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虚言 > 第38章

第38章(1/2)

目录

年假只有十天,过完年荣砚又在家里陪孩子们玩了三天,他年纪不大,很多同学还在为生活奔波的时候,荣砚不知不觉已经成了儿女双全,事业顺利的“人生赢家”,然而这是透支时间换来的,过早的生育始终给他留下不可磨灭的伤害,荣砚本来也不是个健康的人,从小就多病。过去厉端戎并不把这当回事,厉家什么样的医生请不到,再贵的药也用得起,好好养着荣砚不是难事。

然而过了这么几年,厉端戎忽而懂了,他没法和时间对抗,很多东西不是钱权留得住的。厉端戎因此尽量减少自己的工作,花时间在女儿的生活中做好一个父亲,他还希望这个过程中有荣砚的身影,因此对荣砚的身体状况非常上心,过完年又让老先生来给荣砚开了一个药膳方子。荣砚自然看得出来厉端戎的意思,他和厉端戎的想法却不一样,许是过去幻想了太多将来的事,现在的荣砚几乎不去想很久以后,他过一天是一天,旁的事,有人替他想便想,没有人看着,荣砚也是那个步调,不紧不慢的,没有要跟上别人的意思。

过完年大家都回到工作上,厉端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厉姝瑗商讨入股的问题,他本就准备充分,只是缺一个肯定,荣砚既然不反对,厉端戎很快放开手脚,把入股的事确定下来,还跟荣砚很正式的签了经纪合约。周文月看到合约的时候都快惊呆了,里头的内容完全是不平等条约的样子,好处是荣砚占大头,坏事厉端戎自己扛,她见过厉端戎几次,直觉他和荣砚关系没那么简单,但荣砚不说,大家就默契的不问,因此没料到厉端戎能为荣砚考虑这么多。

厉端戎倒是很高兴,签了合约,他就能光明正大给荣砚送助理送保姆,还能自由探班,以及为荣砚挡掉可疑的饭局,不怀好意的邀约。总之,厉端戎终于可以全方位了解荣砚的工作状况,为他在大染缸里造一只小船,不受风浪的打击。

最后一场戏回到第一个外景地,陆梁有了厉端戎的支持,大手笔把影视城里皇宫的部分全包了,为刺杀的大戏做准备。此时裴翊筠已经支持韩王起兵,皇帝把自己的将军或杀或流放,面对叛军竟是拿不出一个能打仗的。他自以为天下太平,不再需要将军的支持,殊不知边境没了能做主的大将,倒成了两国刮油水的好地方,去驻扎的小将层层克扣,边境另一头的土匪隔三差五来抢东西,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皇帝杀了所有他认为威胁到帝位的忠臣良将,朝堂上多是阿谀奉承之辈,哄得皇帝日日欢歌,至于他们口中的宏图大业究竟有几分真,皇帝整日困于宫中,也无心去想。他当年亦是费尽心机才当上太子,前头死的太子是他大哥,近臣被皇帝收买,下场很是凄凉。皇帝上位之后便总是疑心,他会的手段别人也会,一手扶持他上位的,态度中立的,但凡清高一点没对他日日表忠心而是去做实事的,都成了恃才傲物,功高震主,贪恋权位。

因而一直暗中做事赢得百姓支持的韩王,一路北上打到大江对岸,过了江就能直捣皇宫。皇帝手下没有良将,只好靠数量取胜,态度强硬抓了不少百姓做肉盾。这是极阴毒的打法,韩王靠的是名声起义,若是不顾百姓杀过去,好不容易积累的声誉定要削减,皇帝虽然不得人心,但王朝延续多年,总有些积累下来的威望难以撼动。

裴翊筠本是打算自己进宫杀了狗皇帝,她虽然做了逝水阁的主人,武功还是原来的路子,并不善于刺杀。轻尘知道后,主动提出去杀皇帝,他于刺杀十分在行,行军打仗的事却不懂,裴翊筠知道自己留在军中更能发挥作用,也知道这一场刺杀很可能有去无回,但她不是顾念私情的人,更明白轻尘去这一场,于他而言并不算坏,故而同意了。

轻尘带上自己的剑,独自坐船过江,赶到京城住下。因为抓壮丁,皇城脚下居然空荡荡的,透出一股子萧索。他记着裴翊筠的豪言壮志,见到城中百姓家家夫离子散的惨像,更坚定要为她心中的太平盛世出一份力。

今天的戏拍的是刺杀,这是全片最好看的一场戏,从入皇宫,到刺杀成功,表演要一气呵成,陆梁希望营造一种连贯的感觉,通过镜头运用和剪辑做一个第一视角的假长镜头。为了这场戏,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陪着荣砚排练了两天,剧组其他还没杀青的演员也到片场来给他加油。厉端戎听夏小妍说,这几天荣砚废寝忘食,吃饭的时候都在看动作分镜,他担心荣砚再伤了身体,把工作安排好就到拍摄基地来看荣砚。

皇宫里的禁军已经调出去大半上前线,轻尘本就潜行功夫极妙,悄无声息在琉璃瓦的屋顶上略过,一路飞到皇帝的寝宫门口,都无人发觉他的身影。那寝宫的屋顶结构坚固,轻尘便从窗户翻了进去,皇帝疑心病太重,即便睡着了,大殿里也是灯火通明,根本藏不住人。好在守夜的宫女太监都昏昏欲睡,轻尘才能从容进入内殿。

甫一踏进内殿,一股杀气扑面而来,三个大内高手冲上来围住轻尘,皇帝早就从床上爬起来,躲到了屏风后面。他一面躲一面喊:“快杀了他!”那三位高手能到皇帝身边来,自然是很有本事的,对自己的功力也极有自信,连御林军都不愿叫进来,以一敌三,他们都觉得能轻松胜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