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锦绣满堂 > 故人

故人(1/2)

目录

沈绣珠并不是足不出户的娇小姐, 相反, 庶出的她平日里出府去那是常事, 五姐想吃街角的豆腐脑儿,定要她亲自去买,她才会吃得香甜, 四姐想要玉香阁的胭脂,也是要她亲自去买, 她才会觉得抹上了好看, 有时候便是厨房里的柴禾快烧没了,冯氏也要她亲自去担回来才觉煮出来的饭菜香甜。

是以对帝京的街市,沈绣珠并不陌生, 但也道不上熟悉。

她尚未与慕锦堂提及什么,晨起时慕锦堂却像是看出了她心中想些什么似的, 自与她道若是在府中觉得无趣, 便可到外边去走走, 不忘交代真英好生跟着。

沈绣珠想要到茶楼里去坐一坐,亲耳听一听大家伙儿对往日里自己所见所闻所知所晓的说道, 许是能听出什么于她有用的消息来。

大梁帝京分东西南北中五市,西市主要聚居中下阶层的百姓, 人多且杂,市场里上至经营金银玉器,下及油盐柴米, 在这西市市场里都应有尽有, 只不过那些东西的质量及样式远远不及东市那儿所售的罢了。

而若想要听些帝京里发生的或大或小的趣事, 自是到这西市来才会听得最全,因为人多的地方,话就多,游手好闲的人越多的地方,不管是流言蜚语还是亲眼所见亲耳耳闻,也就越多。

西市游手好闲的人,乃帝京最多。

沈绣珠今日出门来的目的,就是不管好的歹的流言,都好好地听上一听。

西路茶楼,是最好的去处。

前世尚未被王树明纳做妾的沈绣珠曾到这西路茶楼来过几回,因为她的“好姐姐”要喝这路里茶楼的甜茶,非使唤她亲自来买回去不可,有一次她在茶楼里听人说道京中的趣事听上了瘾回去晚了还被沈湶狠狠揪了一把耳朵,揪出了一道口子,疼了她好几天。

青青也说过,她告诉她的那些听闻,大多也都是在西路茶楼听来的。

沈绣珠今番出门特意取下了头上朱钗,换上了一身男子布衣,真英亦如此。

如今身为镇西王妃的她,还是莫要堂而皇之地抛头露面为好,且男儿装束便于行动不少,何乐而不为?

沈绣珠点了一壶甜茶,挑了个角落的位置,为了不引人注目,她不管真英的坚持,按着她的肩让她在自己身旁坐下了。

茶楼里的大伙的话题还是关于前不久结为连理的她与慕锦堂、沈湶与王树明的居多,话不知传过了多少张嘴,如今沈绣珠听到的是“沈家八小姐生得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听说沈家八小姐还会媚术,否则怎么会钩得镇西王的魂而迎她做正妃?”云云。

听着听着,沈绣珠不由得抬手摸摸自己的脸,小小声对真英道:“我这模样还不至于是狐狸精吧?”

这些人再传下去的话,她沈绣珠怕就是狐狸精附体了。

真英瞅着沈绣珠那一副认真的模样,一个没忍住,笑了,“不至于。”

真英想了想,补充道:“你五姐比较像。”

沈绣珠听罢,险些就笑出声来,幸而及时捂住了嘴。

没想到真英竟也是个会开玩笑的人,沈湶?沈湶那尖尖的下巴确实和狐狸挺像的。

至于沈湶和王树明的传言,沈绣珠觉得简直就能写成一本书了,好听的难听的,什么话儿都有,末了还不忘对再不能行人事的王树明一阵耻笑。

说来王家于成德二十六年早春被定谋逆之罪,就仅是在镇西王府阖府被诛的次年春,下场并不比镇西王府强。

她不知道王家是否真是犯了谋逆之罪,但她知道,舒王绝不是个会心慈手软的人。

明明是个唯与药石相伴才能活着的人,明明是个温柔的人,明明是个最不可能登上帝位的人,可偏偏就是他坐上了那九五至尊之位。

难道他们眼里所见到的关于舒王的一切,都是假象么?

他对锦堂的那一份亲情也是?

一想到慕锦堂迟早会知道这个残忍的事实,沈绣珠便觉难受得紧。

“哪里来的瞎子!走路不长眼吗!?”茶楼角落的窗外忽然传来一声怒喝,打断了沈绣珠的沉思,亦将她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高大男人如大石般停在路中,他跟前的地上跌坐着一名衣着破旧的瘦小姑娘,姑娘身边歪倒着一担柴禾,她正惶恐地抬头看着那个单单是影子就能将她完全罩在暗沉里的高大男人。

姑娘头发枯黄,双颊生着雀斑,单眼皮,左额额角有一块拇指指甲盖般大小的疤,似是被什么东西烫伤的,想是有了些年月,疤痕已呈暗红色。

是个丑姑娘。

人自古来都喜爱美的物事,对于丑的人或物,纵是可怜之人,一时也难让人生出怜悯之心来,有时候反是会惹人嫌恶。

这高大男人垂眸看着丑姑娘,从他恼怒的眼神来看,他显然属于后者。

“老子问你话呢!”男人又是怒喝一句,同时竟是抬起脚要朝丑姑娘身上踹去!

丑姑娘惶恐得一时间连躲避都忘了,只反射性地低下头抱住自己的脑袋——

“啊——!”一声痛呼,却不是女子的声音,而是……男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