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盗墓笔记之有生之年 > 第六章 :他吃醋了

第六章 :他吃醋了(2/2)

目录

还好他没有拒绝我,我还担心他不愿意去呢。

我带着闷油瓶去了孤山脚下的百年老店——楼外楼,那里的菜品在整个杭州城都是数一数二的,我之前带胖子去吃过一次,他回北京之后还老跟我念叨那里的东坡肉呢,可惜我又不能给他买了快递过去。

在去楼外楼的路上,我一边带路一边跟闷油瓶科普楼外楼的悠久历史:

“楼外楼可是杭州的百年老字号了,据说它创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到如今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它的创始人叫洪瑞堂,是一位从绍兴来杭州谋生的落第文人。当时西湖风光旖旎、游客众多,于是颇有生意头脑的洪瑞堂就在孤山脚下开了一家小饭馆,后来他又从南宋诗人林升的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一句中取了“楼外楼”三个字,作为自己的饭馆名字。从此,“楼外楼”这个招牌越做越响,几百年过去了,斗转星移,王朝更替,而那个当初的小饭馆却未受到丝毫影响,并且日渐壮大,到如今,它早已名扬天下、誉满华夏了。”

正说话间,我们俩就已经来到了楼外楼,进入店内,我带着闷油瓶直接上了二楼的包间,我拿起桌上的菜单递给闷油瓶并对他说:“小哥,你想吃什么随便点,不许跟我客气哦。”

“还是你点吧,我不挑食。”闷油瓶连看都没有看,就把菜单推回到了我的面前。

“好吧,那我就点几道杭州名菜吧。”我收起菜单,直接跟服务员报了几道我能想得起名字来的杭州名菜。那几道菜,我觉得味道还行,希望闷油瓶也会喜欢。

我给闷油瓶倒了一杯茶:“这是西湖龙井,杭州人每天的必备品,在南方,大家基本上都是把茶当水喝。”

闷油瓶伸出纤长的手指拿起桌上的茶杯,慢慢地送到唇边,细细地品味了起来。这一串动作,优雅而精致。我回头看了一下自己,跟闷油瓶相比,我哪里像是在品茶,明明像是在喝酒,不禁生出几分惭愧来。

菜很快就上齐了,楼外楼请的都是手艺高超的大厨,一出手自然也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光是看菜色就已经能让人垂涎三尺了。我指着最中间的西湖醋鱼对闷油瓶说道:“小哥你看,这就是西湖醋鱼了。你知道吗?其实它也是一道有故事的菜,它还有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名字,那就是‘叔嫂传珍’。据传在南宋临安时期,有叔嫂二人为兄、为夫报仇却屡遭阻拦,他们因而体会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之味,遂创出了这道菜以作纪念,却没想到后来竟传之后世,成为了一道名菜。至于西湖醋鱼的做法呢,我也是跟我老妈学的,通常是选用草鱼作为原料烹制而成,待鱼烧好之后,再浇上一层平滑油亮的糖醋,从而使得鱼鳍竖起,鱼肉嫩美,带有蟹味,鲜嫩酸甜。如今在杭州几个著名的饭店里都有这道菜,但在杭州居民家中却并不常见,现在部分饭店已经用鲈鱼替代了草鱼,昨天我在家里做的那道西湖醋鱼就是用鲈鱼做的。呐,你现在可以尝尝真正的西湖醋鱼,有没有觉得味道大不一样?”

闷油瓶夹起一块鱼肉送入口中,细细地咀嚼了一会儿,然后他转过头来对我说道:“味道,的确是有很大的不同。”

“那是……毕竟一真一假么。”我说道。“我做得那道西湖醋鱼跟楼外楼的大厨相比,无疑是小巫见大巫,班门弄斧。”

“不。”闷油瓶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还是你做的好吃。”

对于这个回答,我是真得很想给一百分。咦,不过这只臭瓶子什么时候嘴巴变得这么甜了?可他一脸严肃的样子,倒让人觉得他的回答十分认真,充满了诚意。

从楼外楼出来,我又带着闷油瓶去游西湖,就当作饭后散步好了。

无论何时,西湖总是风光秀丽如画,游人络绎不绝,永远都是人间仙境的模样,这一点,倒是跟闷油瓶蛮般配的。我回头看了看身边的闷油瓶,他的眼神依旧淡然而宁静,那一刻,我有一种冲动,想走过去牵起他的手,带他走过断桥,陪他看尽残雪。可是,我没有勇气,面对他,我所有的欲望都是虚妄。纵然如此,但他还在我身边就行,能够无时无刻地看到他,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p>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