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天行九歌/秦时明月]我不是掌门 > 大汉三年

大汉三年(1/2)

目录

刘邦兵败彭城之时,司马欣和董翳见形势对汉军不利,立刻叛汉降楚,齐王田荣和赵王歇也倒戈向了项羽。

六月,魏王豹以探母病为由回到封国后,就封锁了河关,切断汉军退路,叛汉与楚约和。

我看着韩信手中的军报冷笑道:“哈,一群墙头草。”

韩信沉默不语。

七月,刘邦派人劝降九江王英布,英布叛楚,协助彭越扰乱楚军后方。

时至八月,蝉声盈盈。

郦食其游说魏国不成,刘邦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兵攻魏。

韩信以疑兵骗得魏王豹放松警惕,复又击魏,大获全胜。

刘邦大悦,当即派了三万兵力给韩信,命他北上攻破赵国和代国。

两国皆败,兵力转化为韩信手下,也就相当于是章邯的兵力了。

事情正一步步向着我想要的发展在走,而此时,项羽派兵将刘邦围困在了荥阳。

甚至抓了他的妻女,以此做挟。

“写信给刘邦,让他去和项羽请和。”

“请和么?”

我一点头道:“他不是喜欢扮猪吃老虎么,那就让他接着扮,如今形势对他来说并不好,不如先向项羽服个软——我们现在还需要他来牵制项羽。”

而且我本来就准备要除掉范增了,这个时候正是好时机。

一旦项羽没了范增,就如同没了左膀右臂,届时再和刘邦打起来,两军相持,刘邦用计项羽用力,也能打好长一段时间,刚好够我把刘邦和项羽手中的后备力量化解为自己的。

韩信问我:“你准备怎么除掉范增?”

“反间计。”我笑意盈盈,“重要的是要离间项羽和范增,而不是范增和项羽。”

“这有什么区别么?”

我拍了拍他的肩:“自然是有的。范增信任项羽,可项羽为人多疑,且其人自大不听劝,不过呢又心软。刘邦和他是结拜过的兄弟,一旦服了软说了好话,项羽一定会心软的。而范增向来视刘邦是眼中钉,此中必然存在分歧。

“届时项羽必定派使者前来,让刘邦准备两套伙食,一套做的精致,先放着,待使者来之后再假意说以为来的是范增的人,不想却是项王的人,着人将佳肴换成粗食,任谁都会回去向项羽报告的吧。”

一旦如此,项羽会怀疑范增和刘邦有私情,对范增也就不会多么信任了。

范增一大把年纪了,也到了该退休的时候,和我们年轻人比手段,是有点为难他了。

*****

反间计成,范增怒走楚军,于回乡途中病发至死。

此时,项羽围攻荥阳已有数月,刘邦急于离开,便派与自己身材体量相像之人,借彼时在朱家身边学到的功夫替人易|容,让那人装扮成自己去楚军诈降。

项羽果然又信了,刘邦便乘此机会逃出荥阳。

得知自己被骗之后项羽大怒,加紧围攻荥阳,一道连成皋都夺下。

我匆匆走进营帐,与韩信道:“有探子来报,刘邦已经离开成皋东渡黄河,不日大概就要到赵军营了。”

韩信的眉头微蹙:“北方的兵力在我手中,他终于放不下心了。”

“这里的兵力是我们打下来的,当然不能轻易就交给他了。”我瞥了眼桌上的兵符,“这样吧,郦食其那边已经劝降了齐王,我们先刘邦一步带着主力去攻齐国。这样一来,他收不到你的兵符,你又有借口是去为他攻打齐国,甚至还可以除掉郦食其。”

“哦?”韩信一下来了兴趣,“为什么这样说?”

“郦食其也不是个好东西,没必要再留下来了。折对面一个范增,怎么也要折刘邦一个能人吧。

“郦食其既然已说服齐国投降,那么我们猝不及防进攻,你说齐王会怎么想?”

韩信眉眼一弯:“齐王会觉得是郦食其出卖了他,虽然他可能打不过我们,但是弄死郦食其出气,还是可以的。”

于是当即点兵,迂回向东行进。

数日之后,至齐国边境。

齐王果然如我们所料,认为是郦食其与我们暗通款曲出卖了他,下令将郦食其烹了。

野蛮是很野蛮,但我没有心情同情他。

我们一路进攻打到临淄城,齐王害怕败走,向项羽求救。

项羽派了龙且前来,龙且和项羽自小一起长大,心性也很相似,都有些傲气。

“彼时在东郡,我多少和他有点交情。”

“你说龙且么?”我歪着头,“依稀间记得他是个长得很清秀的少年啊。怎么,你觉得凭你和他的那点交情,足够他放我们一马?”

韩信笑了笑:“侯爷这是在说笑了。我说的交情是指,我对他还是有所了解的。”

“不愧是你。”

韩信说的的确不错,龙且是一个高傲之人,高傲到根本看不起韩信。

龙且率兵与韩信军隔潍水东西摆开阵势。韩信连夜派人在上万只袋子中盛满沙土,壅塞潍河上流。

天亮之时又率一半军队涉水进击龙且之阵,龙且出兵迎击。

此时韩信佯装败退,龙且以为韩信怯弱,率军渡江进击。

一路追到韩信设下的圈套之内,他立刻命人决开壅塞潍河的沙囊,河水奔流而至,龙且未曾想到有此一击,反抗不得,惨败不说,直接被斩杀在了军前。

东岸齐、楚联军见西岸军被歼,四处逃散。韩信率军急渡水追击至城阳,楚兵皆被俘虏,不久之后齐王亦被追杀至死。

攻齐期间,刘邦与项羽你来我往,在荥阳多次交手,皆以刘邦兵败为结果。而至齐地平定之时,刘邦尚且被围困在荥阳。

韩信与我一商量,准备写信给刘邦要求在齐国代理称王,以更好地管辖齐地。

“以刘邦的性格,会同意么?”

“不会么?”我笑着反问,“有张良在,他会不同意么?”

*****

不久之后,张良前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