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科举之首辅 > 第29章 衣锦还乡

第29章 衣锦还乡(1/2)

目录

“我家就有厢房,你暂住一下, 明天或者后天就回上元府, 耽误的时间我会付你银钱。”

有钱拿车夫当然不会拒绝,当即就答应了下来。宁砚见此, 就下了马车往宁家大门走去。

“汪汪!”

狗舍里大黄刚听到声音就跑了出来, 亲热的往宁砚身边跑。宁砚半蹲下身子摸了摸大黄的头。

“好久没见你了, 晚上给你吃肉。”

“汪汪!”大黄摇着尾巴绕着宁砚转了一圈儿。

因为是白天,又有大黄看门, 门就是敞开的,宁砚进门就喊了起来:“娘!秋歌!我回来了!”

后院,正坐在院子里择菜的两人听到声音猛地站了起来。

“砚哥儿回来了!”白淑兰激动的说到。

陆秋歌同样喜出望外, 两人搀着朝前院走去。宁砚看到两人, 快步迎了上去。

“娘,秋歌。”

白淑兰握住宁砚的一只胳膊, 缓缓的点了两下头。“终于回来了。”

“娘, 我们去坐着说话。”说着, 宁砚看向陆秋歌,陆秋歌会意,两人一左一右扶着白淑兰往堂屋里走。

堂屋里,白淑兰刚坐下, 便迫不及待的问道:“砚哥儿, 中了对吗?”

宁砚重重的点了点头。“中了, 二甲第一, 从七品, 授翰林院庶吉士。”

“好!好呀。”白淑兰笑着笑着眼中就含上了泪水。陆秋歌忙用袖子将白淑兰眼中的泪水擦去。

“娘,是好事,该笑的,该笑的。”

宁砚也附和道:“对,该笑的。我现在也是一个从七品的文官了,凤鸣县的县令也就只比我高一阶呢。”

白淑兰揉了揉眼睛,拉着宁砚站了起来,将他带到了供桌的前面。“砚哥儿,来,咱们一起给你爷爷和爹上柱香,都是他们在天之灵保佑才有今天的。秋歌,你也来。”

陆秋歌和宁砚并排而跪,白淑兰略前与两人,三人一同磕了头,上了香,之后宁砚才道:

“娘,秋歌,半个月后我就要去翰林院上任,我想将你们一起接去上元府,宅子我都看好了,虽然小一点,但足够我们一家住的。”

“上元府啊……”白淑兰怔了一下,眼中出现了一抹追忆之色。“让娘想想,让娘想想再说……”

说着,白淑兰拒绝了宁砚两人相陪,独自一人回了她的房间。

宁砚看着她的背影,愣愣问道:“娘这是怎么了?”

“可能是在这里住的久了,要离开的话有点伤感。”陆秋歌回了一句。

宁砚眼神黯了黯,他决定要搬家的时候好像忘了考虑两人的意见了,没有想到白淑兰对搬家会是这个态度。

“秋歌,那你想去上元府吗?”

陆秋歌伸手帮宁砚理了一些有些凌乱的头发,温婉说到:“砚哥儿,你是我的夫。你在哪儿,我就会在哪儿。”

宁砚只觉得陆秋歌的身上似乎带着一种能无形中安抚他的气息,让他重新打起了精神。

“砚哥儿,你坐着,我去做饭,一路兼程的,肯定饿了。”

宁砚点了点头。“秋歌你多做一个人的饭,我雇的马车车夫要在家里暂住,等着送我回上元府。”

“好。”

宁砚在堂屋做了一会儿后,起身去了白淑兰的房间。

“娘,我能进来吗?”宁砚敲了敲门。

“进来吧。”

宁砚推门进去的时候,看到白淑兰坐在床边,腿上放着一个木箱子。宁砚走过去在白淑兰的脚边盘腿坐下。

“娘,你要是不想离开这里,那就不搬了,我会……我会……”宁砚说着说着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他压根儿就没想到白淑兰会不想和他一起去上元府。如果白淑兰要留,他不可能放她一个人,秋歌也就要留下。他们可能一年就能见一两次面了,他一千个一万个不想这样。

用他听过的一句比较俗的话来说,过惯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谁还愿意独自一人,漂泊在外呢。

“娘怎么会不跟你去上元府呢,我就是在那里生那里长的,离开太多年了,突然知道可以回去了,我这心里也说不清是什么感觉,千头万绪的。”

白淑兰看着箱子里的东西,喃喃的说到:“这些都是当年离开时从宅子带来的,值钱的都当了,只剩下这些不值钱的老物件。不知道当年的宁宅,白宅现在是何模样了。”

宁砚将手放到了白淑兰的膝头上,仰头道:“那娘你就跟我去上元府看看,看看你出生的地方,你成长的地方。您要是不想去,儿也依你,但你得答应我每年多去看我几次。”

白淑兰将手盖在宁砚的手上,轻轻的拍了两下。“娘去,娘去!”

**

早晨,正睡得迷迷糊糊的宁砚隐约感觉到身边的人要起身,两手将人往怀里一揽,脸在对方肩头蹭了蹭。

嘟囔道:“秋歌,陪我再睡一会儿。”

陆秋歌见宁砚眉间还有未去的倦意,心疼的用手将轻轻的舒着他的眉头,身体也不动弹,免得再吵到宁砚。

等宁砚睡饱醒来时,陆秋歌已经没了身影。坐在床头伸了个懒腰,舒服的喟叹了一声。

仅着里衣下床,宁砚走到床边推开了窗户。不过刚仲夏的阳光射进他的眼中,刺的他用手挡在了眼前。

正在给院子洒水的陆秋歌听到动静,回头冲宁砚弯眉一笑。“你等一下,我去给你打水洗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