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1/2)
灵泽上师手腕缠有一串木纹念珠,身穿灰色僧袍,针线脚粗糙地露在袖口处。他常年居住在高原地带,晒出一身古铜色肌肤,除此之外,面相寻常。
光看外表,不过是一位与刺红年岁相仿的普通僧人。
灵泽上师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他一旦开口,整个人就“活了”,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感。
刺红懒散拱手回礼:“灵泽,别来无恙。”
他对躲在身后的徐长卿说,“这位就是传说中的转世灵童,从西方下凡的救世圣人,无处不在、无所不知的当代**,灵泽上师。”
徐长卿被刺红抓着肩膀,推到灵泽上师面前。
“这位是我们圣教教主麾下第一红人……的心爱弟子,徐长卿。”
徐长卿打了个哆嗦,瞬间明白刺红的介绍有多夸大其词。
他急忙道:“灵泽上师好。”
灵泽上师说话慢条斯理的,让人听得既舒服,又清楚:“阿弥陀佛,徐小兄弟无须客气,唤我灵泽即可。此前我还收到你师父的书信,他千叮万嘱,要我从刺红手中照看你。”
刺红站在他们之间,嬉皮笑脸道:“别太亲热了。这回,我是圣教派来考察你的,而徐小兄弟是他师父派来考察我的,你们两个,应当再皮笑肉不笑一些。”
徐长卿脸上一热。
灵泽则笑着轻轻摇头:“你啊。”
刺红拍拍灵泽的肩膀,仿佛在掂量灵泽有没有瘦了,才算是打完招呼:“怎么还穿着这身灰沉的,我记得清河给你备好几套红配金,露出半边胳膊的,显眼。”
灵泽也不拘束:“那套衣裳料子好,我怕磨旧,就先收起来了,横竖今日不用见贵客。”
刺红哈哈大笑,一扫连日旅程中的压抑谨慎。
灵泽引二人前往扎营处歇息。
徐长卿头回见识草原风光。
天空蓝得不可思议,艳阳高照,晒得徐长卿无法抬头细看。
开阔的草坡上人烟稀少,既没有商铺,也没有民宅,只在远处草地上,星星点点般支起灰白色的小帐篷,混在随意走动的牛羊当中,教人难以察觉。
徐长卿缀在刺红与灵泽身后。
二人正在谈论季节及放牧等琐屑小事,徐长卿想努力记下听到的一切,却被眼前的罕见风景吸引。
远处的山也披着一层绿,裸露的岩石仿佛是绿衣上的刺绣,徐长卿只觉他们已跨过无数个起伏的草坡,却永远无法靠近群山,仿佛草原无边无际,即使策马狂奔,也跑不到尽头。
仿佛他是自由的。
徐长卿产生放声大叫的冲动,只勉强忍下。
刺红见他逐渐落后,脚步稍缓,转身对他伸手:“累了?”
他惯是会照顾人的,徐长卿猜想除了翡翠,刺红底下应该还有几个亲弟妹。
恰好,徐长卿也是惯于被师父、义兄们照顾的。
他自然地握住刺红的手,快步跟上。
他们在一个大帐篷前停下,灵泽掀起门帐。
帐篷的角落里堆着仪式器具,地上有几个裹了羊皮毯子的坐垫,围绕锅子摆放。
架在火上的锅子正滚得沸腾,豪爽切块的羊肉在汤中浮沉,散发出强烈香味。
有一个牧民打扮的男人坐在垫子上,正徒手抓起羊腿撕咬,见刺红等人走进,才匆匆放在碗里。
刺红率先挺直腰背,行拱手礼:“清河兄,久疏问候,别来无恙。这位是我的小师弟,徐长卿。”
灵泽眉目低垂,并无言语。
徐长卿忙不迭地向清河见礼。
被唤作清河的男子拿布擦手,视线漫不经心地扫过徐长卿,站起身向刺红回礼:“我可算把刺红兄盼来了,两位一路奔波,我猜应当饿了,便叫厨娘先煮一锅羊肉汤,你们坐下填填肚子,莫要拘束。”
刺红脸上微笑,却先看一眼灵泽。
灵泽也说:“两位请随意,佛家修行,看重自修,不会用佛教律戒,约束俗家人。”
一阵寒暄后,刺红方领徐长卿坐下。
徐长卿接过刺红递来的馕饼,模仿他的动作,将饼撕成小块扔入羊肉汤里。
徐长卿未曾吃过羊肉,小心翼翼地捧起碗啜饮,被鲜得瞪大双眼。
羊肉汤虽然用料简单,但羊肉菜肴向来只讲究一个鲜字。
新鲜的羔羊肉不但全无腥膻味,还有着鸡肉与猪肉无法媲美的柔嫩口感,与独特风味。这锅汤熬足一个时辰,羊肉已从骨头上脱落,骨髓也化入汤中。将羊肉含在齿间咀嚼,浓郁鲜香的汤汁会从肉中渗出,顺着舌尖滑入喉咙,鲜香四溢,教人精神一振。
吸饱汤汁的饼块变软后口感松软,也让人食指大动。
清河还取出酒囊,递给刺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