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2/2)
“你不是我的‘双璧’吗?说风凉话算什么本事?有本事你帮我出主意啊,还有理账本,铺子门店里那摊子事儿,生意方面你比我强,再说红家的账之前什么样我不懂,都是郑乔意管,我不愿问他,问了他也不会全说,巴不得我驾驭不住。”
陆珩之哼哼着斜他一眼“需要我了吧?用得着金手指金算盘吧?你们还瞧不起我,高家加上我未来的妻主,京城里各式行当我陆珩之全数占尽,兄弟姐妹到头来一个个都得找我帮忙。”
“谁敢瞧不起你啊?珩之,我们都羡慕你呢,快进屋给我说说那间铺子怎么办,我跟你说,真是怪得很。”
他在家中住了一日半,几顿饭都是全家一起吃,哪个院也没有另起炉灶,围在一起闲谈,半年间互相想得紧了,聊什么都聊不够,陆文清单独跟每一个姐妹弟弟说了会儿话,大多时间陪着程怀安,父子俩晚上睡在一处,说了大半宿。
“哥哥,什么时候我能去将军府住呀?公子榜名次上不去,我爹逼我逼得比原来更紧了,我不是懒,我真的学不好,阖之又是个喜欢读书写字的,拉他去玩没指望,我好苦啊,实在是闷,要闷出病了。”
“尽管来,这样吧,等过阵子府里的事少一些,我写信让母亲允你过来住一阵,最迟小半月你就来,怎么样?”
“太好了!哥哥待我最好了”
俨之扑在陆文清怀里环住他,雀跃地活像只撒欢的小狗。
陆文清临走前劝过陆母,俨之活泼纯善,不会扯谎,在尔虞我诈的人心险恶间已是难得的品质,非要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失了本心才算好?陆府一定要个个凤冠龙头吗?不囊括前几名就不是母亲的孩子了?况且家里的孩子哪个差了?五十多名也是俨之勤修苦练的结果,努力过就值得称赞。
陆念箴劝慰道“哪里是我逼他?我这辈子有你们几个品行端正的子女已经满足了,是他生父心气高,总管教他,骂了几次也不改。俨儿找你哭诉了?这孩子,有什么话跟我说明白就行了,跑你那绕一大圈。俨儿出生那年,咱们家得女皇天恩,恩赏战事有功者,还下旨扩府,先皇亲自给主殿赐名,咱家可是唯一一个受到封赏的文官,俨儿是个带福气的孩子,我是疼的,算命先生也说了这孩子八字旺,你看他无论什么事都能逢凶化吉,出去转一遭都能捡到伯爵家正君当年和妻主定情的簪子,人家欢喜得想收他当干儿子。”
“您心里有数就成,上边哥哥不参加评选了,‘福娃娃’心里害怕呢,怕你们推他上去现眼。”
“不会不会,可怜见的,我这就去他生父那里告诫一番,俨儿是沐曦轩的孩子,嫡父不开口,轮得到他一个小相公吆五喝六?俨儿不想参选就算了。”
陆念箴也许偏心,但她是个深爱每一个孩子的母亲,不会强加在子女身上不切实际的期望,真心只为孩子们的愿望谋划,嫡庶一样精养,也愿意为子女长远的幸福妥协,庶女婉婷读书习武都想尝试,她不怕她比不过武将出身的女儿们,鼓励她,请人教她骑马射箭,后婉婷决定潜心读书,她也安慰女儿只要心诚,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担心二公子嫁入官家受罪,就不顾同僚非议,下嫁给捧着他的妻主,四儿子俨之开窍慢,她从未因名次落后责骂于他,也不许别人责骂。
陆母自认对这些个子女,每一个她都上了心,只有最喜爱的嫡长子陆文清,她有些后悔,不知道自己当初遂了儿子心愿对不对,文清嫁进将军府做侧君,她跟喉咙里卡着根鱼刺终日咽不下去似的。
可还有谁比红将军对清儿好呢?算来算去不如不嫁,在家里养一辈子最好。
军营新兵第一阶段操练完毕,重新按资质分配了水军,陆军,骑兵步兵。白天队伍森严,到了晚上休息时分,红涟和几个属下脱下铠甲,终于得空坐在室内。
赶巧不巧,外边有人通传将军府的下人来了,红涟随口让她们放人进来,那小人儿趾高气昂地无视着一路吹口哨的女兵痞们,提着食盒掀帘进来,俯身“将军”。
“昭儿?怎么是你?快进来。”
陆文清居然把身边贴身伺候,仆人里的“小祖宗”派来送饭,红涟不知该喜还是该悲,喜得是夫君越派品极高的下人来说明越在乎妻主,在妻主朋友面前给妻主争面,悲的是派来的这位“小祖宗”可不是好惹的主。
昭儿气鼓鼓地走进来“咚”一声放下食盒,一层层打开,菜肴点心一应俱全,色香味俱全。
“小昭儿怎么来的?天晚了,你一个人在外危险,一会儿我托人骑马护送你回去吧。”
“不劳烦将军,公子让我坐马车来的,陆府的马车,街上没人敢放肆。”
“哦,哦好,哈哈,昭儿,辛苦你了,喏,拿着,这有件纯银的九连环,拿去玩吧。”
昭儿接过来,绕了绕,猛地想起自己还有使命在身,放进口袋继续端起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