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三百八十六章 财狗子的奇迹(1/2)
财狗子的奇迹
借兵,这就是豁嘴发找卓霖帮忙的大事,为此不惜连潘娇娇都拉了出来。
曾经为人手不足苦恼,找老码头借兵的是卓霖,没想到今天世道变了,倒有人找卓霖借兵。
豁嘴发不是旁人。
如果老码头里还有让卓霖诚心相交的人,那非豁嘴发莫属。
李全才、王显、白子琪,这是豁嘴发开门见山就点名要的人。
最近江湖上有个渐渐传开的说法——疯龙要命,添翼飞天,加条饿狗冲云间!
一句流口水的顺口溜就把卓霖身边的实力总结了个清清楚楚。
这里面卓霖自不必说,王显和白子琪一黑一白,帮着卓霖打理身边的事物,也算是如虎添翼的事。
真正让人感兴趣的就是最后那只饿狗。
所谓的饿狗就是人称财狗子的李全才。
说起李全才,成名的事迹就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为卓霖打造出了一套真正拿得出手的班底。
正是由这个班底开始,卓霖在龙德的产业都渐渐上了轨道。
什么时候李全才有这么大的本事了?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李全才是真记住了卓霖说过的每一句话。
尤其救宋乐乐时,卓霖一再因为人手不足而抱怨。
有人说那场轰动龙德的祭典是卓霖真正化龙之日,可那么重要的日子李全才没在。
原来的卓霖在李全才心里已经是天神一般的存在,可祭典之后的卓霖肯定更加高不可攀。
李全才觉得自己是时候该做些让人刮目相看的事了,不然会离卓霖越来越远。
于是在卓霖跟铁洪较劲的时候,李全才蹲在国道边的野地里吹着夜风烤起了鸡翅膀。
年轻人玩儿就是个肆意畅快,越是离谱的事越是做的起劲,李全才毕竟街头混混出身,自觉从不缺少执行力。
有人说过这是年轻人的轻狂本色,应该保持下去。
说这话的人就是李全才今晚等的人。
在只有行动力,缺少想法时,这人能帮李全才做成那件让所有人刮目相看的事!
李全才等的正是曾经的狱友,那个跟李全才一起受卓霖照顾,睡了上等铺位的卓霖专用小召“梦想家”。
跟人瞎白话,是这个差点成为文豪的梦想家日常习惯生活。
看守所里那么枯燥的日子,不管爱不爱听,有这么个声音在,总是多点乐子。
梦想家发表过很多言论,甚至很多人规划过如何一步登天的成神之路。
其他人听没听进去不知道,李全才倒真是听进去了一些。
所以他更加坚信“梦想家”可以帮他实现这个一鸣惊人的梦想。
以梦想家犯得罪名,自然是不是那么容易出来的,这里不得不感叹李全才出色的行动力。
他找上了王显,以自己在道上混了多年的前辈身份告诉了王显一个道理。
在道上混,讲究的就是兄弟多。
只有兄弟多了,堂口才够硬,才能让人怕,让谁都高看一眼。
这话讲的够复杂,够深度,总结起来就三个字——硬实力。
话糙理不糙,连王显都觉得这事可行,而且是迫在眉睫。
于是王显把这事上报给了郭怀勇,郭怀勇真就当正事给办了。
事后卓霖问过郭怀勇为么任着小家伙们胡来。
郭怀勇说跟有些总单打独斗的人相比,小家伙们的想法还更靠谱一些,谁见过哪个江湖大哥是耍光棍的?
回过头来,再说李全才这事也确实办的靠谱。
“梦想家”没让李全才失望。
这两个人凑在一起创造的奇迹,证明了一个真理,只有敢想敢干才有出奇迹。
从李全才与“梦想家”在国道边胜利会师的那个夜里开始,通往龙德看守所的公路小道旁就夜夜灯火通明起来。
想招人那还不简单?
以咱们疯龙大哥现在名声,只要登高一呼那立马就是个群英荟萃。
可怎么摇好这杆大旗呢?让卓霖出面?
攒足了劲儿要惊人格大马趴的李全才肯定不愿意。
没有卓霖在,那该怎么弄?
“梦想家”真不愧对他那团写小说,把自己写进看守所的脑子。
一台发电机,一盏高亮探灯,一个烧烤驴子,一张写着疯龙两个字的巨大幕布,两个行动派就在那会师的路口扎了营。
堂口招人什么样的人才最合适?那必然是在看守所进修过的专业人才。
疯龙两个字在哪里最响?那必然是最先叫起这个名号的龙德看守所。
这招专业渠道对口的招聘会是越开越大。
一个星期后,就开始不断有过路的运输车司机往这片路口停车。
你问为什么?
一溜崭新的大棚子,整夜吆五喝六的饭局子,灯火通明的场子里厨子,服务员一应俱全。
敢情,人都把这儿当摆在路边的夜市摊子了。
这状况一出,“梦想家”立刻找李全才又开了个会。
俗话说的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场面越摆越大迟早要惹祸的。
扒拉着手指头算起来,这些日子手下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至少也聚起了小五十来口子,是时候进行下一步。
有了人口就该找窝了,按照“梦想家”专业术语,这叫种田流。
从一个基地开始,循环运作良性发展,迟早能造就一座城市!
依旧是雷劈电打的行动力,在装模作样的考察了几个项目之后,“梦想家”果断选择了开间修车厂。
理由是,修车厂有独立的空间,适合群聚,而且修车不用太高的文化,只要肯学肯吃亏就能学会技术,最重要的是电视剧里都是这么演的。
李全才一个出名的混混拆二代,手头不缺钱。
而且李全才是直接跟在卓霖身边的,能跟在李全才身边才只隔了一个大哥就能摸着疯龙卓霖的边,这简直就是上位的捷径。
以李全才从不浪费装bi机会的习性,“星海艺术学院”附近那帮无事可做,只会花钱闯祸的年轻人早被他收到了麾下,给一群有钱的闯祸精装上一部天马行空的大脑,再加上一帮以看守所为家的不入流混混,奇迹就这样顺其自然的诞生了。
从选址到请专业师傅到场授课培训,再到正式开业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能这么快搞定一是靠“梦想家”非凡的脑回路,二是靠那群年轻拆二代们凑起来的雄厚资金池。
“为了尽快成气候,专业师傅们通通高薪聘用,收来的小兄弟们可以边学边干,但只有一条,绝对不许擅自离开修车厂附近一公里的范围,有事必须请假,不然就直接开除永不录用。”
这是“梦想家”定下的近期发展思路。
专业师傅为修车厂打底。
有稳定的生活环境,哪怕就是混日子,也没人原意离开修车厂再回看守所,更何况这是跟在岛上有名的疯龙手下混日子。
开张后的第一个月里,修车厂做的有声有色。
李全才白天在卓霖身边跟班,晚上就到修长跟“梦想家”一起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一起给不断充
实的队伍上洗脑课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