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冉冉的心事(1/2)
“记得好像某人十六岁时是被一首一剪梅给倾倒了呢。”
孙巧巧不阴不阳地来一句。
唐芳年抹汗。“不及你的,天下词作,这一剪梅,没人能胜过这首。”
那当然,易安词啊。
孙巧巧拉拉他袖子,叮嘱,“这些你不可以流传出去,记住了,否则,有你好看。”
唐芳年遗憾地叹口气,又满足地叹口气。
可能觉得如此优秀的诗词不能流传天下,觉得遗憾。又因为这词独属于他,他也觉得甜蜜。
“万一不小心传出去了,你要担起这个名头,别推给我。”
孙巧巧又叮嘱。
这种才名担不起,毕竟自己真的没这个实力。
唐芳年呆了一下,想了想,也应了。“名声太盛,易惹是非,我懂。”
孙巧巧满意地收笔。
“其实这词有曲谱。”
唐芳年喜不自禁,“那你唱来。”
孙巧巧轻哼,“这会儿没心情。”
唐芳年无语。
柳氏看不下去了,骂了孙巧巧一句。
唐芳年赶紧说没事,“等巧儿心情好了再唱。”
孙冉冉也求着要唱,孙巧巧也没理。
……
四月底出了两桩喜事。
杨枫和姚美鸿院试科考,双双中了秀才。
两人高兴得什么似的,来藕塘村耍了一日才回。
结果没过几天,杨枫独自一人笑嘻嘻地来,问起姚美鸿,他笑得很不怀好意。
“表哥定亲了,京城王氏女。”
唐芳年想了一会,“可是国子监祭酒王大人家。”
杨枫点头,“不错,正是王大人侄孙女王四姑娘。”
唐芳年点点头,“这倒是个好人家。”
杨枫要笑不笑地道,“表哥不大满意这亲事。”
孙巧巧好奇,“为何?”
杨枫叹气,“王大人家的姑娘只通女德,不读诗书。”
孙巧巧目瞪口呆。这年头对女性的限制相对比较宽松,可比唐宋。怎么还有人家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真是迂腐。
“美鸿那么个敏感细腻的纤细人,碰上个不通诗书的姑娘……这亲事,的确有点……”
孙巧巧不知道说点什么好。
杨枫叹气。“表哥心灰意冷,回府城去了。一时半会是见不着面了。”
孙巧巧有点遗憾。毕竟姚美鸿这款眯眯眼美男,真的很养眼,他的琴也极动听,性子又温柔善解人意,做朋友真的很舒服啊。
“你的亲事呢?也快定下来了吧。”
孙冉冉自打听到姚美鸿定了亲,就忽然面色一灰,回房去了。
杨枫追着她的背影望了一路,等房门关了,才恋恋不舍地移回视线。
“爹说我的亲事再等等,总也得要明年朝中局势更明朗些才议亲。”
孙巧巧点点头,笑了,“那你可以松快一年了。”
杨枫笑,“能拖一时是一时。”
“对了,你既中了秀才,秋天乡试可要下场?”孙巧巧问。
唐芳年趴在窗口书案前写着什么,听了这话,朝杨枫扫来一眼。
杨枫赶紧面红耳赤地摇头,“先生要我缓三年再下场。”
唐芳年点点头,“你的文章我看过,离乡试,还差些火候。”
杨枫站起身应是,一副被先生训导时乖学子模样。
孙巧巧嗔怪地瞪了唐芳年一眼,“读你的书去。”唐芳年一笑,果真伏案仔细研习起来。
这些日子,傍晚时分唐芳年总是携卷子过来,虽然仍旧是读书,但孙巧巧陪着看书,两人也可略解相思之意了。
“院试过后,同窗思索着要办个文会,巧巧姐可要去。”
杨枫不敢打搅唐芳年,只问孙巧巧。
孙巧巧一听文会就头皮发麻,直接给拒了。
杨枫遗憾地叹口气,“我就知道你不会去。罢了,那我也不去了,有这时间不如多读书。”
唐芳年却笑,“文会去不去还罢了。你得出门游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去了解些世情方好。”
杨枫眉眼儿一转。“先生也是这么说,表哥临走前也叮嘱我多历练,不要只顾圣前书。看来,我的确该出去游历一番了。”
孙巧巧撑腮围观。忽然觉得古代读书人的确很不容易,既要文章好,还要世情练达,把控朝政局势,方方面面加起来,不是智商情商都高,估计想考个进士那是难上加难了。
杨枫一走,孙巧巧去了房间。
孙冉冉抱着小脸痴望着窗外,神情甚是萎靡。
孙巧巧叹气,她倒没看出来,妹妹竟然喜欢的是姚美鸿。
可姚美鸿在感情方面,总觉得并不是很热切,他对待女孩子都很温柔,但绝不多情,一直保持距离感。
这人情商太高了,几乎很难简单通过表面看出他到底喜欢谁。
对冉冉……也不知道是否喜欢。
孙巧巧没把握。而且不管喜不喜欢都没用了,姚美鸿定了亲,这是事实。
剩下的,就只能开导小妹了。
孙巧巧坐过去,“怎么不开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