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8 章(2/2)
而当墨珣把此事告知林醉的时候,林醉却说自己并没有闻到,反而还觉得墨珣这话说得不得体。
所以,或许在此刻,墨珣觉得宣和帝身上的味道已经完全无法掩饰了,但旁人却并不知情。
宣和帝抬了抬下颚,“接着说。”
还说啥?
墨珣愣了愣,又朝着宣和帝看了一眼。
“那个仙……那个药,为什么没有作用?”
敢情宣和帝把术士给他炼的丹药当成了可以包治百病的“仙丹”了?!
别说此时是在凡界,就算是在徽泽大
陆,由丹修所炼制出来的丹药,都不敢保证能包治百病。
本来就是,想要什么效果就炼什么丹。
哪有靠着一颗丹药走到飞升的道理?
墨珣耐着性子为宣和帝解释,“醺哥儿是病了,那就得对症下药啊,可醺哥儿吃的药并没有对醺哥儿的病有帮助,自然就没有用了。”
其实宣和帝是知道墨珣的意思的,但他不过是自己无法相信,这才想从墨珣这里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罢了。
宣和帝听完了墨珣的话,果真沉默了下来。
墨珣看着宣和帝垂下眼帘盖住了眼底的光,瞧着正是一片晦暗的样子。
尽管墨珣心里对宣和帝的脾气没个准,但到底是听越国公说过,又经了五翁主的事……
墨珣还是很珍惜自己这条命的。
宣和帝坐在椅子上,眉头微蹙,一动不动,正在想事情。
而墨珣站在他面前,没有听到宣和帝说话,自然不敢出声打扰他。
就在墨珣以为宣和帝彻底把自己忘掉的时候,宣和帝忽然抬起头来,朝着墨珣伸手,“你过来,为朕把脉。”
“……”
墨珣乍一下听得宣和帝的话,脑子里立刻转过一大堆“此举不妥”、“臣才疏学浅”,最后什么都没说,顺着宣和帝的话朝他走了过去,将右手搭在宣和帝露出的手腕上。
墨珣这么一搭手,却搭了很长时间。
而宣和帝倒也不催促,只是一直在观察墨珣的各种反应。但是,墨珣除了生理性的眨眼之外,并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
不知怎么,宣和帝此时竟对墨珣表现出了莫大的耐心和容忍度。或许是因为宣和帝心知,术业有专攻,墨珣与宫里的御医本就不同。
待墨珣将手收回,宣和帝才问道:“朕的脉相如何?”
墨珣发现宣和帝的这个问题十分不好答。
宣和帝的这个脉相,乍一看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隐疾。像一些盗汗、怕冷怕热、失眠这类的症状,恐怕上了年纪的人都容易有。尤其是像宣和帝这样身居高位,日日为国事烦忧,想得多,自然就比别人更容易思虑过重、积郁成疾。
只消让太医院的御医给开点温补的方子,好好调养就行了。
可宣和帝在服那个不对劲的丹药啊!
按理说,宣和帝服用那些丹药的时间比林醺要长,身上被丹药浸透出来的味道也比林醺浓……宣和帝的脉相绝不可能是现在这样稀松平常。
但墨珣转念一想,如果宣和帝的身体不对劲了,那宫里的御医按例每隔一段时间都得给宣和帝诊脉,难道他们就都看不出来?
如果不是墨珣本身知道那个丹药不对劲,恐怕也会一下子就被宣和帝的这个脉相骗过去。
所以,墨珣又耐着性子十分谨慎地去探宣和帝的脉,甚至因为实在是摸不出端倪,他便偷偷地将自己的灵气输入宣和帝的体内,想要顺着宣和帝的经脉和穴位走了一遭。
宣和帝并未觉察出什么异状,只是安静地让墨珣诊脉罢了。
墨珣的灵气在宣和帝体内只走出了一段,就已经被堵住了。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
一个人的经脉应该是贯通的,而墨珣的灵气十分精纯,应该不会被凡人排斥才对。
他之前为了教林醉禅坐,也曾将自己的灵气注入林醉体内,让他仔细去感受自己的灵气在他身体之中行进的路线,那时确实是毫无阻碍的。
但是,如果宣和帝不再是凡人,而是修士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可是,若说宣和帝已经步入了修真者的行列,墨珣是怎么看都觉得不像!
墨珣早就已经探查过了,这方天地根本就没有灵气,而他在知道了修道无望之后,甚至开始怀疑起自己当初的筑基纯粹就是个机缘巧合……
然而,这种妄自菲薄的想法一经出现,立刻就被墨珣否决了——自己怎么说都是渡劫的天雷给劈过来的,本来就应该与别人不同才是。
墨珣从宣和帝身上并没有感觉到灵气波动,却又有个古怪的猜测——或许是因为宣和帝修炼的法门不对,又或者是墨珣的品阶太低……
总之,灵气受阻的原因很多,墨珣也不好妄下断言。
而当初的林醉则不同。
林醉作为“这个世界的精神载体”,有灵气波动很正常。
……
墨珣是一个很会装的人,就算心里再困惑,再着急,从表象上要看出端倪来并不容易,除非是他自己愿意。
是以,他在给宣和帝诊脉的时候,表情十分镇定。而切完了脉,他脑子里虽然千回百转,但看在宣和帝眼里却是没有丝毫变化的。
墨珣答道:“从脉相上看,皇上似乎有些心悸、易怒易躁这样的小毛病。”
他心中已经对那个丹药有些改观了。
倒不是感观变好,而是警惕。
那个丹药还是有一定厉害之处,否则,按照宣和帝现在的情况,经脉受阻,不是病灶,那就是人该死了。
墨珣掂量了一下,觉得自己还是不能说实话。
他今日如果实话实说,万一被宣和帝刨根问底怎么办?
宣和帝作为一个帝王,其实并没有什么大过。
就拿上次那个水灾来说,不管宣和帝自身信不信天象,但既然上天有所预警,他便直接拨款预防。等到灾难发生,他出钱赈灾……
人无完人。
就连墨珣,已经到了渡劫的那个临门一脚,马上就要得道飞升,身上却也有这样那样的毛病。
就像林醺的事,他有能力救,可若林醺不是林醉的弟弟,不是赵泽林的朋友、昌平郡君的孙子,他肯定是放任不管的。
宣和帝似乎并不意外墨珣的回答,想来应该是之前已经从不少御医口中听到了同样的话了。
“没有别的吗?”宣和帝显然有些不信。如果林醺的并是墨珣治好的话,他又让林醺停止服用自己给的丹药,那明显是丹药有什么不妥了!
宣和帝这段时间是真的易怒易燥,但那都是有原因的——如果不是那些术士无能,他又何至于如此?
墨珣一听,嘴角浅浅弯了一下,不仔细看却是很难察觉的。
“靠诊脉,目前就只能探到这些。”墨珣这么说着,又奉劝了宣和帝一句,“皇上还是让御医们开些汤药吧,”
这已经是墨珣额外的奉劝了。
跟宣和帝说话要十分小心,尤其是现在的宣和帝。
若是数年前,宣和帝才刚接触丹药的时候,如果有德高望重的人愿意出来说道、阻止,或许事情还不会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
可这会儿,宣和帝已经耗了十几年在炼丹上,或许在这其中耗费的人力物力更是非常人能够想象。就连水灾的那段时间,国库空虚,让朝臣们捐款捐物,又停了俸禄,却都不曾断过给术士的各种……
炼丹,已经成了宣和帝心中的执念。
墨珣本来是想说,如果身体没什么问题,就不要乱吃丹药了。
可这个时候,他应该对宣和帝炼丹、服用丹药,一无所知才对。
要是他这么说了,那就等同于是将林家和越国公推到了风尖浪口。
墨珣半阖眼帘,心里想着事,却冷不丁地从宣和帝那里听到一句——“那不如就由你为朕开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