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刀(32)(1/2)
三天后, 玉衡跟李寻欢和林诗音一起进了京城。
他一个小孩子行走江湖太过显眼, 实在不妥, 所以非得有个大人跟着才行。李寻欢便是最好的人选。
至于林诗音,则是自己要求与李寻欢同行的。
时间是一个奇妙的东西,会在无声无息之间将人改变。
没有人知道林诗音是何时发生变化的, 或许是最初与瑶光的相处在她心中种下了独立的种子,或许是白飞飞的决绝和骄傲感染和影响了她——但这些本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 她现在已经不再是任由命运摆布的模样了。
当她站出来, 向玉衡建议去找女子做帮手、提醒玉衡其实女子也可以撑起一片天的想法的时候,她已经脱胎换骨。
所以, 之后她提出跟李寻欢一起进京的要求也就不显得突兀了。
她已经学会了做自己的主人。
对此,玉衡当然是喜闻乐见。
这样, 李寻欢和林诗音的悲剧,便不会再重演了吧?
·
太后对玉衡一向很宠溺。
就算是知道了他有着成年人的心智、之前一直在装婴儿欺骗她,她也从未责怪过玉衡,甚至她还对玉衡这样的处理方法很有一些赞赏。
她自己虽然不是个谨慎的人,但却对谨慎细致的人很赞赏。
正是仗着太后的宠溺,玉衡回到皇宫之后,寒暄几句便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皇祖母, 你愿不愿意跟我去摘星楼?”
太后一愣, 道:“你不仅不准备回宫, 还想把哀家也拐出去?”
玉衡也觉得自己有点过分的样子, 但还是理不直气也壮地解释道:“这不是缺人手嘛。”
太后问道:“缺人手?”
玉衡一笑, 把自己这段时间来鼓捣的事儿说了一遍。
他虽然与宫中一直有联系, 却没怎么提过江湖上的事,也没有向她们说过自己的计划。
太后听完,琢磨了一段时间,道:“你倒是有心了。江湖确实不能不管。”
玉衡道:“其实我很奇怪,之前历朝历代的先皇为何没有管过江湖?”
太后道:“曾经也是管的。只是百余年前的一场变故过后,大内高手损失过半。昭祖登基之后,又特意撤掉了锦衣卫和东西厂,真实的原因却也没人知道。”
“再后来,连续几代帝王都并无雄才伟略,守成尚可,却无开拓之志——否则也不会让放任鞑靼发展至如今地步。”
换句话说,有心无力。
玉衡也知道,管理江湖并非易事。尤其是在这些武侠世界里,武林高手云集,却少有人愿意做“鹰犬”。
而如这个世界现在的情况,实在是各方面机缘巧合而至,几乎不可能复制。
玉衡道:“不过父皇一定能成为一代明君。”
太后含笑点头道:“昆容年纪虽轻,却已经有了明君之像,假以时日,定能还这天地一片靖平。”
——只可惜,他再过五六年就要死了。
玉衡每想到此处就觉得心塞,却也无能为力。
他还没把这件事告诉皇帝与太后他们。既然确定这件事已经不可改变,那么也没必要提前几年便让他们难过。
太后看看玉衡,又道:“而你,更是生而知之,天之骄子,未来登基为皇,定是千古一帝。我大明盛世,指日可待。”
玉衡笑道:“皇祖母过奖了。”
太后摇头,道:“垂髫之年,便能完成百年来无人能做到的大事,夸你一句天之骄子,难道有错。”
玉衡眨眨眼,道:“但若是皇祖母不帮我,我恐怕也很难完成这件大事呢。”
太后失笑,皱眉思索片刻,道:“帮你,倒也不是不行。不过现在我还得留在京中,等你父皇回来,我才能走。”
玉衡点点头。
太后一走,京中无人主持大局,确实不妥。况且,太后鸾驾出行,肯定有不小的阵仗。
他本也没准备着这次就将太后带走。只是先跟她通个气罢了。
玉衡道:“那,皇祖母先把父皇前阵子新收入宫中的那些文武双全的女子给我几个吧。”
“……”太后神色复杂,道:“你不仅要带哀家走,还看上了你父皇的妃子?”
玉衡嘿嘿一笑,重复着之前的理由:“这不是缺人手嘛。”
太后无奈,扶额笑出了声,道:“你呀,也就仗着自己得宠吧。”
玉衡知道她这是答应了,晃晃身子,眉飞色舞。
又聊了一会,两人终于说起了裴温的事。
太后问道:“鞑靼的兵马压到边境,却屡屡因为主将被刺杀而失利,是你做的?”
玉衡笑道:“我派了几个人去。皇祖母放心,这几个人都是响当当的好汉子,绝不会自恃功绩得意忘形的。”
自从知道了裴温与鞑靼的通信,他就预想到了鞑靼肯定会借此机会向中原进兵。所以不仅通知了皇帝、太后,让他们在看住裴温的同时派遣更得力的兵将前往边疆,还从摘星楼抽调了一些人手去支援。
江湖人擅长单打独斗,放到军队里派不上什么用场。但于千军万马之中取敌上将首级之事,江湖人做起来却可以得心应手。
玉衡派去的领头人正是铁传甲。
得知裴温之事的时候,玉衡还没有把摘星楼整顿停当,对摘星楼中都有什么人也不了解,所以便派了原著中出现过的铁传甲和中原八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