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另谋(1/2)
此时大雨淋漓,邺沛茗身穿她的银色铠甲巡视在安置生病的兵士的营帐中。--*--更新快,无防盗上----*--雨水透过缝隙滴湿了她的衣衫, 可她也浑然不觉。此番邺沛茗为元帅统领全军, 而严马身为循州都指挥使此番只在邺沛茗的底下任副元帅。
陈沅岚已经习惯了邺沛茗隔三岔五便要出征, 即便如此, 这种时候出征的地方显然要比以往更加远, 变数也多。
“这种时候你越是高调,越王到最后便越不能容忍你。反正最后即使赢了这场战, 你也什么好都捞不着。”
“高调?”
“可不是?你的招贤令虽说只从千百人中挑了几十人而已,可那些文人举子仍旧聚集在韶州附近, 等下一次招贤令。闲暇之余便开起了私塾, 因此而去进学的人也多了。”
邺沛茗诧异道:“这是何时的事情,我竟不知?“
陈沅岚翘了翘嘴角:“你堂堂韶州刺史, 亲自颁布的招贤令,你竟不知此事,是否失职了?”
似乎没想到邺沛茗也有什么都不知道的一天, 陈沅岚看起来心情颇为舒畅。邺沛茗愣了一会儿,有些失笑:“是啊, 我也有失职的时候, 那夫人能否指点一二,告诉我这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你素日里忙于公务, 不曾留意这些情况也属正常。“
“无需安慰我,这些事情我该考虑到的。不过多亏有你,我才不至于继续忽略这件事。”
“此事又不是什么要紧的事,你别又找事情让自己劳累了。”
邺沛茗勾了勾陈沅岚的鼻子:“此事自然重要。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明白为何有些人会反对我出征了, 怕是担心我一旦离去,我刚实施的政策便会付之一炬。我也想的不够周到,这种事情的确可能发生。”
陈沅岚想起自己初来韶州时看见的情景,也明白了邺沛茗的忧虑,她问道:“既然如此,你打算如何处理?”
邺沛茗深思一番,又问陈沅岚:“我让南哥留在此主持大局,你认为如何?”
陈沅岚道:“你有意培养南哥,我可以理解,只是南哥经验尚且不足,是否过于轻率了?”
“若想让他以后能独当一面,总要放开手让他试一试。”
陈沅岚不再对此事置喙。
翌日,邺沛茗找来邺南、石大明和韦叔瑜等心腹议事。他们原以为邺沛茗自昨日之后应该会再等一段时日才找他们的,却不曾想这么快。
“今日在此的都是自己人,我有话就直说了,你们也是,有什么想法尽管说,不必顾虑太多。”邺沛茗道。
石大明出列道:“昨日属下不在,不知发生了何事,但是听都虞候说,似乎与王爷征召将军出兵援助福建都督有关?”
“正是,克瑾认为我是否要出兵?”
克瑾是石大明的字。自随着邺沛茗的地位的变化以及他们成家立业后,他们之间的称呼也渐渐地变了。加冠后的众人都会取一个字,饶是大老粗的马锋也找邺沛茗取了一个“伯冲”的字。--**--更新快,无防盗上www.dizhu.org-*---
私底下他们的称呼也会如以往那般亲密,只是如今是谈论公事,呼其职务显得过于生疏,而呼“哥”又显得公私不分,所以呼字是最为妥当的。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兵士们勤加操练,不正是为了这一刻吗,为何要避而不战?”石大明道。
“此言差矣,若盲目出兵,那也只会枉送兵士们的性命,得不偿失。”朱光卿道。
“这怎可说是盲目出兵呢?若因担心瘴疠和风雨就畏畏缩缩的,岂是大丈夫所为?”李子建道。
“属下愚钝,敢问将军有何打算?”马良才倒不说自己的意见,反问直接问邺沛茗的打算。邺沛茗昨日的态度已经很是明显,不过他不认为邺沛茗是莽撞之人,这么坚持定是有理由的。
众人这才偃旗息鼓,也纷纷看着邺沛茗。
“我之所以让你们各抒己见,便是想知道你们的想法和心意,我不想给你们留下过于武断的印象。”邺沛茗道。
众人道:“将军言重了。”
邺沛茗笑了笑,正式进入主题:“我之所以要答应出兵,第一,我是先王提携上来的,先王于我有知遇之恩,他的遗志尚未达成便落在了王爷的身上,既然如此,身为臣子,我自该尽力报先王的恩情。”
众人默然,邺沛茗之所以能有今日都是靠她争取来的,但是无疑是越忠王赏识她,才给了她机会。邺沛茗对越忠王是忠心的,如今越王的辖地要面临威胁,她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其次,即使不看在先王的恩情上,哪怕王爷猜忌我,我也不会做出叛主的行为来,你们可能理解?”邺沛茗意味深长地问。
众人已非当年懵懂的小伙子,邺沛茗的话他们自然懂:“属下愿誓死追随将军,与将军同进退!”
“你们都誓死追随我,那我自然不能辜负你们的一片真心。所以我知道王爷猜忌我,迟早有一日都会把所有的一切都夺走。你们是我的属下,必然不能避免,所以为了你们,我也要有所防范。”
“将军……”
“此番若能击退徐知行,不仅解了福建都督的燃眉之急,还消除了王爷的隐患。同时,若能打败徐知行,也能助长朝廷的士气,此便算大功一件。”
邺沛茗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一直都跟着越王,那迟早会出事。她虽不会叛主,但是她也得要为了属下而另谋出路,而若能得到皇帝的青睐,给他们多一条出路,这样一来也不是叛主的行为。
“原来如此,是我等未能洞悉将军的用心,险些便坏了将军的计划。”
“所以,我若说我想出兵,诸位可还有反对的?”
他们面面相觑,只有高天纵仍有忧虑:“属下有一言。”
“说来听听。”
“此番出兵路途遥远,而且徐知行兵马数倍于我们,这定是一场苦战,想必要胶着许久。如此一来,韶州无主事之人,将军不久前颁布的政策便会形同虚设,等将军回来,又得重头开始……”
邺沛茗赞赏道:“你说到了我想说的另一件事上。我的确有此顾虑,故而今日召你们前来,也是为了决定留下一人主持韶州的政务。”
“若此番要出征,我们少不得要跟随将军,所以此人选,非同副使莫属了。”韦叔瑜看着邺南,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