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1/2)
汝阳郡王借以苏家不除恐怕后患无穷为缘由, 拿着皇上的圣旨一脸怒气冲冲的模样不顾程乾的阻拦带着人马往苏府赶。
汝阳郡王素来与苏柄洲不对盘世人皆知。
程乾几乎可以理解汝阳郡王的心情,其实除去了苏家也算是解决了一桩隐患, 他没做过多阻拦便派人监督一路跟着去了苏府。
通敌卖国治罪落到头上,苏家阖府上下都要入狱。大华一国之相被治罪必然会引起轰动,一时间一传十,十传百,局面一时夸张到万人空巷。
宣读完圣旨, 大理寺人马带着囚车也很快赶到,此时苏卫两府中间隔着的一条大街上挤满了人,同时还有源源不断的人往这边聚集而来。
大理寺官吏一边拦着打抱不平往里面冲的百姓,这时不知谁在人群中高呼冤枉, “苏国相勤勉一生忧国忧民, 绝不可能做出通敌卖国之事。”
此声高呼, 一呼百应, 处处皆是为苏家鸣冤的声音。
百姓愤怒之声高涨, 大理寺官吏险些拦不住。
苏柄洲携妻儿接下圣旨,戴上镣铐,扫眼看了看街上的百姓顿时有一种不枉此生的感觉。
苏家人脸上皆带着视死如归的肃穆, 仿佛是战士出征而不是蒙冤入狱。汝阳郡王开口道:“苏国相, 请吧。”
“或许该唤唤称呼了,将罪臣苏柄洲带上囚车。”汝阳郡王解气般笑道,目光往人群中看了一眼大声冲旁边官吏说:“还等什么呢?”
苏柄洲早就知道这一天回来, 来早来晚都是一个样, 他也想过褪去身上官袍, 从此闲云野鹤了却余生,可终究放不下眼前高声替他喊冤的黎明百姓。
没想到官袍要在今日褪下了,他脱了官袍穿一身白色里衣率先上了囚车,笑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汝阳郡王与将军府的老管家也有过一段交情,刚刚那个眼神示意自己人趁着一片混乱浑水摸鱼去将军府道出眼下严峻的形式,请卫府出兵相助。
习雨一直留在京都卫家处理将军府的一切事宜,其实他早就得知裕王带兵造反,奈何卫家军只有三千,对上裕王人马犹如以卵击石,况且皇城止伐是铁律。
不过有汝阳郡王替皇上传信,他接手皇城御林军后和皇宫徐统领手下的禁卫军里应外合,打了程乾一个措手不及。
京都危机解除,皆大欢喜。
与此同时,坤宁宫却是一片压抑的气氛,徐太后闭着双眼压抑不住胸口憋着的怒气,她长袖一拂,瞬间精致的茶杯滚落到地。
破碎声吓得坤宁宫的宫女太监们战战兢兢跪在地上齐呼:“太后息怒。”
“成毅真是哀家的好皇儿啊!”
徐太后的贴身宫女冲下面的宫女太监使了使眼色,片刻宫内只剩下两人。贴身宫女安慰道:“娘娘,我们并不是一无所获不是吗?”
“哀家策划多年好不容易让程乾造反,想顺势拿到金骑营的兵权,你告诉哀家现在不是一无所获是什么?”徐太后气氛道。
贴身宫女替她捏了捏肩,宽慰说:“至少皇上定了苏家的罪啊!”
徐太后转头看着宫女眉毛一挑,“苏柄洲不过是被抓进大牢,目前有无铁证,万一我那皇儿心慈手软……”
“娘娘莫担心,且看看这封信。”贴身宫女从腰间取出一张折叠的纸条。
“蒙面人写来的?”徐太后边展开纸条边问。
“刚刚收到。”
【福安寺天字六号厢房,铁证。】
徐太后看望瞳孔骤然放大将纸条揉进掌心然后吩咐贴身宫女说:“这事不能由我们提出来,你去把这个透露给汝阳郡王。”
“奴婢遵命。”宫女行礼后退。
“等等。”徐太后仍是不大放心,“多通知几个,皇儿那也务必让他知道。”
——
江南。
如今敌军全力前后撕咬银骑营,甚至想一口吞下。
两军在江南境内交战,短兵相接,百姓纷纷逃窜。
卫峪占领椿城后,火速派兵接连控制江城千刃河下口的三座郡县,以免让慎王加速收回分散在外的铁骑营兵马。
同时,刺史府也忙得不可开交,苏舟瑾召集人商讨后勤粮草运输问题,眼下卫峪肯定是要带兵前往澧县等三座交战郡县支援。
后方粮草军备供给不足,极大可能影响整个战局。
在苏舟瑾与人商讨由谁运时,苏阳站在门外推开门说:“粮草由我运送。”
“简直胡闹。”平时不苟言笑,儒雅的苏舟瑾见她闯进来陡然发怒,“苏舟阳回去。”
“二哥,江城离不开你,粮草问题事关重大马虎不得,怎能假手于人,阿爹常常教导我们万事民为先,如今江南民不聊生,苏舟阳也是苏柄洲的女儿。二哥,我姓苏,怎么就成胡闹了呢?”
苏阳平静的叙述完与苏舟瑾对视良久,直到旁边的人开口,“其实由苏小姐运送粮草再好不过了。”
“你担得起责任吗?”苏舟瑾说。
苏阳说:“百姓的安乐已经在肩上了,就是担不起也得抬起,抬不起躺下用身子也要垫着。”
“苏舟阳怪不得苏舟幕之前给我来信说你已经长大了。”苏舟瑾走近她抬手摸摸她的头说。
其实,两个哥哥中苏舟阳从小就与大哥亲些,与二哥总是会保持一些距离,这种距离感不是陌生,是点到即止,适时有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