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2/2)
掌柜的拿来细瞧,笑道:“姑娘,这不是月氏的纹样,您弄错了。”
“您怎知不是月氏的?”
“这上头所绘花卉是百枝花,月氏没这花,自然不会有这纹样呀。”
“那百枝花我们讲过没有?”
“有倒是有,只是我们不会将它绣在衣服上。”
“为何?”
“那是襄国的国花,襄国尚白,百枝花有一百个小分叉,每个分叉上是一朵小花,千百年来都没别的颜色,只有白色,襄国人自是喜欢将他们绣在衣服上,但是我朝人民就不喜欢了。一是我朝尚黑,二是这花……绣起来实为复杂,耗费的人啊物啊着实是多的,皇上如今推崇勤俭,我们自是不绣了的。”
“那……前朝可有将这纹样绣于衣上或香囊上的习惯?”
掌柜的蹙眉,觉得有些奇怪:“这位姑娘,您是来买东西还是……”
程息拿出一锭银子:“后几日是我一个姊妹的生辰,想做件好看的衣裳给她。在旁人处得了这罕见的纹样便来问问,没想到牵出这许多故事,一时听得入了迷,便多问了几句。方才问了前朝之事,只是因为我这姊妹家世……”程息刻意停顿,掌柜顿时了然,她继续说,“因此我得小心些。”
“哦,若是这样,那姑娘还是莫要用了吧。”
“何出此言?”
“这……”掌柜的附耳道,“前朝的白家,家徽便是百枝花缠千俪鸟,寓意‘子孙万代,千古流芳。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缘是如此……那我便不用这个了,多谢掌柜的。”
程息挑了其他颜色较为鲜妍的布料买了下来,做了一套藕色曲裾,留着下月给任菁菁做及笄之礼。
这小丫头也算是程息看着长大的,如今竟也成年了。
离了成衣店,便往回走,却见张霖和任蘅从潇湘馆出来,身后还跟了个姑娘。
那姑娘带着幕篱,身子纤细窈窕,如弱柳迎风,与二人说说笑笑,十分熟稔。
程息记得玄玉阁是任蘅口中最好的乐馆,能让他们俩亲自请出门,想来应该是当时赛诗会的彻月了。
“息儿?”张霖一眼瞥见了她,笑跑过来,“你怎么会在这里?”
“下月菁菁生辰,给她准备贺礼。”程息答得自然,任蘅却是颇为惊奇。
“皇上命你三日后离开,你能留到菁菁生辰那日?”
“能不能留到是一回事,送不送礼又是另一回事。”
张霖却不这么认为:“你放心,我去同皇上讲,让你留在云都,给菁菁过生辰。你好歹也是程家之后,我们若不照顾你,实在对不起程将军。”
程息笑得淡淡,望了一眼他们身后彻月:“这位是?”
“这位是柳彻月柳姑娘,是玄玉阁最好的琴师。”
柳彻月对着程息盈盈福身,音如莺啭:“程娘子。”
“当日品芳斋一见,便觉姑娘不凡,如今一见,实为妙人。”
柳彻月笑了一声:“姑娘才是呢。”她一瞥张霖,“妾身也从没见过三爷夸奖什么女子,姑娘您是头一个。”
张霖也不羞赧,直言不讳:“她是真厉害,之前我们夜入都尉府,遇见一条蛇,她手起刀落那蛇就断成了两截儿,寻常姑娘哪做的了这个!”
程息:“……你们请彻月姑娘,是为了菁菁的生辰吗?”
任蘅:“菁菁说那日在品芳斋听彻月弹琴弹得不错,就想生辰之日请来为大家助兴。”
彻月:“任娘子抬爱,彻月定当尽力。”
张霖:“我姐姐有把琴名‘来仪’,彻月姑娘想借来弹,我们正要往我家去呢。”
“王妃不在王府?”
“二娘想她想的紧,便回家来看看。”
程息笑对彻月:“那到时程息便洗耳恭听了。”
程息目送三人离去,仰头看向面前的高楼,忽瞥见窗口白衣一角,只觉得熟悉。
牌匾上玄玉阁三字端正秀丽,程息望了好一会儿,才匆匆离去。
储露见程息一回来就神色不霁,也不说话,就泡了杯茶递上去,看着她。
程息自顾自地想了好久,手中的茶杯在两指间转来转去。
“姑娘想什么呢?”
程息低着眉,不说话。
储露看了她一眼:“那纹样有难处?”
“难,难极了。”程息望着杯中茶水,“它望不到低,却像深渊,能把你吸进去。我甚至都没办法停下。”
储露不说话,就定定地看着她。
“可就算前方是地狱,我也会往下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