便否定了自己的这样幼稚的想法,因为,当他看到鬼医的那一瞬,他便明白,这些符咒,是鬼医画来禁锢他自己的。

因为,鬼医已经入了魔。

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可不就是魔么?

孟子煊心中感叹,一代神医,竟然落到了如此下场。想自己小时候,还未化成人形时,毛绒绒的一团,特别喜欢缩在他的怀里。大概是意识到这医者是能救自己的人,因此格外粘他。鬼医时常是冷冰冰一张脸,对谁都不苟言笑,却唯独在抱着这小白狐狸时,还能露出一丝温情,伸出手指帮他顺毛,摸得孟子煊很是舒服。

可眼前这个人,早已不是印象中眉目舒朗、外冷内热的李叔叔了,乌黑的一头长发如今已然全白,乱糟糟垂下来,遮住了大半张脸。曾经的鬼医也算风神俊秀,高大魁伟,如今却是苍老佝偻,形同枯木,嘴角的褶皱都能夹死苍蝇。

最渗人的还是他那双眼睛,眼白已经红了大半,看着你时,便像是要吃了你,这分明就是入魔的先兆。可他只是看了孟子煊一眼,便又提着灯笼,弓着腰,缓缓向洞府深处走去。

“李叔叔”,孟子煊又唤了一声。

那人身形明显微怔了一下,然而,他没有回头,灯笼依然平缓地向前移动,就着那橘黄的灯光,他看到了一张石棺。

这石棺大约也是鬼医为自己准备的,上面用鲜红的漆涂满了繁复的咒语。鬼医俯下身,在石棺里一阵摸索,摸出了一个酒坛子。

“小子,喝酒么?”鬼医问,声音嘶哑干瘪,像是老旧的门被风吹动时,发出的吱呀声。

“乐意奉陪”,孟子煊道。

于是鬼医提着两坛子酒出来了,洞里恰有一张石几,两方石凳,厚厚的灰尘积了寸许。鬼医坐下,孟子煊也跟着坐下。

孟子煊猜得没错,这酒果然便是软骨散的解药,才喝了一口,便觉神清气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