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田春花的种田人生 > 洗三宴

洗三宴(2/2)

目录

今天是“小石子”的洗三礼。按道理,田家要请添盆的人吃一顿“洗三宴”。农家里,没那么多的讲究。一碗热汤面,配着两道菜,勉勉强强就算是一道宴。

就为这一道“宴”,董婆子从昨天就开始忙碌了。首先是泡了黄豆,带着媳妇儿做了一板豆腐来。贫穷的农家人,豆腐就算是一道“荤”。第一道菜,这就算是解决了。

董婆子又派出儿媳去村子里面借腊肉。到了年下了,自家的腊肉剩下的不多了。腊肉配着家里的酸菜,这就有了第二道菜。王氏在村子里面转一圈,成功的借到了两块腊肉来。这已经到了年下了,再有几天就会杀年猪。这腊肉,不愁还不上。

凑出了两道菜,还要有主食。洗三的宴,有时候也会被称作洗三面。这主食顾名思义就要有碗热汤面。可是,吃面哪里能顶饱?一碗面“呼呼噜噜”的下了肚,伸个懒腰就都全没了。若是人们放开了肚子吃,要做多少的面才管饱?

搭配着热汤面,就要烙些饼子来。既然是办“宴席”,那些高粱,番薯的饼子就不能上桌了。董婆子先是量出了一些小麦粉。她的那张脸,肉疼的直哆嗦。接着又量出了一些番麦面。两种面粉混合成了“双合面”。“双合面”里再加一些蒸熟的豆腐渣,切碎的小葱花,最后加了一点菜籽油,和成了一个黄色的面团。

张氏架起了鏊子来,点上了火。董婆子坐在旁边擀饼子。一个饼子擀好了,鏊子也给烧热了。董婆子把擀好的饼子贴在鏊子上。张氏一边烧火,一边注视着饼子烙熟的程度。红色的火舌,舔着黑色的鏊子,黄色的饼子慢慢的变熟了,一股子香味飘到了鼻子尖。一个饼子烙熟了,金晃晃,光灿灿,闻起来还有一股子葱香味。这可不是平时吃的那种黑饼子。

田氏来到的时候,董婆子婆媳几个忙的热火朝天的。张氏的旁边放着两筐堆成山的黄饼子,董婆子还在继续擀。王氏呢?她忙着洗菜摘菜呢。面条还没擀,菜还没有炒,客人马上就要来到了。田氏立刻加入了劳动的大军,帮着王氏去洗菜。

过了辰时,董婆子的饼子终于烙饼完了,添盆的人也慢慢的来到了。董婆子带着王氏去迎接,张氏、田氏继续在灶房里忙活着。大丫、二丫也被叫着来帮忙。帮忙着烧火,帮忙着洗菜。农人的孩子早当家。男孩子们,从小就跟着去下地。女孩子们,从小就要帮着做家务。

相熟的邻居们,家里的亲戚们,慢慢的都来了。小媳妇,老太太、七大姑、八大姨的都被请到了堂屋里。这一会儿,堂屋里满满当当的都是人。你对我问句好,我对你道声安。你来我往的,屋子里面热热闹闹。忽然是谁说了一句俏皮话,一屋子都跟着“哈哈”的笑起来。那笑声穿过了窗户来到了院子外,震飞了树上的几只鸟。

屋子里有几个人还带着了旱烟袋。打着火,点上烟袋锅,吞云又吐雾。越发的连对面的人都看不清楚了。烟雾缭绕着,仿佛每个人身上都沾染了一些仙气来。

堂屋里热热闹闹,灶房里是热火朝天。客人来的差不多了,就等着去上“宴席”了。田大丫在灶台上烧火,田氏掌勺炒着菜。二丫呢,就只能跟着打杂了。

“二丫,去给堂屋里面送上一壶水。”张氏吩咐道。那一壶水已经被喝完了,这是刚刚又给烧了一壶。田二丫拿着水壶屁颠屁颠的就去堂屋了。

“二丫,去把这碗花生送到堂屋去。”田氏吩咐到。田二丫就拿着水壶屁颠屁颠的跑到堂屋了。

“二丫,去把碗递给你大姑。”

“二丫去给我剥出两头蒜。”

“二丫,去把这把青菜洗一下。”

“二丫,去把麻油递给我。”

。。。

灶房里,田二丫被指示的团团转。这一瞬间,忽然好羡慕田大丫。她只用坐在灶火前。忙忙碌碌着,这顿宴席还是在辰时末尾开始了。田家的宴席又两道菜,一道是酱黄豆炒油豆腐,一道是酸菜炒腊肉。旁边搁着一大筐子的烙饼。这个宴席还算是不错。

田氏上桌了,张氏还要在灶面里面下面条。一碗一碗的汤面端到了堂屋里,这宴席就到了高潮的时间。每个人抱着一碗汤面“呼呼噜噜”吞起来排山倒海,气震山河。面条果然是不顶饿,还好有那些饼子垫着底,人人也都吃饱了。吃完了面条,宴席就算是结束了。结果也算是宾主尽欢吧。

除了灶房里的田二丫!一大早的就起来帮着干活了到临了,就分到一碗面条汤?面条都被盛到了客人的碗里,剩下的这些稀稀拉拉的,夹都夹不起。田二丫有了一种被忽视的感觉。她一手端着面条碗,一手那个一个杂面饼子,咬牙切齿的吃着,把它们统统都给下了肚。

“唉,我前世怎么没发现面条有这么好吃啊!”田二丫看着空碗默默的想道。

※※※※※※※※※※※※※※※※※※※※

感谢所有支持我的朋友们。

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