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莫说青山多障碍 > 青山第二十三障

青山第二十三障(2/2)

目录

陆昭眉间淡漠:“不必大张旗鼓,圣上吩咐过,按亲王礼,开中门,由国师大人送入宫中。”

“……国师大人?”礼部尚书惊得胡须抖了抖,这长安城中最不好相与的两位,除了面前深不可测的陆中书之外,就是刻薄不饶人的国师大人了。

让国师大人去接那二皇子,真的不会闹出事来?

陆昭瞧了他一眼,淡笑:“尚书大人若不放心,可随国师一同前去。”

礼部尚书冷汗连连,假笑道:“不必了,不必,国师大人举止得当,下官去了也只是添麻烦,帮不上什么忙。”

开玩笑,他才不想去看楚云见的白眼。

正说着话,一只鹞鹰自廊下掠过,扑腾着羽翼从窗外飞进来,啪嗒一声将糕点扔在了案上,停在了陆昭肩头。

礼部尚书被它惊得慌乱站起:“什么玩意!”

鹞鹰似乎赏了他一个白眼,他这才瞧清这是送信的鹰隼,连忙恢复了仪态,赔罪道:“原来是陆大人养的信鹰,下官失态,陆大人莫怪。”

“无妨。”陆昭抚了抚那鹞鹰的羽毛,将目光移到它足间的袖筒上。

礼部尚书惯会看眼色,连忙作揖道:“大人不必在意下官,若是有急事,便先看信吧。”

陆昭唔了一声,当真缓缓拆开了那袖筒。

趁着陆昭看信,礼部尚书也不动声色地打量起陆昭来,他不经意瞧见那鹞鹰扔在案上的纸袋,心中却是一颤。

那纸上纹有暗金云纹,流光溢彩,他曾在国宴上见过一次,是宫中御膳房独有的糕点,别处寻不到。

……陆中书同宫中谁人飞书传信?

礼部尚书起了好奇心,目光不受控制地往陆昭手中的纸笺上瞟去,脖子也越伸越长长长长。

陆昭抬眸瞥他一眼。

“……”礼部尚书连忙将手搭在脖子上,扭了扭道:“近来有些落枕,抻抻、抻抻。”

过了片刻,商量完事宜后,礼部尚书便拜别了陆昭。

陆昭将灵初的信展在案上,指间轻扣。

只见信上写着——

“陆大人近来可好?

……

最近闲来无事,寻皇兄说话,皇兄却让我填一首诗,只说若填得好便送我一盒珍珠。那诗的前两句乃是‘逢得风雪夜,独坐小楼台’。

我本想写‘我心向明月,不曾惹尘埃’,却总觉得不大合心意。

陆大人帮我填上两句可好?若是能过关,珍珠分陆大人一半。”

陆昭收回了思绪,萧景凌这句诗意境低沉萧瑟,而明月皎皎,自然是不太妥当,他思量片刻,执笔写下一行诗。

才要将信折起,他却一顿。

我心向明月,不曾惹尘埃……

陆昭轻笑出声,明白过来,摩挲着手中的信:“向明月……”

他哪里值得她当作明月了?

……

“……此生多寂寥,何处惹尘埃。”这厢,萧景凌品读着灵初递来的诗,目带思量。

“如何?”灵初坐在他下首,眉梢一挑。

萧景凌颌首:“唔,有长进……”

灵初唇珠微翘,伸手:“珍珠拿来——”

萧景凌好笑地瞥了瞥她,话锋却一转道:“虽是如此,但这一行诗笔锋沉肃,意境深长,皇兄怎么觉得不像是你写的,倒更像……”

“咳!”灵初打断他的话,义正言辞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已非昔日吴下阿蒙,皇兄怎能这般揣度我?”

萧景凌被她驳得哑口无言,命人去拿一盒珍珠。

银炉中炭火微燃,趁着这个空当,萧景凌摸了摸灵初的发顶,同她道:“过几日蜀夏的二皇子要入宫了,你收敛一下,别唐突了人家。”

“蜀夏二皇子……”听得这个名字,灵初心中微恍,总觉得这个人在何处见过,是何处呢?

萧景凌颌首道:“他今年十九,与你年龄相当……若是无事,你别招惹他,离他远些。”

灵初问他:“为何?”

萧景凌叹一口气:“……因为皇兄舍不得你。”

他这话说得含糊,灵初又要再问,萧景凌却借口要阅奏折将她打发走了。

待灵初郁闷地走后,萧景凌提笔批阅了一会儿公文,才后知后觉地从身后的暗格中抽出一封信来。

信是蜀夏的王上前几日送来的,信中只说大渊的闺秀端庄贤淑,此次特派二皇子刘沁拜访长安,以结两国秦晋之好。

又听闻大渊长公主萧灵初名动长安,若萧景凌愿舍爱将长公主许配给刘沁,蜀夏必将奉上真心诚意;而若萧景凌觉得刘沁非长公主良配,蜀夏也并无他言。

“呵……”萧景凌将信又阅了一遍,心中郁郁——那蜀夏二皇子是皇室嫡系,蜀夏王想给他寻位门当户对的王妃来,萧景凌并无意见,也愿与蜀夏结交。

不过选灵初?不行。

无它,因蜀夏……蜀夏离长安一去万重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