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1/2)
傅妍君在榻上小憩, 开始只是闭着眼养神, 渐渐竟真的睡了过去。
不知过去多久, 傅妍君便被清渠唤醒,道是宴席已散, 卫霖派人来寻她了。
既然宴席已散,傅妍君就不再回去,直接带着人出了东宫, 在外面与卫霖会和。
但此时他们还不能直接回去, 因为来到宫中,他们需去和皇上皇后问安。
两人便就分开,一人往前朝而去,一人去了后宫。
坤宁宫中,傅妍君进来时, 皇后面前正坐有几位夫人, 不是宗亲就是皇后母族,她看了一看, 发现都能叫得出名字,有两三位还得敏郡主引荐过。
傅妍君先与皇后见了礼, 被其淡淡叫起后, 在一旁坐下, 又和几位夫人打了个招呼。
几位夫人对她态度温和, 皇后也浅笑笑着询问了几句近况。
这态度不算差, 不远不近, 傅妍君却觉得有些奇怪, 之前见面皇后表现的都很是亲近,这次怎么突然冷淡了下来?
不是觉得冷淡不好,事实上皇后对她太好她才会觉得有心理负担。
这般坐了片刻,有一位夫人提出告辞,其余几人也跟着告辞,傅妍君便随她们一同离开了。
几人离开后皇后敛去所有表情,淡淡询问,“公主在何处?可还在闹腾?”
有女官躬身道,“回娘娘,长乐宫人来宝,公主唤了女夫子前来,在偏殿习琴。”
皇后点了点头,顿了半晌后道,“本宫让你拟出的名单可是拟好了?”
女官双手呈上一本名单,“都在此处,娘娘请观。”
皇后接过翻开来看,上面记载的是各家前来的小姐们性情如何,她有意为荣明凌挑选一二伴读。
实则宫中公主在年满五岁之后就会挑选伴读,但宫中那时并不安稳,皇后当年考虑了许久,不为了女儿安全,还是没有下旨,这便导致了荣明凌到了年岁,却一个能说得上的话闺中密友都没有。
另一处,傅妍君和几位夫人说说笑笑出了坤宁宫,便见卫霖在外等候。
几位夫人打趣地看了她一眼,笑道,“到底是新婚小夫妻,一时半刻都离不开。”
这几位夫人孩子都十来岁到成家的年龄了,见得这对小夫妻,话语中都透着惆怅感慨。
卫霖走了过来,冲着几位夫人大大方方一拱手,几人忙避开,各自回了一礼。
卫霖虽年轻,可到底身份不同,她们不敢拿大。
一行人在这宫外又是分开,有人去了后宫拜访和自家有关系的宫妃,有人直接出宫。
将要出得宫门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喊声,傅妍君隐约听到,便回过身去,见是一年轻的小太监。
那小太监见她停下,脚步也慢了下来,讨好地冲着两旁警惕望来的侍卫一揖,又来自傅妍君面前,躬身拜道,“小的见过王妃,小的是长乐宫人,奉公主之命,将此物送给王妃。”
长乐宫,乃是凌华公主寝殿。
傅妍君接过那小太监递过来的东西,又瞧着他大汗淋漓急吼吼的模样,想起今日在坤宁宫中并未见到荣明凌,心下不禁有了些猜测。
她没有说什么,谢过他,然后出了宫。
宫外有马车在等候,上了马车,卫霖半靠在车壁上,闭目休息了一会,和她说起今天的宴席。
卫霖道,“……太子没到场。”
傅妍君一愣,接着有些不可置信,怎么会有这么蠢的人。
太子不去,这场宴会的目的连一半都成不了。
太子妃这场宴会是以东宫的名义举办的,主人不到场,无疑是对客人的慢待,得罪了满朝文武,太子难不成会好过?
傅妍君慢慢摇头,可惜了太子妃一番苦心。
她不由得问道,“可知道太子在做什么?”
卫霖沉声道,“暂且不知,太子妃请动了一位宗亲,暂且稳定了局面。”
但太子不在,百官口中不说,心里绝对还是不舒服的。
没有人喜欢被慢待,太子的位置也远没有他所认为的那般牢固。
他若是皇帝,一言掌百官生死,百官一句话都不会多说,心中更是连想都不敢,可他还不是,他只是太子。
太子虽只有一位,可宗亲不止一人,兴德帝再狠厉,也没有将宗亲杀得干净,再不济,将来还有皇孙。
他虽是太子,但将来继位的不一定是他。
历数前朝各代,也没有多少太子是平平安安继位的,更不要提眼下这位太子并不如何英明。
万人之上的那个位置,觊觎之人不知凡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