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1/2)
若不是还能听见地窖门被打开的声音,徐长卿甚至以为自己早已身死。
梯子架下,几人提灯匆匆走入地窖,让还能动弹的学徒自己爬出去,而他们则留在地窖中,救治伤者。
地窖中弥漫着惊人的热度及腥臭味,有人蹑手蹑脚地在肢体间迈步,不慎踩中血泊,将血溅到徐长卿脸上。
徐长卿本能地眨眼。
药童打扮的程参被吓得一惊一乍:“大伯!这个还活着!”
程长老低声责骂侄子:“小声点,别大呼小叫的。”
他连忙蹲查看徐长卿的状况,没在意被鲜血弄脏的衣服下摆。
程长老得举灯凑近,才认出眼前的少年,是在做逍遥散时,被他留意的、在制药方面颇有天赋的小学徒。
至少比他侄子有定性。
徐长卿的左手骨折,以一个突兀的角度歪在身侧。他暴露在外的皮肤上有不少清淤,被割破的衣服下,也尽是仍在渗血的割伤,连头脸都被打肿。
但最严重的伤口在侧腹上,应当是有人用利器割伤徐长卿的侧腹,幸而尚未伤及内脏,而且他在倒地装死时,一直用手压住伤口。
程长老对程参说:“先帮他止血及固定左手。”
徐长卿被程叁背出地窖外时,尚未天亮。
天色昏黑,满月被乌云围堵。
新鲜的空气令徐长卿再次醒来,他只觉头晕眼花,浑身疼痛,几欲作呕。
程长老见徐长卿神色不对,命程叁把他放在一旁的草席上。
这座废弃的院子内现在遍地草席,有学徒在草席上低头坐着,有学徒咬牙仰躺,还有部分学徒被草席卷起,只露出一截头发,及饱浸血液的鞋尖。
还有学徒被人陆续抱出地窖,徐长卿不忍细看,将视线投到远处。
院子里挂满灯笼,灯火通明,不断有人在忙碌奔走。
林长老站在阴暗的角落里,仿佛随时准备好从林培月身边逃走。
而右护法蔡曲,则胆大妄为地站在林培月身前,气急败坏般朝他大喊大叫:
“这些都是我亲手挑选!派人栽培教养的学徒!你却拿他们做这种事!”
学徒当中,有老左护法的爱徒凤真,有蔡曲相中的几位“赤芍”人选,还有各分舵长老的旁系小辈,若哪个重伤或死去,对圣教而言,都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蔡曲看上去与侥幸生还的学徒们一般狼狈,他衣冠不整,靴子上还沾满泥土。
他刚与灵泽上师的护法团,协商好有关逍遥散的诸多事项,在折返圣教总舵的途中,突然收到林长老的飞鸽传书。
信中提及,林培月违背医嘱擅自出关,让蔡曲速速赶回。
蔡曲日夜兼程,策马狂奔,一路上接连收到多次传信,一封比一封情况紧急。
他跑死两匹马,在第三匹马口吐白沫前,才堪堪赶到总舵山脚下,亲耳得知癔症病发的林培月,正在如何摆布学徒。
程长老的话,林培月向来是不听的。
老左护法因旧病复发,昏迷不醒,对事态一无所知。
而作为林家长辈的林长老,却因为畏惧林培月而不敢作声。
其他留守总舵的人物,更是唯教主林培月马首是瞻。
直至蔡曲赶到院子里,大声喝止,命人打开窖门,唤来医师,才在状况变得更糟前,结束这场荒诞的闹剧。
但已经有许多学徒殒命了。
蔡曲日夜兼程,早已身心疲惫,尽管提早听暗卫分说大概,但亲眼望见学徒惨况时,仍觉得
心惊胆战。
当年,少年林培月刚得到陈家允诺,满心尽是与陈姑娘白头偕老的欢喜与期盼。
但恰逢朝廷征兵,林培月的姓名也被记在军书上,他只得先与蔡曲离开雪山,赶回总舵。
林培月尚未与父亲及弟弟分享喜讯,就毫无征兆地,与林培星一同被父亲骗到地窖中,孤立无援地面对十多位圣教的敌人。
而林培月的父亲,则通过气孔,气定神闲地听两个儿子的苦战动静,以选出下一任圣教教主。
林培月因此更恨自己父亲,不愿由父亲操办定亲等事,阴差阳错下,竟断了与陈氏的缘分。
蔡曲仍记得,当初林氏兄弟伤痕累累地出现时,他有多惊慌失措,又有多怨恨先教主的狠绝无情。
不承想,林培月在癔症发作时,竟比先教主更为过分。
蔡曲急问:“找到少主了吗!”
一位药童从地窖爬出,躬身露出他背上的林渊。
林渊在众目睽睽之下,落地后扶柱站起,远离人群。林渊也是浑身伤痕,脚踝脱臼,尚未来得及正位,额头渗血,淌下来的血水染红他的右眼,令他的神情更加阴鹜。
蔡曲正想说些什么,却被林培月打岔:“来人,把右护法带下去歇息。”
蔡曲怒极,却因平日疏于练武,被暗卫腾空架起。
他边被抬走,边叫骂,全无往常端方君子的模样,却没有任何人敢取笑他。
林培月命令道:“琥珀。”
“属下在。”
暗卫琥珀并不能说会道,武功也仅比寻常江湖人好上些许,但他是万里挑一的能耳听八方的厉害角色。
只要琥珀曾听过某人说话,不论相隔多久,他都能认出该人身份,还原声音响动背后的故事。
正是先教主用过的人物。
林培月问琥珀:“活下来的学徒当中,有谁还未杀过人?”
琥珀恭敬回答:“唯有林渊少主。”
徐长卿指头一颤。
在场学徒,早已不足半数。
林培月颇感意外:“他是如何做到的?”
“少主身手灵活,擅长躲避卸力,且地窖昏黑混乱,故而能全身而退。”
医师与药童仍在地窖里进出,背出一具具尸体。
林渊面无表情,用手背抹去脸上血迹。
林培月仍不满意。
他对林渊说:“你倒还算有几分本事,但圣教不需要不敢杀人的教主。”
林渊在数时辰内屡次与死亡擦肩而过,早已精疲力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