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2/2)
下了朝,姬钊与刘筑恭要再去军营看看。刘筑恭满头大汗地跟在姬钊后头絮絮叨叨:“你就真这么跟皇上说了?你最后还捂着胸口装刀伤复发,这演的又是哪一出?我怎么越来越不懂你了。”
姬钊抚了抚已经愈合的胸前伤口,没答话。
刘筑恭痛心疾首:“非要选个人,选那位一直追求你的明公子不好吗?那个小炊事兵哪一点比得上他?你怎么真这么乱来?”
姬钊不正面回答刘筑恭最后一句话,只说道:“人活于世,总会有所求。皇上看我这么一个人,既不贪求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也不沉溺于声色犬马,自然觉得反常。他怕我其实藏有逆反之心,毕竟我手握重权又立下诸多大功。可他又无论如何都看不出什么端倪,故而会有些着急,便总是对我的事情报以过多的关心。”
姬钊说:“狡兔死,良狗烹。天下趋于太平,我也失去用武之地。他自然更是坐立难安了。”
姬钊不正面回答刘筑恭最后一句话,只说道:“人活于世,总会有所求。皇上看我这么一个人,既不贪求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也不沉溺于声色犬马,自然觉得反常。他怕我其实藏有逆反之心,毕竟我手握重权又立下诸多大功。可他又无论如何都看不出什么端倪,故而会有些着急,便总是对我的事情报以过多的关心。”
姬钊说:“狡兔死,良狗烹。天下趋于太平,我也失去用武之地。他自然更是坐立难安了。”
刘筑恭接着说:“是,这个我知道。我听说过,皇上一直想给你许个什么亲事,最好能许个和他利益攸关的,趁机将你拴一拴。他多少还是知道你重情重义的弱点,一旦成了家,就有了弱点,难免瞻前顾后。”
刘筑恭又猜测道:“他那时候派了亲卫来监察你,被你发觉了,你干脆就一不做二不休,借行刺者的刀刺向自己,又刻意放行刺者走,是想借此向皇上表意?是表忠心还是想借此撕破脸啊?接着你又和那吴小壮演了一出戏给他的眼线看,这又是什么意思?我怎么还是有些不懂。”
连家传玉佩都送了人,真是有些吃亏。
姬钊有些心灰意懒,没心思跟刘筑恭解释,只一言不发地上了马。
横竖除了吴小壮的事情,刘筑恭也猜得八九不离十。姬钊心里想着什么时候和吴小壮约出去,吃一吃他说的很好吃的大肉包子。
姬钊不答话,刘筑恭也没觉得怎么,只默默跟在姬钊后头,心想,皇上大概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这个一直被他视作一块最大心病的大将军,其实一直以来求的,都只是国泰民安而已。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