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弦解卿心锁 > 第28章

第28章(1/2)

目录

“右边的两尊是土地公土地婆,左边的供的是我们村的老祖先许茂公。”许均也在对面的长凳上坐了下来。

“大伯,看桥下的石基,引龙桥的历史有好久吧?”申屠安慨叹道。

“明朝宣德三年建造的,五百八十多年了,民国六年大修过一次。”说起村里的老建筑,许均头头是道,门儿清。

“像这样的廊桥别的村还有么?”

“有,整个鹰桥乡有六座,隔壁的庆丽镇、元水镇也有。喏,那边的银杏盛家妃子溪上就有一座,叫圣恩桥,跟我们这石拱桥不同,它是单跨式木拱廊桥,不过没有我们村里的年代久,”许均望东上角指了指,“继义陈家流云溪上有座歇云桥,是多跨式石礅木拱廊桥。香樟王家香樟溪上有座听雨桥,是斜撑式平梁木廊桥。竹林奚家歇鹰河上有座月亮桥,和引龙桥一样,也是单跨式石拱廊桥。飞来峰下的逯家村珍珠涧上有座庆新桥,是伸臂式平梁木廊桥。”

“大伯简直就是桥梁专家啊。”许均的头头是道让申屠安惊叹不已。

“我爹是木匠,大木行当,还是建桥的大师傅,以前到处去建桥。”许雅敏笑道。

“怪不得大柏对鹰桥乡的廊桥如数家珍,原来真是大工匠啊。”申屠安一副敬佩的神态。

“二三十年前还可以,现在早就失业了,没人找我去造桥倒没什么,就是有点担心多年的手艺没个传承,对不起祖师爷啊。”许均唉声道。

“大伯别担心,一技在身,总会有施展的机会,到时怕是忙得你没□□的机会。”申屠安安慰道。

“要有那个时候,我就是死也瞑目了。”许均苦笑道。

初冬的日头坠得急,在桥廊上听着许均把一带的风土人情娓娓道来,一没留意天就快黑了,明永慧催他们回去吃饭的电话也打过来了。

“照这个节奏,你想把鹰桥乡的山山水水遛一遍没有十天半个月怕是不够。”回去的路上许耕墨开玩笑道。

“明天我就不进村走户了,远远的拍些风景照就行,下次再来。”心里坚定了一个想法的申屠安笑了笑道。

“还要来啊?”许耕墨回过头道。

“当然要来,可能还会长驻一段时间。”申屠安别有意味地看了眼许耕墨。

“你相中啦,真打算来鹰桥拍电影啊。”许耕墨心里还是有点窃喜,毕竟鹰桥是自己的祖籍地,申屠安常来的话跟自己就会来往得更勤。俄而,许耕墨又是一惊,怎么感觉自己依赖上了申屠安,难道是被他给喂得越来越馋,舍不得这位职业陪餐师?

“呵……拍电影肯定是要来拍的,独独引龙桥的历史就能单独拍出一部电影来,”申屠安心道,拍摄地我是相中了鹰桥,但人我是相中了你,你这乖乖就别想逃了,转头又兴致勃勃地问起许均来,“大伯,鹰桥乡的民居保护得这么好是不是列入了国家的古村落保护范围?”

“倒没听说过,”许均摇了摇头道,“因为交通不太方便,买个东西离鹰桥街最近的村庄都得骑摩托跑十几二十分钟,村里的年轻人建房子都跑到鹰桥街了,所以村里就没见过水泥楼房。不但我们许家村,像雷公山戈家、竹林奚家、鹰翅山华家、雷公山耿家、银杏盛家、枫树岭林家、继义陈家、香樟王家,都是一色的明清时期的古民居,不是因为政府管制我们不让建钢筋水泥房,而是没人愿意在旧址上重建新房,实在是山旮旯里不方便,水泥钢筋都拉不进村的,建新房的都到鹰桥街上买地皮去了,乡里还特地按村庄规划了好大一片地基。像飞来峰逯家、上河姚家、下河姚家倒是不一样,因为靠近银沙河,河对面就是鹰桥街,相对来说,材料进出也方便些,所以他们村庄的房子就比较杂,老民居也有,新洋楼也有。”

“大伯是说山多溪多风景最好的几个村庄房子都是旧民居么?”申屠安心里一喜,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嗯,包括我们许家,有九个村。”许均点头道。

“大伯能详细说下鹰桥的具体地理情况么。”申屠安好奇地请教起来。

“鹰桥乡是普安县最西边的一个乡,鹰翅山、灵瓶山、虎啸岭、龙头山南边是归鹰桥乡,北面则属红旗县关水镇管辖,四座山都是山高林密,无路可通,要去关水镇还得绕到709国道。除了北面这四座高山,我们九个村中间还有雷公山、飞来峰、白庙岭、月老岩、枫树岭、寿星山前前后后拦着,西边有歇鹰河隔断,东面被流云溪隔断,前面又隔了个银沙河,所以我们九个村庄加上逯家村、上下河姚家三个村庄,被称为鹰桥十二寨,交通比较闭塞。改革开放以来,鹰桥乡西边的上嵇村、下嵇村、德门刘家、礼门刘家,东边的李家村、叶家村、明家村、上岸舒家、下岸舒家、水源舒家,还有鹰桥街南面的六张八商十四个村庄,因为交通便利,村民生活水平普遍都比十二寨要好,所以政府也鼓励十二寨尤其是最里面九个村庄的人到鹰桥街去建房子。”

“大伯,你认识乡里的书记么?”听许均一介绍,申屠安心道,真是可遇不可求的福地,如此好的机会,一定要抓牢。

“认得啊,乡里书记是陈家平,继义陈家的,乡长嵇勤是西边下嵇村的,都是本地出的国家干部,我跟陈书记的老爹是师兄弟,当年一起在耿家村学的木匠活。”

“你找他们干嘛?”许耕墨好奇地问。

“听从你的教导,为社会多作点贡献呗。”申屠安玩味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